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歌九

教學中輕記誦,重講解,前後培育百餘人,出塾以後皆能自主。 溫村重視教育,之後人才輩出,歌九之所為,影響頗為深遠。 ”日寇侵占忻縣,後至溫村,迫公至縣城,欲使出任偽職,梁堅決不供偽職,遂被日寇作為人質,不準回村。

梁歌九,1867—1942),字以勸,1867年農曆正月初一出生於山西省忻縣溫村。三歲喪父,由母親及二兄撫育成人,從小勤奮好學,少年即考中秀才,學行斐然。後入太原晉陽書院就讀即將考取舉人之際,不幸二兄相繼去逝,母親悲痛萬分,且年事已高,恐家道由此敗落,遂輟讀經商獨肩家政。其時兄弟分家,經濟狀況較好,勤儉之風較差,大有坐吃山空之虞,於是唱議合居,申明約束;凡婦女勿怠中饋;子侄輩凡聰穎好學者遣出就學,余者使學工商持先人之業。自己則總攬諸務,工商農耕一身任之;胼手胼足無片刻之暇,如是十年者家道日盛,梁事母至孝,晨昏立省依依孺慕;慈祥恍悌,居家和睦;鄉人仰幕稱為長者。即使從事農業方面也不因循守舊,自主“樹藝社”,鑽研改良農事,提倡植樹造林鄉人多有受益,並於“公和成”之側,開學墊,以教鄉之兒童。教學中輕記誦,重講解,前後培育百餘人,出塾以後皆能自主。
民國初鄉人推為京議員,不往,益以篤人倫和閭里,扶危濟急,排難解紛為務,後又籌款設立男女學堂,規制、設施皆各鄉村所未前聞者,邑之長官,欽其義。凡舉要政,悉以咨之。溫村重視教育,之後人才輩出,歌九之所為,影響頗為深遠。
梁歷任忻縣高等國小堂堂長,勸學所勸學員,生徒遍及鄉里,後又任禁菸會經理,九原自治董事會總董,縣議會協定員,清理縣公署財政委員,宣講所所長,宗聖會會長,縣公物局經理,忻定靜菸酒公賣分局經理,山西省銀行監察。每任一事,無不彌明勤慎,相與以誠。上下怡然,社會信服。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梁遣侄孫園東及孫佩裕參加抗日,臨別囑曰:“爾等學有所成當報效國家,日寇若來,家人恐不可保,勿以家人為念!若不知家人存亡,當娶則娶為梁氏留一線根苗。”日寇侵占忻縣,後至溫村,迫公至縣城,欲使出任偽職,梁堅決不供偽職,遂被日寇作為人質,不準回村。稍後縣中愛國工商業者不願讓子弟入日人所控制的學校,遣子弟向公救教,1938年至1942年在縣城立塾授徒,直至辭世。
1929年春四月,梁63歲時,四鄉愛戴先生者議制文刻石,紀德行,碑名為:“梁歌九先生懿行碑”,碑文由梁際蓉請教育部長蔡元培先生撰,碑名由國民黨元老於佑任先生所書,立於村東路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