桿秤

桿秤

千百年來,手桿秤也可算作華夏“國粹”。它製作輕巧、經典,使用也極為便利,作為商品流通的主要度量工具,活躍在大江南北,代代相傳。天地間有桿秤,人們不斷賦予秤的文化內涵,公平公正的象徵,天地良心的標尺,一樁樁交易就在秤砣與秤盤的此起彼伏間完成。隨著時代發展,一些事物也將退出我們的日常生活,而電子秤的普及,則預示著桿秤將退出歷史的舞台,成為民族的符號。桿秤匠製作桿秤技術是口口相傳流傳下來的。做秤是一門精細的手藝,從選材,刨圓,到用鹼水浸泡,打磨,釘秤花等多道程式,道道容不得半點馬虎,稍有不慎,秤就會有偏差。桿秤匠對職業極為神聖虔誠,從不因操作失誤而讓秤短斤少兩。

基本信息

基本內容

陝西非物質文化遺產第二批省級保護項目名錄
傳統桿秤的手工製作工藝:
(1)選取秤桿木料:大號秤一般選擇楠木,中小號的秤多數使用秦巴山中陽坡所產的“紅栒子”木,木材經陰乾一年以上,據所要做桿秤的衡量要求,用鋸截成適當的長度。
(2)刨秤桿:先用正刨根據手工藝人的經驗刨圓、達到合適的尺寸,再用反刨將毛刺處清理乾淨,對秤桿進行初步的打光。
..

(3)定“叨口”兩位匠人合作使用墨斗,以線繩在秤桿上彈出幾條縱向等分墨線。
(4)安“叨子”:氣一手持刀從下往上支托秤桿,經過測量在秤桿上找出三個“叨子”的位置;將秤桿固定,在桿身安裝“叨子”的部位分別打出垂直的穿孔(過去用手上的鑽子,現在則用電鑽),並試裝三個“叨子”。
(5)銅皮包焊:秤桿兩頭需要包銅皮,將預先準備好的銅皮根據所需的尺寸剪裁,將剪裁出的銅皮磙圓,套在秤桿的端頭上比對、進行再修剪,接下來用焊錫將銅皮焊接。為方便起見也可使用小釘固定法將銅皮包好。為了美觀,事先要對秤桿兩端擬包裹銅皮的部位加工,使其直徑略小於其餘部位,並用鈑銼稍作打磨。
(6)安裝“叨子”、秤盤:秤盤是預製的,將盤上的三根繫繩挽結到秤桿大頭最外側的“叨子”上。
(7)校秤定星:用“叨子”將秤懸提,秤盤中依次放上不同重量的砝碼,在秤桿上測定其距離,以兩腳規分割並仔細標出星花位置。
(8)釘星花:按照上一步驟所標記的位置用皮帶手鑽鑽出每個小花點,在鑽洞中以細銅絲嵌插而後割斷、錘實。
(9)打磨、清洗:使用鋼銼、油石順縱向對秤桿進一步打磨光滑;給剛做好的秤桿均勻地刷上一層石灰水以去除油污。石灰水自然風乾後即用清水沖洗淨
(10)秤桿施染著色:楠木秤桿利用其自然的木質顏色即可。紅栒子木秤桿則在石灰水清理後刷上一層皂礬液,再晾乾;而後均勻地刷上事先調製好的五倍子液,然後再次把秤桿掛起來,使其完全乾透,這次一般需要12個小時。
(11)修整拋光:待著過色的秤桿完全風乾後,對秤桿再進行最後一次拋光,讓秤桿光潤、上面的刻度即“星花”更易辨識。
..

(12)輔助工藝:能夠完整掌握桿秤製作技術的人還必須具備打制鐵秤鉤的能力;打制鐵鉤實際就是鐵匠工具,所用煤爐、鐵砧、長鉗、手錘和大錘等工具設備及其技術均與鐵匠相同。

歷史淵源

手工製作桿秤的工藝在我國流傳歷史悠久。據民間傳說,木桿秤是魯班發明的,根據北斗七星和南斗六星在桿秤上刻制13顆星花,定13兩為一斤;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添加“福祿壽”三星,正好十六星,改一斤為16兩,並頒布統一度量衡的詔書;直到20世紀50年代,國家才實行度量衡單位改革,把秤制統一改為10兩一斤。
..

