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青中學

梅青中學

梅青中學是以抗日英烈黃梅興、姚子青的名字命名的學校。它是一所普通高中,創辦於1979年,現有教職工96人,學生1600多人。

簡介

梅青中學是以抗日英烈黃梅興姚子青的名字命名的學校。它是一所普通高中,創辦於1979年,現有教職工96人,學生1600多人。

內容

學校與共和國的改革開放同時起步,在十一屆三中全會科教興國的春風中開拓發展,日新月異。在黨和政府的關懷重視下,師生員工群策群力,勵精圖治。辦學條件不斷改善,校容校貌煥然一新,"愛國、求真、勤奮、開拓"獨特的校風蔚然而成。1995年,學校以素質教育為龍頭,以教研促教學,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高,聯考步步登台階。近三年來,在生源素質較差的情況下,2000年第三批以上入圍人數為121人;2001年第三批以上入圍145人;2002年聯考更上一層樓,大學入圍人數為328人,其中第三批以上入圍人數為185人。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聯考13個單科中,有九科單科成績獲全縣最高分,其中體育術科、化學科、政治科各獲梅州市單科第一、第三、第四名,各類各科均有本科入圍學生。素質教育碩果纍纍。連續十多年,師生員工違法犯罪率為"0";去年至今,有200多位學生寫了入黨申請書;1998年、1999年、2000年、2002年學校黨支部被縣委評為"先進黨支部",2001年評為縣"文明學校";科研促教,2001年10月,學校科研課題獲梅州市普教系統第二屆教育科研成果獎:"自能作文教改實踐"獲一等獎,"一般高中的辦學思路"獲二等獎,"辦學思路"已列為省十五教育科研重點課題。近年來,師生中有200多人次獲國家、省、市各類獎項,在市50多間普通中學中,辦學效益名列前茅。《梅州日報》以《非重點中學能否有所作為--梅青中學做出了一篇好文章》為題,介紹了學校的辦學做法和經驗,市縣電視台多次介紹我校的辦學情況,縣電視台播放了反映該校辦學的《梅吐芬芳》電視片,梅州電視台《梅州風》欄目又播放了反映該校教育教學上台階的專題片《再創輝煌》。
梅青中學領導班子團結協作,開拓進取,認真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樹立現代教育理念和管理體系,近幾年來,在強化整體管理的基礎上,特別重視做好德育工作和科研促進教學工作。該校把德育工作擺在首位,把德育工作作為硬體,認真落實"勤、嚴、細、實、活"的德育管理,做到"縱橫溝連"。"縱"的方面:校長--副校長--處室主任--班主任--科任老師;"橫"的方面:學校--部門--年級--科組。形成了德育工作層層有人抓、人人抓德育,形成了德育工作網路化。學校根據高中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充分利用當地的人文資源,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德育教育。具體做法是:一條主線:唱響愛國主義教育的主鏇律;兩全:學校做好全員育人,全程育人,為了一切學生,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一切;做好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的網路教育;德育活動做到"四抓":抓布置,出點子,抓檢查,看效果,抓評比,樹典型,抓後進,促轉化;堅持五個字的德育管理:做好"勤、嚴、細、實、活";專任教師專門做到"六個一"即各人落一個班,教一門學科,帶一名後進生,每周至少與後進生進行一次談話,每月進行一次匯報研討,每學期寫一篇轉化後進生的經驗體會;班級、年級的德育管理做到"七抓六到位"七抓是:常規制度天天抓,出現苗頭及時抓,發現典型深入抓,違紀行為大膽抓,動員家長配合抓,發動社會共同抓,結合評比反覆抓。"六到位"是:深入學生,信息到位:關心學生,情感到位;循循誘導,說理到位;獎罰分明,尺度到位;組織活動,參與到位;標準衡量,評判到位。
