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王安石詩作]

梅花[王安石詩作]

《梅花》是北宋詩人王安石創作的一首五言絕句。此詩前兩句寫牆角梅花不懼嚴寒,傲然獨放;後兩句寫梅花的幽香,以梅擬人,凌寒獨開,喻典品格高貴,暗香沁人,象徵其才氣譙溢。亦是以梅花的堅強和高潔品格喻示那些像詩人一樣,處於艱難環境中依然能堅持操守、主張正義的人。全詩語言樸素,寫得則非常平實內斂,卻自有深致,耐人尋味。

作品原文

梅花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

遙知不是雪 ,為有暗香來 。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1.凌寒:冒著嚴寒。

2.遙:遠遠地。知:知道。

3.為(wèi):因為。暗香:指梅花的幽香。

白話譯文

那牆角的幾枝梅花,冒著嚴寒獨自盛開。

為什麼遠望就知道潔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為梅花隱隱傳來陣陣的香氣。

創作背景

宋神宗熙寧元年(1068),王安石上《本朝百年無事札子》,主張“發富民之藏”以救“貧民”,富國強兵,進行全面改革。而反對者謗議不斷,熙寧七年(1074)春,天下大旱,饑民流離失所,王安石罷相。次年二月,王安石再次拜相。熙寧九年(1076),再次被罷相後,心灰意冷,放棄了改革,後退居鐘山。此時作者孤獨心態和艱難處境與傲雪凌霜的梅花有著共通的地方,因此寫下此詩。

作品鑑賞

整體賞析

此詩語言樸素,對梅花的形象也不多做描繪,卻自有深致,耐人尋味。他的《北陂杏花》對杏花花、影俱妖嬈的形象大加渲染,用“縱被春風吹作雪,絕勝南陌碾成塵”來強調杏花的高潔、堅持的精神,寫得很張揚外露。而這首寫梅花的詩,其思想內涵實是相通的,寫得則非常平實內斂。

前兩句寫牆角梅花不懼嚴寒,傲然獨放,“牆角數枝梅”,“牆角”不引人注目,不易為人所知,更未被人賞識,卻又毫不在乎。“牆角"這個環境突出了數枝梅身居簡陋,孤芳自開的形態。體現出詩人所處環境惡劣,卻依舊堅持自己的主張的態度。“凌寒獨自開”,這裡寫梅花沒寫她的姿態,而只寫她“獨自開”,突出梅花不畏寒,不從眾,雖在無人偏僻的地方,仍然凌寒而開,寫的是梅花的品質,又像寫人品。“獨自”,語意剛強,無懼旁人的眼光,在惡劣的環境中,依舊屹立不倒。體現出詩人堅持自我的信念。

後兩句,重點放在梅花的幽香上,“遙知不是雪”,“遙知”說明香從老遠飄來,淡淡的,不明顯。詩人嗅覺靈敏,獨具慧眼,善於發現。“不是雪”,不說梅花,而梅花的潔白可見。意謂遠遠望去十分純淨潔白,但知道不是雪而是梅花。詩意曲折含蓄,耐人尋味。暗香清幽的香氣。“為有暗香來”,“暗香”指的是梅花的香氣,以梅擬人,凌寒獨開,喻典品格高貴;暗香沁人,象徵其才氣譙溢。

雪本身也是很美很白的,但是這還不夠,很美好很清白,卻不能給別人送去幽香,“雪卻輸梅一段香”。這好比一個人:你光長得美長得帥,卻沒有好品德好才學,那就沒有什麼了不起。你不僅長得美長得帥,還品德高尚才學出眾,但卻僅僅潔身自好,沒有多少奉獻,沒有帶給他人愉悅的幽香,那也是很可惜。

立在僻靜甚至冷清的牆角,衝破嚴寒靜靜開放,遠遠地向世人送去濃郁的幽香,這是絕世之梅,也是絕世之人。

名家點評

現代紅學家、史學家、書法家馮其庸《中國文學史稿》:“他的抒情寫景小詩,在當時就是很著名的。例如《江上》《梅花》……以上這些詩,都是情景交融的好詩。”

人民文學出版社總編輯管士光《淺草集》:“王安石《梅花》詩不僅寫了梅之色,更寫出了梅之香,這也是從梅有暗香的角度來寫梅勝雪的方面,詩人借雪的形象,突出了梅花之香。”

作者簡介

王安石圖像 王安石圖像

王安石(1021-1086年),字介甫,號半山,漢族,撫州(今江西撫州市東鄉縣上池)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改革家。與“韓愈、柳宗元”等,並稱“唐宋八大家”。熙寧二年(1069年)提為參知政事,從熙寧三年起,兩度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推行新法。熙寧九年罷相後,隱居,病死於江寧(今江蘇南京市)鐘山,諡號“文”,又稱王文公。其政治變法對北宋後期社會經濟具有很深的影響,已具備近代變革的特點,被列寧譽為是“中國十一世紀偉大的改革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