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扈[詩經篇目]

桑扈[詩經篇目]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小雅·桑扈》是中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的一首詩。這是周王宴請諸侯時的詩,詩中君子,為諸侯之中的佼佼者。全詩四章,每章四句,歌頌某諸侯的德行,屏障萬國,並為各國諸侯榜樣,自己也受福無疆。此詩多用比喻,語言簡潔明快。

作品原文

小雅·桑扈

交交桑扈 ,有鶯其羽 。君子樂胥 ,受天之祜 。

交交桑扈,有鶯其領 。君子樂胥,萬邦之屏 。

之屏之翰 ,百闢為憲 。不戢不難 ,受福不那 。

兕觥其觩 ,旨酒思柔 。彼交匪敖 ,萬福來求 。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桑扈(hù):鳥名,即青雀。

⑵交交:鳥鳴聲。

⑶鶯:有文采的樣子。羽毛有文采,喻諸侯有才華。

⑷君子:此指群臣。胥(xū):語助詞。

⑸祜(hù):福祿。

⑹領:鳥頸。此句言頸羽之美。

⑺萬邦:各諸侯國。屏:屏障,起護衛作用,喻重臣。

⑻之:是。翰:“乾”的假借,支柱。

⑼百辟:各國諸侯。憲:法度。

⑽不:語助詞,下同。戢(jí):克制。難(nuó):通“儺”,行有節度。

⑾那(nuó):多。

⑿兕(sì)觥(gōng):牛角酒杯。觩(qiú):彎曲的樣子。

⒀旨酒:美酒。思:語助詞。柔:指酒性溫和。

⒁彼:指賢者。交:“儌(jiǎo)”的假借。匪敖:不傲慢。敖,通“傲”,倨傲,傲慢。

⒂求:同“逑”。聚集。

白話譯文

交交鳴叫桑扈鳥,身有華麗的羽毛。大人君子多快樂,當受上天的福報。

交交鳴叫桑扈鳥,頸間羽色好美妙。大人君子多快樂,保衛家國的依靠。

國家屏障和棟樑,諸侯以你為榜樣。克制自己守禮節,受福多得難計量。

牛角酒杯彎又彎,美酒醇厚味道香。賢者交往不倨傲,萬福匯聚你身上。

創作背景

這是一首描寫天子諸侯喜樂宴飲之詩。與《小雅》中的多數作品都被指為刺詩一樣,這首詩也被《毛詩序》認為是“刺幽王”之作。孔穎達疏據毛序鄭箋說:“以其時君臣上下升降舉動皆無先王禮法威儀之文焉,故陳當有禮文以刺之。”但從詩的本身來看,似乎僅為周王會宴諸侯時助興的一首樂歌,而與諷刺無關。

作品鑑賞

整體賞析

這是一首樂歌。首兩章均以“交交桑扈”起興,這是《詩經》作品常見的一種表現手法。它的作用在於以一種淺近的自然物象,引出全詩所要記敘的事件或抒發的感情。在起興的物象和表達的內容之間儘管沒有什麼必然的直接聯繫,但兩者往往會在某一方面具有內在的通融性,從而使人在不可言傳中獲得聯想和意會的妙趣。如這首詩起興中歡然鳴叫的青雀,光彩明亮的羽毛,就為以下陳述宴飲營造了一種明快歡樂的氣氛,仿佛自然界的青雀與宴飲者之間存在著一種相互作用的心理感應。這種表現手法的運用,大大加強了作品的生動性。

從內容來看,這首助興的勸飲樂歌還真有點政治色彩。它上來便指出君子的快樂,是來自上天所賜的福祿;接著又強調君子也就是與會諸侯對於國家的重要性。前兩章的述寫在先揚中已暗伏後抑的因素,所以後兩章即在此基礎上向與飲者提出“不戢不難”和“彼交匪敖”的要求。應該說這種勸說是很尖銳也很嚴厲的,但由於前面“之屏之翰,百闢為憲”的鋪墊,和後面“萬福來求”的激勵,使之顯得從容不迫、合情合理,所以也就更具有理性和感情的說服力。

“兕觥其觩,旨酒思柔”兩句,其表面作用是點出飲酒,在全詩中立一基點,據此可認為它是周王宴飲諸侯時所奏的樂歌;但在第四章的前面,它的特殊地位又對以下的“匪敖”,起著一種隱喻的暗示。它似乎是在告訴人們:正和性柔能使酒美一樣,人不傲才能福祿不斷。這種隱喻,是很有深意的。

名家點評

宋代王質《詩總聞》:“當是諸侯來朝,而歸國餞送之際,美戒兼同。”

宋代朱熹《詩集傳》:“興也。此亦天子燕諸侯之詩。言交交桑扈,則有鶯其羽矣;君子樂胥,則受天之祜矣。頌禱之辭也。”(第二章)“興也。言其能為小國之藩衛,蓋在方伯連帥之職者也。”(第三章)“賦也。言其所統之諸侯,皆以之為法也。不戢,戢也;不難,難也;不那,那也。蓋曰:豈不斂乎?豈不慎乎?其受福豈不多乎?古語聲急而然也。後仿此。”(第四章)“賦也。交際之間,無所傲慢,則我無事於求福,而福反來求我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