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世人眼中的德國除了“嚴謹、沉穩、堅毅”之類的標籤外,往往還總被冠以“悲劇英雄”的光環。的確無論是歐陸之上的列強紛爭還是兩次世界大戰,德國都曾以一己之力對抗環伺與圍攻。而那些“背後一刀”的傳說與“豬一般的隊友”更令換來世界對其*終力竭而敗的同情和唏噓。本書以德國歷史上,從史前到普法戰爭這段時期中,那些著名的戰爭為線索,將從大視野的角度為您解讀德意志民族那些興衰成敗背後的故事。
作者簡介
郭強
生長於北京,求學於江南。長年在出版社從事文史類圖書編輯工作,已出版《封面照片的故事》等書。顧曉綠
蘇省通州人氏,好文喜史,自比“有良心的青年歷史學家”,常被父兄鄙之為”書生空談”。讀書十餘載,畢業後方知需發奮讀書,自進入廣告業起,短短兩載卻屢換行當,然諸事不成,唯有拾筆聊寫尚有斬獲。奧運之年,以一本《榮譽》風行網路,自甚是竊喜,遂墜入此業,常以文字換得三兩酒錢,便與友人宿醉暢談,以縱逍遙。有原創作品《浴血淞滬》、《國殤金陵》等出版。
圖書目錄
序章德意志蘭,你在哪裡?
第一章大澤龍蛇
一、窺測繁華——日耳曼人對羅馬帝國的入侵和侵蝕
二、覆滅文明——日耳曼移民潮和羅馬帝國的崩塌
三、法蘭克人——日耳曼部族的混戰和內部進化
四、大帝遺產——神聖羅馬帝國和地理上的德意志
五、十字軍興——中世紀的歐洲和十字軍東征的興起
第二章鐵十字
六、天朝王國——耶路撒冷王國的前世今生
七、上帝之鞭——蒙古西征和條頓騎士團在普魯士的經營
八、血戰冰湖——條頓騎士團東擴受挫與鼎盛時期
九、劍斷旗折——格倫瓦德戰役與條頓騎士團的沒落
十、聖杯倒持——胡斯戰爭和十字軍時代的終結(上)
第三章罪與罰
十一、轟碎鐵騎一胡斯戰爭和十字軍時代的終結(下)
十二、“最後的騎士”——霍亨索倫家族與普魯士公國的建立
十三、農民之敵——馬丁·路德和席捲德意志地區的農民起義
十四、新教戰爭_施馬爾卡爾登戰爭與德意志的宗教對立
十五、龍蟄鹿肥——“三十年戰爭”前夜德意志的亂局
第四章梟雄並起
十六、傭兵之王——歐洲列強的合縱連橫和華倫斯坦的崛起
十七、“北方雄獅”——古斯塔夫二世和瑞典對德意志內戰的干涉
十八、雙雄爭衡——古斯塔夫和華倫斯坦的交鋒和隕落
十九、紅衣主教——黎塞留的運籌帷幄和
三十年戰爭的終結
二十、太陽之王——路易十四與普魯士的獨立
第五章國王與士兵
二十一、朝秦暮楚——大國對壘中漁翁得利的普魯士王國
二十二、西里西亞——普魯士與奧地利的首次對立
二十三、雙鷹比翼——奧地利與普魯士爭奪
德意志霸權的惡鬥
二十四、浮土德——七年戰爭與其對普魯士民族精神的影響
二十五、土豆戰爭——瓜分波蘭和巴伐利亞繼位戰爭
第六章從瓦爾米到萊比錫
二十六、革命來了——普魯士和奧地利聯手干涉法國大革命
二十七、歐洲叛徒——拿破崙崛起過程中普魯士的首鼠兩端
二十八、萊茵聯邦——拿破崙肢解神聖羅馬帝國和對普魯士王國的挑釁
二十九、浴火重生——普魯士軍隊的崩潰和再造
三十、解放歐洲——萊比錫會戰和德意志的覺醒
第七章奔騰年代
