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簡介
桐柏山西北起自南襄盆地(亦稱南陽盆地)東緣,東南止於武勝關至湖北大悟縣與大別山相接,西南至湖北省棗陽、應山一線,東北界大致在河南洪儀河、桐柏縣,湖北淮河店、董家河、溮河港至潭家河一帶,全長120餘公里。主峰太白頂,又叫凌雲峰、太白山、白雲山,海拔1140米。以分水為界,隨縣、桐柏各一半。
隨州桐柏山太白頂風景名勝區,1997年被湖北省政府批准為第三批省級風景名勝區。但是由於種種原因,該景區沒有成立專門的管理機構,規劃、建設停滯不前,景區有名無實 ,甚至面臨摘除“省級風景名勝區”稱號的尷尬境地。2007年,湖北省林業局批准同意隨州市建立湖北七尖峰省級森林公園,公園規劃總面積3869.7公頃,建設單位為七尖峰林場,是隨州桐柏太白頂風景名勝區的重要組成部分。2009年12月14日,隨縣成立了桐柏山太白頂風景名勝區管委會,同月28日,湖北省省市領導為風景區揭牌,拉開了風景區建設的序幕。太白頂風景名勝區以桐柏山主峰太白頂為中心,北至磨雲山寨、南至田王寨,東與河南省淮源風景區相連,總面積75平方公里。景區內溝深崖險、峰巒雄奇,寺特寨古,山壑奇秀聞名遐邇。其中有清水寺、田王寨等二級景點有4個,有塔林、太白紅葉等三四級景區有400餘個。
人文歷史
桐柏山有著豐富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文化內涵十分豐富:盤古文化、佛教文化、地質文化和蘇區文化於一體,被專家稱其為“比華山高險,與黃山競秀”。
盤古文化
三國吳人徐整所著的《五運歷年》記載:“盤古開天,血為淮瀆。”明確指出,桐柏山是在陰陽未分,大水茫茫的混沌之時,盤古首出開天的地方,死後他的血在這裡化為淮瀆之水。首次將盤古與淮河發源地相聯繫,具有明顯的盤古文化根源地的特徵。
神話傳說
相傳桐柏山是炎帝神農祭祀太陽的聖地,是太白金星修仙成道的地方,是戰國時楚人鬼谷子修真之地。
桐柏山也是大禹治水神話的傳說地。《禹貢》載:“(禹)導淮自桐柏……。”相傳大禹治淮,發現淮水泛濫有一水妖巫支祁在作怪,即令太陽神的兒子庚辰手拿定水神針捉拿後,用鐵鏈束於淮井中。
桐柏山是漢代漢代名臣張良的隱居地。據《漢書.張良》載:張良輔佐漢高祖統一天下,積勞成疾,體弱抱病,為求長壽清淨,便隱逸山水。他說:“……(我)今以三寸舌……封萬戶侯,位列侯……於良足矣。願棄人間事,欲從赤松子游耳。”乃道,欲輕舉。於是他雲遊四海,足遍天下。尋至太白頂主峰一天然洞內隱居修身,故此洞名曰張良洞。隨州桐柏山太白頂風景區內更有子房廟一座,香火古來不絕。
桐柏山是《西遊記》創作起源地,傳說巫支祁就是孫悟空的原型。據《新野縣誌》記載,明代吳承恩曾在桐柏鄰縣新野做過縣令,多次到桐柏山遊覽,後根據“禹王鎖蛟”的故事,並結合桐柏多處地名為雛形完成了名著《西遊記》。例如,桐柏山太白頂,相傳為太白金星下凡塵之地,與《西遊記》中人物太白金星相對應;隨縣七尖峰雲台禪寺祖師智勤號菩提祖師,與《西遊記》中人物菩提祖師對應。桐柏縣桐柏山淮源風景區內有水簾洞、通天河、跑馬場等地名;隨縣桐柏山七尖峰上有五指峰、和尚石、猴子石、天蓬石、仙人頭、大仙垛、小仙垛、黃龍潭、黑龍潭、牛魔石等地名,均與西遊記中或人物名或地名相關聯。
