外形特徵
鴞鸚鵡是一種肥大而渾圓的鸚鵡;體長59-64厘米,體重950-4,000克。有一對相對短的翅膀,並缺少了鳥類控制飛行肌肉的龍骨,不能飛,其翅膀不足以使它飛行,而只作為一般平衡,或在樹上跳下時提供一定程度的支撐作用。鴞鸚鵡不像其它鳥類要保持輕盈的身體,它們多會於體內儲存大量脂肪,使其體重冠絕同類。鴞鸚鵡表面的羽毛有多種色彩,除了微黃及如苔蘚般的綠色作為主色外,羽毛上也有黑至深棕色的條紋,這種保護色使它們能在天然植被下得以隱藏自己。事實上不同個體的色彩、色調及斑駁的花紋可有極大的差異性──某些博物館收藏的標本就是全身披上黃色的。胸部及兩脅均是黃綠色配上黃色條紋,在腹部、尾下、頸部及面部上黃色依然突出,並有綠色條紋及小量斑駁的棕灰色。由於它們無須應付飛行時所要求的強度及剛度,因此羽毛是非常柔軟。鴞鸚鵡面上纖細的羽毛組成了奇特的面盤,這種鴞形目面上常見的特徵使來自歐洲的移民稱它們為"owlparrot"(中譯:鴞鸚鵡)。它們的鳥嘴旁被靈敏的羽須或小鬍子所包圍,用以在低頭前進時感受地面情況並引導前行。上鳥喙除了上半部是藍灰色外,其餘部分主要是乳白色,眼睛深棕色,腿大而粗壯、鱗狀,並與其它鸚鵡一樣是對趾足(兩趾向前兩趾向後)。它們的爪子比起其它鸚鵡為大,以方便在樹枝間攀爬。尾巴常在地面上拖行前進,因此尾巴末端的羽毛有被磨損的痕跡。
雌性鴞鸚鵡的一些特徵使它們不難從雄性中分辨出來:它們的頭部並不渾圓,與喙一樣比較窄長,蠟膜及鼻孔較小,腿及足部修長苗條並帶有粉紅灰色;尾巴比例上較長,全身羽毛的顏色雖與雄性類似,但整體的色調較細緻,較少黃色及斑駁的變化。與不少鳥類一樣,孵卵期間雌性的腹部的絨毛脫落,附近皮膚表層血管脹大,讓溫暖的血液流經該部分,形成孵卵斑。
分布區域
鴞鸚鵡不會飛的習性決定了它們只能在沒有害獸的地區存活。位於frondland西南部的白堊島總面積為154公頃,最高點為海拔151米,該島因西南沿海的峭壁是由製造粉筆的白堊構成的而得名。由於島上本地植物,特別是鴞鸚鵡喜食的植物豐富,因此是一塊理想的鴞鸚鵡庇護所。1994年4月,紐西蘭保護局著手將frondland西南部的白堊島作為鴞鸚鵡的庇護所。保護人員首先做的工作是消滅島上的害獸白鼬,建立保護站,開闢13千米長的巡山道路。
2002年7月,20餘只鴞鸚鵡被轉移到了白堊島。此時正值紐西蘭的冬天,異地轉移、重新劃分活動範圍的過程對鴞鸚鵡而言真不是輕鬆之舉。所有新來白堊島的鴞鸚鵡體重在當年都減輕了,除了一隻適應性非常好的雄鴞鸚鵡外,其他鴞鸚鵡都得到了專門為它們特製的補充性食物。
棲息地
在人類踏足紐西蘭以前,紐西蘭除了3種蝙蝠之外,沒有其他任何陸生哺乳動物。鴞鸚鵡依靠夜行和絕佳的保護色,安然無憂地生活在這片樂土上。那時的鴞鸚鵡行蹤遍布南北雙島,數量不可勝數。1000年前,毛利人來到了紐西蘭,也帶來了狗和老鼠,從此開始了哺乳動物入侵紐西蘭的歷程,這種入侵隨著*+世紀歐洲殖民者和其他哺乳動物的到來而加劇。貓、狗、鼬、貂登入新大陸,不逢天敵對手,數量迅速擴增,以其堅爪利齒大肆遊獵,對本土野生動物造成了毀滅性打擊。毫無抵抗能力的鴞鸚鵡自然也難逃其厄。到了19世紀早期,鴞鸚鵡在毛利人聚居的、氣候溫暖的北島已經罕見蹤影,在南島也退守到西部的多山地帶,難以發現。有幸能觀察到鴞鸚鵡的歐洲人則驚喜異常,認為這是所有鳥類中最為奇妙的一種。生活習性