三十一、皇帝,再見——滑鐵盧戰役和拿破崙帝國的終結
三十二、關稅同盟——普魯士的全面奮起和
後哈布斯堡王朝時代的德意志
三十三、“霰彈親王”與“鐵血首相”——威廉一世和俾斯麥的君臣之道
三十四、謀定後動——普魯士統一戰爭的幕後故事
三十五、決戰色當——普法戰爭和德意志第二帝國的崛起
後記新的帝國
後記
俾斯麥所策劃的第三場戰爭的序幕就這樣慢慢地揭開了。普魯士和法蘭西兩國的將軍們花了兩周的時間才各自把部隊開到國境線上,而國王威橐一世一直到7月31日才離開柏林去擔任前線總指揮。那是一個星期日。傍晚五點半鐘,俾斯麥在妻女陪同下走下首相府的台階。他依舊身穿後備軍現役少將軍服:一直到大腿的長筒皮靴,還是那件被毛奇頗為鄙視的厚重藍色大衣,頭戴重騎兵的尖頂盔。但這一次他再也不能像普奧戰爭中那樣淡然地看待戰爭和犧牲,因為他的兩個兒子——20歲的赫伯特和1 8歲的比爾,已是年輕軍官,在軍隊服役。8月16日,捷報從德意志南部傳來。太子在富爾特和魏森堡打敗了麥克馬洪,穿過孚日山脈向阿爾薩斯挺進。與此同時,弗里德里希·卡爾親王統率的大軍迫使巴贊撤退到尚未竣工的梅斯要塞。
然而恰好在這天夜裡,俾斯麥經歷了自己一生中最絕望的時刻。他剛剛在蓬塔穆松一幢小屋子裡住下,就傳來了他兒子赫伯特陣亡的訊息。這一天在馬爾斯拉圖爾附近,有20個騎兵連發生了一場激烈廝殺,軍官同僚曾看見赫伯特在戰鬥中落馬。稍晚首相接到了第二個壞訊息:比爾身受重傷。馬爾斯拉圖爾離蓬塔穆松約有30公里,於是俾斯麥立即翻身上馬,前往戰場附近臨時設立的野戰醫院去尋找他的兒子。天亮後,他終於在馬里阿維的一個農民家裡找到了赫伯特;赫伯特還活著,只是大腿上中了一槍。過後不久,他又找到了次子;比爾經歷了一場惡戰,並沒有受傷。首相鬆了一口氣,回到蓬塔穆松。可是對那些將軍們不顧一切地把騎兵投入戰術上還不能產生重大勝利的屠殺中去,他卻很生氣地埋怨說: “指揮不力,濫用我軍將士視死如歸的勇猛,光用拳頭,沒有頭腦……” 兩天后普魯士軍隊打通從凡爾登通往梅斯去的公路。但普魯士及其盟友在這一天傷亡兩萬人。同俾斯麥一樣,國王威廉一世也對這種無謂的屠殺感到震驚。沒有人懷疑會取得勝利。但俾斯麥已經在考慮實現“溫和的和平”的條件,割取從前屬於德意志的阿爾薩斯以及賠償一切戰爭開支。但毛奇卻只考慮面臨的一個問題:向巴黎進軍。麥克馬洪元帥的軍隊在8月最後幾天,在默茲河畔色當附近被包圍了,對他來說只有阿登山脈和距離12公里遠的法國邊界這一條退路了。而俾斯麥則警告布魯塞爾政府:凡是企圖逃往中立國領土的法國軍隊都必須解除武裝,否則普魯士人將不得不越界追擊。
9月1日凌晨大霧瀰漫,預示將會有晴朗的天氣。霧氣剛一消失,400門大炮就向默茲河東岸和阿登山支脈草地上的法軍陣地開起火來。俾斯麥可以遠眺整個戰場。同在柯尼希格萊茨一樣,他和國王威廉一世站在一個小丘上,但這一次離主戰場要近得多。在弗雷努瓦村上面的山坡上,他用望遠鏡可以一直望到只有三公里遠的色當。在他的腳下展開了一場威武雄壯的大戰,毛奇是第一個看見色當要塞上升起白旗的人。他派布龍薩特·馮·舍倫多夫上校去了解情況。傳說拿破崙三世本人就在色當。他的在場將會給勝利者帶來一些憲法上的問題。當布龍薩特同法國使者會面的時候,俾斯麥正在考慮該怎么辦。晚上不到六點半鐘的時候,上校回來了,他證實拿破崙三世個人想投降。跟隨他來的一名法國軍官帶來了拿破崙三世給威廉一世的一封信,表示願意“把他的佩劍交到陛下手中”。俾斯麥以國王的名義口授了答覆,表示接受拿破崙個人的投降。