佛道聖地
桐柏山自古以來都是佛教文化聖地。道教源遠流長,據傳東周周靈王之子王子喬,曾在桐柏山天台觀修仙,號桐柏真君。太白頂元漢時曾建“保全觀”、“金亭翠闕”歷為桐柏舊十八景之一,張三豐曾在此修真。桐柏山被道家稱之為“天下第四十福地”、“三十六洞天”;佛教文化傳於桐柏山則始於隋唐,昌盛於清。乾隆四十九年,在太白頂建白雲禪寺。白雲禪寺橫跨鄂豫兩省,大雄寶殿在湖北境內,齋堂在河南境內,所謂“湖北上殿,河南吃飯”。寺旁古井為淮河發源地第一井被尊為華光德祖,素有“南方普陀、北方雲台”之稱。經歷代法師經營,桐柏山寺院已達二十餘處。
戰爭遺蹟
桐柏山是楚文化與中原文化的銜接地帶。古為南北交爭,豪傑聚義的必爭之地,留下了許多遺蹟、遺址和傳說,構成了豐富的人文景觀。山下古寨城堡林立,其中有盛家寨、磨雲山寨、義和寨、小寨、田王寨等,其中田王寨位於主峰太白頂以東,山勢險峻,奇峰橫出,海拔1018米,寨牆以山勢而建,圍有九個山頭,宛如長城。寨內約5平方公里,寨內建有金鑾殿,設有五營四哨。此寨被專家譽為“華中第一寨”。宋朝名將岳飛當年屢出桐柏戰信陽,阻金南下,曾屯兵太白頂山南腳下;解放戰爭時期,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開闢了桐柏解放區,解放軍桐柏軍區第一軍區機關設在桐柏山下新城李家溝,現遺址尚存。生物資源 桐柏山還是南北氣候的過渡帶,江淮兩大水系的分界線,既有北國山體的雄渾,又有南疆風光的秀麗。桐柏山屬亞熱帶綠闊葉林帶,含常綠闊葉的落葉林亞帶,植被繁茂,動植物種類繁多。喬灌樹種達60餘棵,200餘種,野生蔬果有20餘種,名貴中藥材200多種,靈禽異獸30餘種(包含一級保護動物大倪:俗稱娃娃魚)。植物區系南北兼容,具有良好的過渡帶森林生態系統,稱為天然生物物種基因庫和自然博物館。
自然景觀
自然植被是隨州桐柏山太白頂景區一大獨特的景觀。特別是太白紅葉,每到晚秋,這裡是漫山紅遍,層林盡染,如霞似火,勝似北京香山紅葉,堪稱桐柏山一絕。
喬木崢嶸、植被繁茂、靈禽異獸、果實山珍,是桐柏山天地造化,自然和諧的又一奇觀。
見山而體道,聞水似悟心,水給桐柏山帶來了誘人的秀氣。峰頂東側有一石井,清朝乾隆稱此井“是為淮瀆真源也”,淮源井因此得名。井水終年豐沛,從未枯竭,實為名泉佳水。此外,山上溪、潭、溝、澗羅列有致,泉水潺潺有聲,瀑布懸如白練。有名的溪潭瀑布有:梅花溪、桃花溪、雪花澗、鎖雲澗、訪賢澗等。其中訪賢澗又叫八訪澗,傳說張良歸隱桐柏山後,漢高祖曾派八大臣至此造訪。美好的傳說給名山秀水以傳奇色彩。水簾洞瀑布、團山瀑布、龍潭瀑布、盛家寨瀑布等。飛瀉直下,氣勢磅礴,十分壯觀。
桐柏山又是地處桐柏——商城大斷裂帶上,特殊的地質形成過程中,使地貌結構複雜,因而奇山異石較多,溝壑縱橫,峻峰林立。桐柏山主峰叫凌雲峰,俗稱楚北第一峰,巍峨雄峙,勢壓群峰,登高遠眺,北視中原,南閱楚天,千山萬壑,盡收眼底。與主峰隔山相望的有撐天峰,此外,還有東旭峰、晚霞峰、錦秀峰、險岫峰、飛雲峰、玉皇峰、挺翠峰等十九座山峰,峰巒起伏,爭奇聳秀。由於不少山峰都在海拔千米以上,具有獨特的景觀,每當冷空氣過境,山間的雲霧或淡薄飄渺,或綿厚穩重,或雄偉壯麗,或瞬間變幻;忽而雲蒸霧翥,峰頂即為雲海淹沒;忽而驕陽當空,峰頂猶如孤島,腳下一片海,蔚為壯觀,“大復橫雲”為桐柏山八大景觀之一。山上奇石險崖10餘處,其中:雙蛙石、金蟾望月石、羅漢肚石、蕎麥石、馬蹄石、鷹咀石等,其形惟妙惟肖;有千尺崖、卻步崖、紅石崖,月兒崖等,其中月兒崖位於田王寨東側,如刀削斧劈,甚為險奇,崖下為深幽峽谷,憑高俯視,令人望而生畏,不寒而慄。