通過與時俱進的德育活動和改革創新的德育管理,德育工作步步上台階,近三年來,德育考核優良率和後進生轉化率分別達87%,95%以上,學生違法犯罪率為"0"。
學校在切實抓好常規教學和研究性教學的同時,認真做好科研促教工作。為了適應教育發展的需要,近年來,學校十分重視教師整體素質的提高,在抓好師德建設的同時,採取有效措施,鼓勵教師充電(業務進修)識觸電(掌握電腦、電教方法),經過幾年的努力,造成了素質高的教師隊伍,為實現教育教學現代化打下了基礎。
學校十分注重抓好教學管理,完善了一個核心、兩條幹線的管理機制。以教導處為核心,做好"分級管理"和"科任負責",年級組和科組直接參與教學管理,以一輪帶動多種環節,落實責任,形成了教學管理的有機整體。學校專門制訂了《教學常規基本要求》,結合實際操作,做到"勤鑽研、實備課、嚴改作、細輔導、創高效"。做到每節課有人檢查,每天有出勤登記,完善坐班制,每周有落實常規的情況公布。查出勤、查教案、查作業批改和評選優秀教案、優秀課及優秀論文等活動,使常規教學管理落到實處。
學校以育人為本,大膽進行教育改革,構架實施《一般高中辦學思路》,順利通過了省"十五"重點課題立項《辦學思路》根據我縣是欠發達的山區小縣這一實際,積極探索切合本地實際的辦學新模式,提出了新的辦學思路:改革過去的課程體系、評價制度,建立現代化思路:改革過去的課程體系、評價制度,建立現代化基礎教育框架體系和課程標準,推選新的評價制度,啟動新課程實驗,實施全面素質教育。
為了擴大辦學效益,學校認為,建立"綜合型"學校具有資源共享,學生選擇自由度大,思維互補性強,能最大限度地開發學生的潛能這一優點,致力於建設普通高中、職業中學、技工學校部分職能於一體的嶄新的綜合型學校。在保證國家課程計畫落實的前提下,大膽增設學校課程。
一是擴大有體育、藝術特長學生的招生計畫,辦好特長班,在面向全體學生開設體育訓練、音樂、美術欣賞課程教學的同時,對有體育、音樂、美術特長或興趣的學生增設課外課程,既推動學校活動的開展,帶動國中、國小按教學大綱要求全面開設課程,促進國中、國小的素質教育,又使高中課程、設備與大學體育、藝術教育銜接,為大專院校輸送體育、藝術合格新生。
二是增設綜合課程,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增設了科技知識、邊緣學科,現代文明知識課程。如結合學校綠化、美化、淨化、組建學校園藝小組、配設"園藝與環境"課外課程、使高中課程與農林類院校教程銜接。
三是增加職教成份,加強技能教育,根據社會需求,對部分學生進課外教學與電工技能等培訓,計算機教學與計算機操作技能等級培訓、金工、木工勞技培訓等,使學生掌握了某些勞動技能,並獲取雙證(高中畢業證、勞動技能等級證),並負責電腦操作,電工、金工、木工勞動預備役培訓。實現了勞技課與高等職業技術院校初步操作能力的銜接。
四是結合本地實際,編寫了《平遠縣鄉土教材》、《生態保護與園藝》、《藝術(美術、音樂欣賞)》、《衛生與保健》等補充教材,把本地各歷史階段的文學家、教育家、科學家或有影響的人物事跡、本地的旅遊、森林、生態資源內容,人體生理與性教育的內容,本地矽酸鹽水泥資料等補充到歷史、地理、生理衛生、化學等課程中,增強教材的實用感、親近感。
此外,還瞄準本地經濟建設高科技項目立項,學校正在籌建科技含量較高的良種試驗基地,利用本校資源免費對下崗職工、在職幹部、復員退伍軍人進行電腦技術培訓,直接為當地經濟建設服務。
通過大膽改革,一般高中加入職業教育的成分,全面實施素質教育,較好地消除了普通中學學生不如重點中學學生的失敗心理陰影。學生自信心大大加強,道德水準明顯提高,科技知識水平顯著提高,教育改革結出了豐碩成果。這一改革得到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支持,受到上級領導和教育萬家的讚許。《人民日報》也來電要我校介紹辦學經驗。
幾年來,經過上下同心,艱苦奮鬥,與時俱進,開拓創新,走出了一條艱苦創業的路子,實踐證明:寶劍鋒從磨礪,梅花香自若寒來。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