漢中手工桿秤製作工藝,是在70多年前抗日戰爭的特殊背景下,由漢水與長江交匯口工商重鎮武漢傳來的。武漢三鎮在近代中國以工商經濟及交通運輸頗稱發達,手工制秤業素有規模。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日寇鐵蹄蹂躪我東部大片國土,北平、南京、上海、武漢等大城市相繼失陷。隨著淪陷區難民紛紛往相對安全的西部省份逃難,負有盛名的武漢“福泰”記制秤技師多數逃至陝西。當時國民政府將各種機構及高等院校西遷,漢中作為抗戰大後方,商業經濟與文化教育得以迅速繁榮。武漢“福泰”記的師傅們逃到漢中後就近利用秦巴山地原材料及市場重整舊業,漢中與西安成為陝西境內兩大衡器產區。“福泰”記名匠張兆金,早年在湖北學成精湛的制秤手藝,1939年在漢中開業。同年,14歲的劉德福逃避國民黨抓兵從城固縣逃到漢中,機緣巧合結織了張兆金,並拜張兆金為師、跟隨學習制稈手藝,學成後與師傅一同經營衡器店。50年代以後漢中制秤業隨著各項“運動”幾起幾伏、備受折騰,張兆金、劉德福師徒作為主要技術骨幹一直在業內堅持工作;其間多有創新,獨立發明出相對方便、靈敏的10公斤案秤;1972年還曾去西安學習250公斤磅秤的做法,並於1977年研製成功。張兆金於80年代去世後,劉德福成為漢中市也是陝西省手工制秤業里資歷最老(至今已有71年歷史)、傳統技藝最全面的匠師;他開設的秤鋪至今頑強存活。
關於漢中現代衡器生產發展史情況大致陳述如下:
①抗日戰爭爆發後國家經濟重心西移,大量難民由自己家鄉逃
②往漢中,漢中經濟大幅度增長,此時商賈雲集,對於做買賣必須的衡器需求量也急速增長,當時一桿稱竟然賣到40塊現洋,由是形成漢中桿秤業的第一個繁榮期。
③40年代後期抗日戰爭結束,原避難人員重返家鄉,生意人員大量減少,漢中經濟一時出現蕭條;同時政府整頓市容,規定街道上不準擺攤,雙重打擊之下漢中桿秤的銷量銳減,這是漢中桿秤第一個低潮時期。
④1950年我國國民經濟開始復甦,至1956年開展農業、手工業合作化,漢中的桿秤從業者總計7戶l3人合併成為漢中縣衡器廠,擴大生產。這個時期桿秤市場的繁榮跟農村經齊的集體化是並生的,那時一個農業合作社就分幾個大隊,大隊下又分為幾個小隊,因為集體分配,每個小隊都需要三桿測量不同重量的秤,漢中桿秤的生意就立即紅火起來,一時間買秤的人排成長龍;漢中縣衡器合作工廠買地擴建,招收30多個年輕徒工進行桿秤培養,還送出部分人去外地學習翻砂鑄造,為製作磅秤做淮備,漢中桿秤迎來第二個繁榮期。⑤1958年“大躍進”、“大煉鋼鐵”期間,“一平二調”的“共產風”橫行,縣政府從漢中衡器合作工廠無償徵用其集體資金購置的新廠區、徵調走剛培養起來的20多個青年鑄工,該廠大傷元氣,當時銷量最好的磅秤無法正常進行生產。
⑥60年代,張兆金、劉德福等老技術骨幹努力發展生產,即使在“文革”動亂中,依然克服種種困難不斷研發新型衡器以增加廠里的經濟效益。1969年案秤研製成功,70年去西安接受省上檢驗達到標準允許進行生產;1977年又試製成功250公斤磅秤,銷路大好;此期該廠的產品銷售和修理服務範圍從本省延伸到四川、甘肅等地,仍是發展中勢頭。
..

⑦70年代以後國營大廠也進行案稈生產,漢牛衡器廠的案秤被加以“不標準”的指謫。漢中桿秤生產面臨複雜的壓迫和挑戰,處於第二次衰落。但至八十年代初期改革開放,整箇中國經濟政策放寬、結構調整搞活,市場貿易蓬勃開展,帶動了小商小販增多。而小商販們喜歡用攜帶方便的桿秤,桿秤的需求量也隨著改革開放的風潮而熱了起來,這也就是漢中桿秤的第三個繁榮期。
⑧進入九十年代以後,隨著電子秤在市場上的大批出現,加上漢中衡器廠(由政府部門任命的)幾任領導在改革大潮中決策失誤,漢中衡器廠屢遭重創,最終垮掉了。2007年漢中衡器廠破產處理舊廠址被收購,才補辦了幾十個老工人的社保金。有些老匠人在退休後也曾續做桿秤生意,但由於經營不善或技術不全面而陸續收場,如今只剩張德福一家尚能支撐著門面,漢中桿秤製作工藝面臨最危險的衰落與消亡命運。

