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贊燊

解放後,聘任為高要縣文化館文物保管員。 時任肇慶城濠公所總理的梁贊燊組織了五位社會知名人士,面見嚴博球,指出拆城的危害性。 梁贊燊親自上門求見,並前後兩次上書,請求制止拆城牆。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梁贊燊(1874-1961),字粹珊,生於高要縣永安鄉大塱村人(現屬肇慶市鼎湖區),清朝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丁酉科舉人。
從1905年起,梁贊燊歷任肇府中學、廣州兩廣方言學校、兩廣高等工業學校、兩廣高級師範學校(中山大學前身)教員。1912年起在廣肇羅甲級農業學堂(廣東省立肇慶師範學校前身)任教,連續任廣東省立肇慶師範學校校長三十五年,連續從事教育工作事四十二年,為各地培養出大量人才,成績斐然。解放前,他在保護進步師生方面也做了不少工作。1946年於廣東省立肇慶師範學校退休,後仍繼續主編《高要縣誌》。
解放後,聘任為高要縣文化館文物保管員。對七星岩風景區建設,對文物保管各方面,提了許多有益的建議。1956年至1959年任廣東省政協委員,高要縣特邀人民代表、高要縣政協委員。
梁贊燊為人正直,不畏強暴,廉潔奉公,艱苦奮鬥,勇於進取,並易接受新鮮事物,深得廣大人民民眾的愛戴。1961年病逝時,中共高要縣委和高要縣人民政府為他舉行全市公祭,備極哀榮。

保護古城牆

民國十二年前後,粵、桂兩軍經常交戰,多次以肇慶為爭奪目標,展開拉鋸戰。戰局混亂,市民受搶劫,房屋被焚,財物盡失,婦女被辱。戰後,便有人認為,肇慶之所以多戰禍,是因為有城牆可以據守作戰,如無城牆則可避免軍閥在肇慶混戰。時任高要縣長嚴博球叫嚷將古城牆全部拆毀。時任肇慶城濠公所總理的梁贊燊組織了五位社會知名人士,面見嚴博球,指出拆城的危害性。但四位代表卻怯於縣長的淫威,悄然離去。只有梁贊燊不畏強暴,據理力爭。最後,嚴博球啞口無言,只好答應拆北面的城牆,留下南邊的作防洪之用。梁贊燊認為,拆北留南,如果景福圍崩潰了,肇慶城內也將是汪洋一片,對防洪無濟無事。可嚴博球頑固地堅持己見。梁贊燊知道,再和嚴博球論說下去,也難說服嚴博球收回成命。
當時,恰巧李濟深來肇慶任西江善後督辦。梁贊燊親自上門求見,並前後兩次上書,請求制止拆城牆。李濟深認為梁贊燊說得很有道理。於是,下令停止拆城牆。這樣,宋城牆才得以保存下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