鴞鸚鵡是夜行性動物,喜歡獨居,有完善的嗅覺系統。例如它們在覓食時就能夠通過氣味來區分出食物;這一習性僅在另外一種鸚鵡中找到。另外鴞鸚鵡給人極深印象的特質就是它身上會發出一種香氣,不少人常用麝香、果香或蜜糖的味道來形容這種香氣。鴞鸚鵡完善的嗅覺系統及強烈的獨特氣味也被視為社群間獨有的生化傳遞訊息,但這些氣味也成了掠食者搜尋這種防禦力薄弱的鸚鵡的重要手段。與其它鸚鵡一樣,鴞鸚鵡也能夠發出多樣的叫聲。除了求偶時發出響亮而刺耳的叫聲及嗥叫聲外,它們也會發出嘶卡的聲音來向其它同類標示自己的位置。鴞鸚鵡從不怕陌生人,遇到驚嚇時,它們通常是一動不動,有時也會及時爬到樹上,但因為自己不會飛行,卻又喜歡試圖從樹上飛下來,直接導致傷亡。它們唯一的技能就是利用自己的擬態羽毛隱藏在青翠的草叢間。
鴞鸚鵡主要是草食性,原生的植物、種子、果實及花粉等,甚至是一些樹木的邊材都能成為它們的食物。在1984年的一次關於鴞鸚鵡的食物及食性研究中確認了共25種的食物,並證明了它們是一種廣泛的草食性生物,對於不同的喬木、灌木而至蕨類植物均感興趣。鴞鸚鵡的喙能有效地碾磨食物,因此它們只有一個相對小的沙囊,此外,鴞鸚鵡的前腸內有細菌協助發酵及消化植物。另外它們有一套獨特的習性,就是會用喙將葉片或蕨葉最具營養的部份挑選出來,難以消化的纖維部份則會留下。
生長繁殖
在所有的鸚鵡當中,只有鴞鸚鵡會利用求偶場交配製度來作為求偶交配的方法。在到達求偶季節時,雄性鴞鸚鵡會聚首在一個仿如競技場的地方舒展雙翼,透過表演獨有的舞蹈及演唱來吸引異性。雄性鴞鸚鵡要聚集在“表演場”通過競爭取得交配權,交配完成,雌雄關係即告結束。但不會結成伴侶──它們相遇只為了傳宗接代。一到求偶季節,雄性鴞鸚鵡就會離開它們的居所,併到達山頂或山脊處建立屬於自己的交配競技場。這個競技場最遠離它們日常生活地區達7公里之遠,而每個競技場相距最遠亦可達50米。在繁殖季節之前,雄性鴞鸚鵡往往會為了爭奪最好的場地而發生打鬥。它們除了會透過豎起全身的羽毛、跨大雙翅、提爪、大開喙部並發出響亮而刺耳的叫聲及嗥叫來恫嚇對方外,亦會與對方發生正面衝突,而打鬥過後經常出現傷痕。雄性在整個求偶季節均會逗留在它們所建立的交配場上。
每個競技場均為由雄性製成的圓盤形凹坑,最大可達10米,但一般深度及寬度至少能容下一隻半米長的鴞鸚鵡。整個圓盤常毗鄰於石面、田埂或樹幹旁以利反射聲音。除了圓盤外,每隻雄性鴞鸚鵡還會為它們的圓盤建一條連線的小道或可見的軌跡,沿山脊而建的話可長達50米,圍繞山頂的直徑也可達20米。它們會一絲不苟地制理好圓盤及小道上的殘骸。
為了吸引異性,雄性鴞鸚鵡會使前胸的氣囊充氣,從而發出嘹亮而低頻(低於100Hz)的隆隆作響的嗚叫。起初是低沉的嘀咕,氣囊逐漸擴大後聲量隨隨增加,在持續約20次的嗚叫後就會停止。這時雄性鴞鸚鵡會站立片刻,低頭並再次讓空氣填滿胸腔以準備下一組的嗚叫。這些嗡嗡聲在黑夜時至少1公里外也能聽見,而在好風的晚上更能傳播達5公里之遠。它們平均嗚叫8小時,一個晚上就能發出近千次聲響。另外整個嗚叫可長達3至4個月,因此它們也將失去近半的體重。它們也會在競技場上圓盤內的不同方位發出嗚叫,以使聲音能向四面八方傳送。這些嘹亮而長距的叫聲也吸引了獵食者的青睞,使它們的位置眾所皆知。一大群缺乏抵抗力及迅速逃離現場機會的鴞鸚鵡,當遇上哺乳動物獵食者時,即使只有一頭獵食者,也有可能造成嚴重的傷亡。