地理環境

漢中市位於陝西省西南部,北部為秦嶺南坡地帶,南部為人巴山系北部,地當千里漢水之上游,居魚米豐饒之盆地。自古以漢江航運之便,向東可貫穿本省安康地區入湖北直達長江;借“蜀道”之開闢,南通四川,北連關中,西與隴東南相接,形勢重要,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氣候上屬北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大區秦巴氣候區,雨量充沛,氣候溫潤,年平均氣,溫13.5℃,無霜期235天左右,年降水量800—1000毫米。植物和農作物品類南北兼備。漢中市現轄漢台、南鄭、城固、洋縣、勉縣、西鄉、寧強、鎮巴、略陽、留壩、佛坪等1區10縣,市政府駐漢台區,人口約380萬,總面積28,000平方公里。陝南自清代中期起人口迅速增加,經濟得以較大發展;至20世紀30至40年代,更因成為抗日戰爭大後方重地,經濟、交通、丈化、教育得到充實和發展;此期有大量難民移來,漢陽桿秤製作手藝即於此時被帶來漢中並得以紮根和繁榮。30—80 年代陝南手工桿秤製作集中在今漢中市漢台區東關一帶。近年來由於經濟發展的需要,漢台區老房被大面積拆除,舊街道只剩東關正街一段,手工桿秤店鋪僅孑餘一家,目前也處於待拆遷狀態之中。目前傳統桿秤製作手藝主要分布在漢中市漢台區老城東關正街。

傳統桿秤製作手藝的相關器具、製品及作品

1.材料:①主料,進口的楠木、當地產“紅栒子”木,②輔配料,絲、銅皮、銅製卡子、鐵釘、鐵盤、鋼筋等。
2.顏料:石灰、皂礬、五倍子、
3.器具:①制桿工具:鋸、刨子、鐵斧、鐵銼子、鑿子、電鑽。②上色工具:毛刷、一般盛染液及水洗器皿。③鐵匠工具,能夠完整掌握桿秤製作技術的人還必須具備打制鐵秤鉤的能力;打制鐵鉤所用紅爐、鐵砧、長鉗、手錘和大錘等工具設備均與鐵匠相同。

傳承譜系

漢中桿秤製造業的前身足著名的武漢“福泰”記制秤,“福泰”記制秤原有許多代師徒傳承,今已無從詳考。武漢“福泰”記一批匠人於1939年由老家湖北逃來漢中開起了衡器店,成為漢中制秤第一代匠師。張兆金是這批藝人中傑出的一位。同年,14歲的城固人劉德福為了逃避國民黨抓兵,也從家鄉逃到漢中,後拜張兆金為師學習制秤,成為漢中桿秤的第二代傳人,並在1950年以來先後培養了許多學徒工。八十年代張兆金因病去世,劉德福作為技術最全面、水平最高的老師傅仍勉力維持桿秤生意,到九十年代劉德福的兩個兒子劉貴平、劉貴明,女婿邱金全先後跟隨劉德福學藝,掌握了這門技術。

基本特徵

1.桿秤是我國最古老也是現今人們仍然在使用的衡量工具,他是根據槓桿原理所製造出來以方便人們買賣,映射出我國古代勞人民的聰明才智,具有悠久的歷史特徵。
2.桿秤最主要的特徵就在於攜帶方便,他只由秤桿、秤砣、秤盤三個部分組成,在市場經濟體制下,小生意人帶上一桿桿秤或別在腰間或放於籠簍之間、貨物之上,待買賣來時隨手一握秤桿,掛好秤砣,栓好秤盤,架勢搭上之後生意也就做成了。
3.秤桿最上的選擇為楠木,楠木製成的秤桿完成後無需上色會自然泛出木質本身的深棕色;大量普及使用的為“紅枸子”,取其材質堅強不屈,所有工藝完成後能更清晰地看出深色秤桿襯托下星花泛出的金光。民間更有對秤上星花的說法,無論做什麼生意若少給一兩就少一顆星,星被認為影響人的壽命,所以就有“秤上虧心不得好,秤平斗滿是好人”的說法,這更體現了桿秤在民間深厚的情感基礎。
4.中國傳統桿秤業能夠與時俱進、自我更新,如1956年合作化後漢中衡器廠曾獨立進行案秤的開發研究、學習製作生產磅秤和對省內外用戶開展維修服務。

主要價值

1.作為中國獨立發明的傳統衡器,桿秤並不比電子秤“科學”性差,它在中國套用了數千年,其社會價值可以說是無所不在、難以語言描述清的----在實際生活中,由於桿秤攜帶方便,山裡的農戶也會為了防止買賣被騙而攜帶一根桿秤。這證明桿秤還是存在其套用價值,從一定的意義上說還是保留著原生態、可持續發展的綠色的衡量工具。
..