9月2日日出之前不久,拿破崙三世騎馬來到唐謝里,希望能見到威廉一世本人,向他取得較有利的條件,例如把法國軍隊拘留在比利時,而不是把他們關在德國的戰俘營里。俾斯麥匆忙穿好衣服,在公路旁的一所農舍里與皇帝見面。首相舉止彬彬有禮,但堅決不同意兩位君主會見,除非法國軍隊在毛奇頭天夜裡擬就的投降書上籤字。當軍隊的投降已成事實時,俾斯麥陪同拿破崙三世前往弗雷努瓦附近的貝萊維尤宮。拿破崙三世在那裡同國王和王太子進行了一次客客氣氣的然而卻是不舒服的簡短談話。雙方達成協定,拿破崙三世經比利時前往卡塞爾附近的威廉斯赫埃,作為戰俘在那兒一直待到戰鬥結束。第二天清晨,當拿破崙三世的馬車仍由身穿號衣、頭戴塗粉假髮的馬車夫駕駛著通過唐謝里的時候,俾斯麥和毛奇都向他行禮致敬。這兩人感到心滿意足。毛奇深信法國的軍事力量已一蹶不振;俾斯麥則看到自己的政治目標已接近實現。當皇帝的馬車朝著邊界駛去時,他說: “一個王朝在那兒消逝了。”以騎士風度對待拿破崙三世,是完全合乎他的心意的:總要有一個人來簽訂和約,而拿破崙三世仍是法國的合法君主。使一位對在梅斯和斯特拉斯堡的法國殘餘部隊仍可發號施令的皇帝蒙受屈辱是不明智的。
德國官方的歷史上說:“色當的勝利是德意志領袖和人民共同努力的成果,其成功之偉大為歷史上沒有前例的。”這些話實在並不誇張。它又說:“當全軍覆沒之後,法蘭西的拿破崙王朝遂三度地蒙塵了。好像閃電一樣,這個勝利的訊息傳遍了日耳曼,而且也傳遍了歐洲。有的人感到極端的興奮,有的人感到難以置信的驚異。可是當時的德軍卻完全不曾注意這次勝利的政治性後果,而只想趕緊攻入敵人的首都”。
自普法戰爭爆發以來便一直在高呼“需要武器”的法國左派人士無法接受色當兵敗的現實,巴黎隨即發生了革命,9月4日,法國國會受到了高呼“社會主義萬歲!”的民眾的攻擊。但這一切無法改變普魯士軍隊圍攻法國首都的現實。到了九月底,巴黎遂被包圍。12月17日,普魯士軍隊開始炮擊巴黎。公元1871年1月29日,巴黎投降。差不多兩百餘年以來,巴黎一直都是歐洲政治的中心。現在卻為柏林所取而代之,直到1918年為止。
在巴黎投降的前11天,另有—件同等重要的大事發生。公元1871年1月18日,在凡爾賽宮的鏡廳之中,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即位為德意志帝國皇帝。240年前華侖斯坦的夢想終於實現了。還有—件具有歷史重要性的事實是:在戰爭期中,法國駐在羅馬的部隊撤走了,於是教皇的傭兵遂被意國部隊繳械。義大利的民族統一也從此完成,三個半世紀以前,馬基雅維亞即已勸說義大利的諸侯們應該進行這個工作。3月2日晚,俾斯麥悄悄地到巴黎去逛了一次,像一個旅行者一樣在這個城市的街道上遛了一趟。有幾個小男孩發出嘲笑的口哨聲,有一個工人對他出言不遜,不過這看來是針對一個德國人的,而不是專門針對首相的。俾斯麥向一個過路人要火抽他的雪茄菸,此人從口中拿下香菸,因為他不願為一名普魯士軍官浪費掉一根火柴。這是俾斯麥在巴黎的最後一次訪問,這算不上是什麼凱鏇。3月6日下午,他的馬車離開了普羅旺斯路,於是凡爾賽又成為一座法國城市。次日,俾斯麥乘火車越過新的國界,從此他再也沒有踏上法國的國土。