雌性鴞鸚鵡被其中一頭雄性鴞鸚鵡的嗚叫聲所吸引後,開始從它們的居所出發,並可能走上幾公里的路來到這區域。當雌性踏入這頭雄性鴞鸚鵡的競技場內後,它就會停止鳴叫並立即進行表演。內容包括由一邊搖擺到另一邊,並用喙發出卡嗒卡嗒的聲音。不久後雄性會背對雌性,展開雙翼並而倒行的方式接近雌性,而整個試圖交配的表演約維持2到14分鐘後,它們隨即交配。交配後雌性就會離開並回到自己的家園,等候產卵並孕育小鳥;雄性則繼續留守在交配場內發出嗚叫,而吸引其它的異性。
它們多在地上植物的掩護下、或是諸如樹洞般的洞穴內築巢,每窩產1~4枚卵。一般在30天后孵出,雛鳥全身披上灰色的絨毛,雌性鴞鸚鵡會單獨持續哺育約3個月,在夜間外出尋找食物。即使幼鳥在完全長出羽毛後與仍會與親鳥多住好幾個月。在10到12周后幼鳥才會首次離開巢穴。隨著它們愈來愈獨立,母親仍會個別地餵哺它們達6個月之久。
由於鴞鸚鵡頗長命,因此它們會先享受一段青年期後才進行繁殖。雄性鴞鸚鵡在5歲以前不會開始它們的求偶嗚叫;雌性更要到9至11歲才開始尋訪異性。這段在繁殖期前的延誤減少了求偶期間所遇到的危機,從而延長了它們的性命。鴞鸚鵡是其中一種繁殖率最低的鳥類,它們並不會每年都進行繁殖,而只在有大量食物供應的年度,例如該年的樹木結出特別多的果子才會進行。紐西蘭芮木樹(rimutrees)的種子數目是誘發它們進行繁殖的重要因素,但這種高大喬木每3到5年才會大量結果。因此在芮木樹占優勢的森林,如科德菲什島上,鴞鸚鵡的繁殖並不頻繁。[7]
另一個關於鴞鸚鵡繁育體制的數據是,雌性鴞鸚鵡可因應其母體的狀況,從而改變後代的性別比例。當雌性鴞鸚鵡進食了較多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後,它們就會誕下雄性為主的後代(雄性一般較雌性重30至40%)。因此,雌性鴞鸚鵡仍會在食物或資源供應緊張的時候誕下後代,但會偏向於誕下單一性別以使種群內的性別得以分散(例如集中在雌性的後代),而在食物量豐富的時候則無此顧慮。雄性鴞鸚鵡則會在食物量豐富時多與不同的雌性交配,以達致物種延續的天賦使命。這一研究支持了在進化生物學中備受爭議的特拉威斯·韋爾拉假說(Trivers-Willardhypothesis)。這種與母體體重狀況而影響後代性別的研究對保育計畫有重要影響。因為在提供補充食物提高繁殖率的同時也會減少較具保育價值的雌鳥後代的出生機會,因此嚴格控制母體的狀況才能達致雙贏的局面。
生存狀況
這種胖胖的大綠鸚鵡全球僅有83隻,是世界上最大、唯一不會飛的夜行鸚鵡。它們居住在人跡罕至、沒有害獸的偏遠島上,只有直升機可以到達。9世紀晚期,紐西蘭政府已經意識到鴞鸚鵡等本地鳥類亟待保護。由於主島上入侵的食鳥動物其數量已然失控,鴞鸚鵡已經淪為徹底的“生態難民”。若想保護,只能把它們轉移到沒有“害獸”的小海島。理察·亨利是首批致力於保護鴞鸚鵡的人之一。在搜尋犬的幫助下,理察費盡千辛萬苦,把200隻倖存於南島西部密林中的鴞鸚鵡轉移到了南島西岸昏灣(Dusky Sound)中的決議島(Reolution Island)。決議島是紐西蘭建立的第一個對本土鳥類庇護所,被認為沒有害獸入侵,對鳥類安全。然而,在經過5年的辛勞後,理察於1990年8月心碎地發現決議島上出現了白鼬,這些白鼬渡涉海灣,登入上岸,使得這個本土鳥類的庇護所已不再安全。
保護級別
列入《華盛頓公約》CITESⅠ級保護動物。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極危(C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