2.桿秤比起電子秤更具人情味,買賣中,賣家滿臉笑容喊一聲“您看,秤高高的”,買家看著那高高翹起的秤桿也覺得確實得了很大實惠,更是滿心歡喜的付錢。它具有人文性格,用桿秤做出的生意也正反映了我國丈化的獨特之處,中國人講究的是一定原則下的往來人情,不同於外國硬性原則下的精準計算,於是在生意中也不為硬邦邦的金錢來往,更像是一次人與人之間情感的交流。
3.它的興衰沉浮記錄了社會生活變遷史。在大工業文明向手工藝文明挑戰的全球大背景下,我國曾以“科學化、現代化、合作化”等理念指導,對傳統桿秤及其生產,從意識形態、工藝方式及產業制度上進行了長達幾十年的限制、批評、改造、打擊。僅管如此,在電子秤已廣泛套用於商業計量的今天,傳統桿秤仍有一定的民眾市場。
4.我國傳統手工做秤的工藝起源於幾千年前,其中集中了東方人重直觀和崇尚簡潔實用的高度智慧,也凝結了大量的精巧工藝技術,蘊藏著豐富的專門知識,至今仍然具有特殊的科學工藝、歷史人文和社會學研究價值,也必然有其未來存活發展的地位。

材質用處

桿秤以帶有星點和錐度的木桿或金屬桿為主體,並配有砣(砝碼)、砣繩和秤盤(或秤鉤)的小型衡器。按使用範圍和秤量的大小分為戥子、盤稱和鉤秤3種。

原理

桿秤由第一類槓桿組成,其重心在支點外端。稱重時根據被稱物的輕重,使砣與砣繩在秤桿上移動以保持平衡。根據平衡時砣繩所對應的秤桿上的星點,即可讀出被稱物的質量示值。精確的桿秤必須滿足秤砣的質量×每增加1千克的刻度間的距離=提紐與秤盤懸掛點的距離。
桿秤的結構和製作工單,輕小,攜帶使用方便,造價低廉,但準確度低。按照中國國家標準的規定,允許誤差最大為滿量程的10%。
發展歷史
桿秤是人類發明的各種衡器中歷史最悠久的一種。在中國湖南長沙東郊楚墓出土的公元前700年前的文物中,已有各種精製的砝碼、秤桿、秤盤、系秤盤的絲線和提繩等。中國漢墓出土的公元前200年前的文物中,已有各種規格的桿秤砣。1989年,在中國陝西眉縣常興鎮堯上村的一座漢代單窯磚墓中,發現完整的木質桿秤遺物,其製作時間約在公元前1~公元1世紀。古代桿秤的發展,長期停留在採用繩紐、非定量砣和木、竹、骨秤桿的基礎上,並由手工製作。直到20世紀,桿秤才由傳統的繩紐結構,逐漸改變為外刀紐與刀承或內刀紐與刀承結構。1949年後,中國為了加強計量法制管理,先後制訂了桿秤檢定規程和國家標準。1985~1987年,中國對桿秤結構作了一次重大改革,將原來的木質桿改為金屬桿,從而解決了木質桿的計量準確度受地區及天氣影響的弊病,並適應了半機械化、標準化、通用化和大批量生產的需要。但桿秤因其計量準確度低,已漸趨淘汰。

