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
這是一項關於我國民族散雜區的研究工作,工作中關注川滇黔交界處苗族社會文化發展變遷諸多表現和內容,力圖多角度發掘和考察各民族在大雜居、小聚居居住環境下文化問的互動和影響,及其在此前提下民族文化的自我調適功能和作用。同時也深切地關注少數民族生活現狀,並提出一些個人的看法和建議。
作者簡介
劉芳,1965年生,苗族,四川省敘永縣人。1983—1987年就讀中央民族學院民族學系,獲學士學位。1998—2000年雲南省委黨校科學社會主義專業(脫產)研究生班。2000年雲南省中青年高級職稱評審破格晉升副教授。2005年畢業於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民族學專業,獲法學博士學位。長期從事民族學、民族與宗教問題的研究。讀博士期間,田野調查報告入選“2004年度全國博士生論壇”,論文獲“2004年度吳文藻文化人類學獎”,畢業論文獲2002—2005年度校級“優秀博士論文獎”。現於雲南省委黨校研究生部工作。
目錄
序
前言
上篇田野工作
第一章梘槽民族鄉
第一節何謂“梘槽”
第二節生態環境與自然資源
……
書摘
第四節新中國成立後高寒山區民族
教育的前進與曲折
新中國成立後,從全縣的文化教育來看,人民政府對少數民族教育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資金,推動了少數民族教育的飛速發展。1951年至1953年期間,政府撥款800萬元(舊幣,和計畫經濟時期的人民幣的比值溈10000:1),先後在梘槽、文化(現合樂)鄉興辦兩所民族學校,入學學生全部免費,供給書籍、文具、醫藥,貧困的學生還發放助學金和一伙食費。同時於1952年,選送苗族青年3名到中央民族學院(中央民族大學前身),1名到華西醫學院,13名到瀘州醫士校,9名到師資培訓班,53名到幹部訓練班學習。他們在解放初期的政權建設中,起了很大作用。先後在苗族較聚居的地區,建立了文化民族國小、梘槽民族國小、大壩鄉的平寨民族國小、水潦鄉的大洞民族國小、共和鄉的勝光民族國小等。人民政府對這些少數民族學生髮給一伙食、寒衣、醫療、書籍、文具等,配備足夠師資,使這些學生安心讀書。1953年到1983年,敘永縣政府對苗族較散居的區鄉,每年在全縣教育經費中專門劃有用於少數民族子女的教育經費,使敘永5個民族鄉的1285人的苗族學生得到扶持。為了使苗族學生學習較規範,效益更顯著,1958年政府在敘永一中開設民族國中班,第一屆55人,60年來畢業人數雖不多,但也培養了一批人才。為了更好地解決少數民族學生入學的問題,1981年至1998年又在敘永城郊中學舉辦了民族班。宜賓地區和敘永縣政府劃撥了專項經費,給予民族班學生一定的生活補貼,1981年開始月貼9元,到1987年調為1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