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氏大唇犀

桑氏大唇犀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鄧濤研究員課題組根據產自甘肅慶陽的一件關聯寰椎的成年頭骨和一件成年下頜骨建立了大唇犀屬的一個新種——桑氏大唇犀(Chilotherium licenti sp. nov.),並系統地討論了大唇犀化石的分類和演化,相關研究成果以博士研究生孫丹輝為第一作者,鄧濤研究員為通訊作者發表在最新一期《古脊椎動物學報》(Vertebrata PalAsiatica)上。

物種學史

大唇犀(Chilotherium)兩性均無角,其下頜骨吻部強烈地向側面擴展,具有兩枚帶鋒利刃部的巨大獠牙,上門齒完全退化消失,晚中新世時期繁盛於歐亞大陸。自從林斯頓(1924)建立大唇犀新屬,該屬共有13個新種曾被描述,有19個其他的屬種被修訂歸入該屬,但是經過研究工作的不斷深入,該屬內有效種被確定為10個。

形態特徵

桑氏大唇犀除了具有下頜聯合部強烈擴展,i2巨大且內刃上翻,原尖收縮強烈,前刺和小刺發育,前附尖褶和前尖肋微弱等大唇犀屬的典型特徵之外,還具有前刺和小刺發育並連線形成中凹(P2–M2),內外齒帶退化等特徵。新種的進步特徵顯示其屬於大唇犀屬內高度特化的種群,其時代屬於保德期,對應於歐洲的MN12–13。根據形態特徵對比以及系統發育分析,推斷來自晚中新世的桑氏大唇犀是大唇犀屬內最進步的種。

分布範圍

大唇犀類的祖先類型可能在中中新世生活於南亞的西瓦立克,然後遷徙到中國、中東和歐洲。晚中新世早期,無角犀族的大唇犀屬開始出現,隨後個體數量極度攀升,成為當時動物群中的優勢類群,在中國不僅廣泛分布於西北地區,在青藏高原也發現其蹤影。晚中新世晚期,是中國地質歷史上犀科動物最大的適應輻射期,屬種組成仍然以無角犀族占統治地位,至少有三種大唇犀在中國大陸是動物群中的常見分子,同時大唇犀在整個歐亞大陸有幅員遼闊的分布範圍。隨著中新世的結束,中國的犀科動物從興盛走向衰退。

種群現狀

桑氏大唇犀標本現保存於天津的北疆博物院,為法國耶穌會神父桑志華於1920年在甘肅慶陽採集,在他的日記里有詳細的記錄。新種的種名是為了表示對桑志華先生的感謝,並以此作為紀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