桿秤文化

千百年來,手桿秤也可算作華夏“國粹”。它製作輕巧、經典,使用也極為便利,作為商品流通的主要度量工具,活躍在大江南北,代代相傳。天地間有桿秤,人們不斷賦予秤的文化內涵,公平公正的象徵,天地良心的標尺,一樁樁交易就在秤砣與秤盤的此起彼伏間完成。
隨著時代發展,一些事物也將退出我們的日常生活,而電子秤的普及,則預示著桿秤將退出歷史的舞台,成為民族的符號。
桿秤匠製作桿秤技術是口口相傳流傳下來的。做秤是一門精細的手藝,從選材,刨圓,到用鹼水浸泡,打磨,釘秤花等多道程式,道道容不得半點馬虎,稍有不慎,秤就會有偏差。桿秤匠對職業極為神聖虔誠,從不因操作失誤而讓秤短斤少兩。
做秤選用的木桿較為挑剔,需要紋路細膩且木質堅硬,柞櫟木、紅木等都是上等的材料。為了保證木桿不開裂,選後的材料要放在乾燥處堆放兩個伏天后才能使用。木材經鑿、刨的處理後,變成了筆直的又長又細的橢圓柱體,再用細砂布沾水,打磨得又光又滑,也有的用蓼珠子來回擦拭。從這一點看,秤匠絕對也可稱得上是一位極好的木匠。木桿兩端套上金屬皮後,桿秤便出現其雛形。
接下來的,便是精細的活計,制定重量刻度。秤匠也需懂得物理、數學,否則定刻度時頗費力。打磨好的秤桿掛上秤盤後定支點,用砝碼校驗,這是一個極為細緻的過程。桿秤匠左手食指不停地輕輕撥動秤砣,當木桿處於平衡時,用雙腳規在木桿背面劃一道印記,這道記號就叫定盤星,其餘便按此推斷重量。
桿秤上密密麻麻地出現了各種記號,旁人是看不懂的。桿秤匠用一把極為精緻的戳子對著記號打眼,一桿秤上有多少星,便需多少眼。一枝承受15公斤的秤要鑽近300個眼,這道程式很需耐心,稍不注意就會戳穿木桿而報廢。桿秤匠大多都雙眼凹陷,多半是鑽孔時用眼過度引起的。
將一段段的細鋁絲插入眼中,折斷,銼平,便留下了一個個星點。星點的排列結構也成了各秤匠之間辨認自己產品的標識。幾百個眼,當然要幾百次穿插、折斷、銼平。也有些秤匠為了省時,把水銀抹入眼中,便成了星點。
桿秤的最後一道程式是上色,需要青黑色秤桿的,用五倍子、青礬捏碎沾水後塗抹;喜歡紅褐色的,用泡過的紅茶渣、石灰搓揉拋光……秤的顏色完全憑客戶的喜好來決定。
如今,懂這行與做這行的人越來越少,這都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打磨桿秤,歲月也在打磨中逝去,手藝也在打磨中消失。

瀕危狀況

1.由於電子秤等“先進”(其實是“強勢”)的現代衡器占領市場,也由於我國“改革開放”進程中社會基層出現的種種問題,原本一派興旺的傳統衡器被“折騰”得幾近徹底倒閉,漢中製作桿秤的僅剩劉德福一家。
..

2.授徒所需時間較長,青年人多願外出打工而無意學習這門技藝。無徒可招,只能靠自己單一的家族方式脆弱傳承,家族下一代若不願從事這門行業手藝也就失傳了。
3.製作桿秤投入精力大,日產量僅為兩桿卻賣不出好價,利潤甚低;手藝人全家生活極為蹇窘,對傳統上藝喪失信心。
4.漢中城市改造迅速,市容變化巨大,漢台區最後的一條老街面臨拆遷,劉家現租賃的小店眼看就要無處安身了。

保護計畫

資金投入情況:
1.現由劉德福老人靠本人退休金,支付房租每年約一千餘元人民幣,並資助兒、孫輩生活費,在漢中市漢台區東關正街21號維持著一個桿秤店鋪。
2.省非物質丈化遺產研究會自籌資金,對該項目進行了文化學術考察,積累了一定數量的資料,並承擔相關申報材料全部製作費用。
已採取的保護措施:
1.2009年1月,對劉德福師傅一家進行訪問,做出文字、攝影、錄音記錄,並拍攝紀實錄像近9個小時。
2.正在申報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保護內容:

1.老藝人的保擴,對現已84歲高齡的劉德福老人給予一定的榮譽和經濟補助,改善其同家生活狀況,確保其家族內桿秤製作技藝的夠繼續向下傳承。
2.加強當代手工業史調察、學術研究及社會輿論宣傳,讓大眾重新認識傳統桿秤,為桿秤日後的銷售擴大一般民眾市場。
3.擴大招收學徒,使家族式的單一傳承得到改變。
4.尋找桿秤的其他發展方向及多種銷路,比如可將桿秤推向一些仿古街中的商家或是中式餐館,為其添彩。
5.籌力專題手工業的技術與社會丈化史展館。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