當巴黎投降之後,法國隨即陷入了一片混亂。3月8日,巴黎公社成立了,在一場法國國內瘋狂的內戰之後,5月10日法國政府最終簽訂了割讓阿爾薩斯和洛林並賠款2億英鎊的《法蘭克福條約》,雖然當時多數德國人都認為兼併阿爾薩斯是合理的,因為它本來是德意志的一個省,可是洛林卻不同,它完全是法國人的領土。所以當時普魯士當局若能在戰略利益以外,再考慮到政治上的反應,則似乎就更聰明了。這不僅使一個驕傲的民族感到屈辱,而且也影響到了將來的局勢,從此以後,凡是德國的敵人都可以把法國當作他們的假想同盟國。所以阿爾薩斯和洛林的兼併變成了歐洲和平中的隱憂。
自此以後,在歐洲就只剩下了兩個真正的軍事性和商業性的巨強,英國控制著海洋,而德國控制著陸地。又是和拿破崙的時代一樣,在歐洲若有半打以上的巨強能夠和平相處,則都可以有足夠的空間,但是若只有兩個巨強。那么雖然都並不想要戰爭,結果還是不能有足夠的空間來容納他們。這個不可解釋的事實,自從羅馬衰亡之後,就一直表現在歐洲的歷史上。在一般的恐瞑心理之下,歐洲的工業化又引到了軍事化,到了19世紀的末期,所有的歐洲國家都已經走上了“全國皆兵”的途徑,只不過是程度深淺有所不同而已。
誠如提爾斯所說的,普法戰爭證明:在一個民族性的大決鬥中,除非是由於意外的偶然原因,或是物質的手段不適當,否則當一個國家在科學和精神力量中占優勢時,則一定能夠獲得勝利。勝利的意志和戰鬥的工具實為國力的兩大支柱,不過一直到了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之中,這個原理才為人所認清。
序言
很少有人知道“德意志”這一頗具霸氣的名字並不對應“Germany”,這個源自拉丁語的英文單詞,事實上指的是曾經廣泛分布於萊茵河以東、維斯瓦河以西、多瑙河以北地區,以遊獵、畜牧為生的日耳曼部落。儘管日耳曼民族長期自詡自己是這片土地“根紅苗正”的原住民,但考古研究卻證實他們其實是一群來自北歐及波羅的海沿岸的“外來戶”。
……
公元19年,隨著德魯蘇斯的抑鬱而終,羅馬和日耳曼的戰爭也暫時畫上了一個句號。羅馬徹底放棄了征服這些蠻族並建立殖民地的企圖,轉而尋求沿著萊茵河和多瑙河來建立防線。在這條帝國邊境以北,日耳曼各民族在交融與廝殺中逐漸形成了所謂“德意志蘭”的政治共同體。關於對這個共同體的具體定位,或許還是以詩人席勒的答案最為中肯:“德意志蘭?你在哪裡?思想和藝術上的德意志蘭從何處開始,政治上的德意志蘭就從何處結束。”在此後漫長的歲月里,德意志與其說是一個政治或地理概念,不如說是一種精神和靈魂的紐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