旅遊景點
2007年,湖北省林業局批准同意隨州市建立湖北七尖峰省級森林公園,公園規劃總面積3869.7公頃,建設單位為七尖峰林場,是隨州桐柏太白頂風景名勝區的重要組成部分。
七尖峰森林公園
2007年,湖北省林業局批准同意隨州市建立湖北七尖峰省級森林公園,公園規劃總面積3869.7公頃,建設單位為七尖峰林場。七尖峰,原名七峰山,位於隨州城往北70多公里的萬和鎮境內。長期以來,七尖峰以山俊、林幽、潭清、泉醇、雲奇、瀑秀著稱於鄂豫兩省,是一方未開發的處女地。
七尖峰森林公園集山、水、林、泉、奇、幽、險、特、古於一體,生物多樣性和諧並存。動植物達160多種之多。境內蘭花分布廣,品種齊全;食用植物珍珠花、蕨菜類,果中精品獼猴桃豐富;藥用四寶金叉、石豆、馬騰草、天麻園內獨有;野生杜鵑、三角楓、五角楓、檀木滿山遍野;珍奇動物獾、雉、豬、兔、狼、蛇、羊等出沒林間。古剎雲禪寺歷史悠久,香火久盛不衰。以雲禪寺為核心的原始森林保存完好,植物繁茂,古樹參天。整個林場景色宜人,人文景觀豐富,開發潛力大。
據《隨州志》記載,七峰聳秀成削如筍,離立雲霄,俗謂之七尖峰。山頂有黑龍潭,山半有雲禪寺,西南山下有黃龍潭,歲旱每取水於潭則降雨。上有黃龍寺中銅鐵諸佛天神像,為明僧大林駐錫地。岩景幽秀如祖師頂、靈宮殿、十八盤、卡虎石、猴子石、大仙垛、小仙垛,天然奇異。古松一株高十餘丈,枝幹古拙,低垂半面,俗名為順風旗,數千年物也。
一年之中,七尖峰迷人的色調隨季節而變,春來漫山新綠,欣欣向榮;夏日密布濃蔭,蒼蒼鬱郁;金秋楓葉紅遍,盡染層林;寒冬勁松傲雪,素裹玉肌。遇晴天藍天紅日白雲,雨後初霽則雲蒸霞蔚,氣象萬千。
七尖峰與法海
相傳,當年法海法師用雷峰塔鎮了白蛇娘娘以後,如來佛收了法海的禪杖,貶其尋訪寶地建寺化緣,改惡從善。法海帶著小和尚,四處雲遊,來到隨北一百五十里的地方,發現有一片山,直聳雲天。法海法師脫下袈裟一甩,罩住了七座山峰,這就是現在的七尖峰。於是,他們在山腰腹地修了一座廟,取名叫雲禪寺,俗稱雲堂寺。雲堂寺修成後,香火旺盛。
七尖峰與西遊記
據《新野縣誌》記載,明代吳承恩曾在桐柏鄰縣新野做過縣令,多次到桐柏山遊覽,後根據“禹王鎖蛟”的故事,並結合桐柏多處地名為雛形完成了名著《西遊記》。例如,桐柏山太白頂,相傳為太白金星下凡塵之地,與《西遊記》中人物太白金星相對應;隨縣七尖峰雲台禪寺祖師智勤號菩提祖師,與《西遊記》中人物菩提祖師對應。桐柏縣桐柏山淮源風景區內有水簾洞、通天河、跑馬場等地名;隨縣桐柏山七尖峰上有五指峰、和尚石、猴子石、天蓬石、仙人頭、大仙垛、小仙垛、黃龍潭、黑龍潭、牛魔石等地名,均與西遊記中或人物名或地名相關聯。
七尖峰雲堂禪寺
七尖峰雲堂禪寺,位於湖北省隨州市一百五十華里,主峰海拔九百九十六點六米,一峰聳立,群山環抱,分隨北之險,物華天寶、人傑地靈。登臨峰頂,可北望黃河,南瞰長江;東窮大別、山川田野,交織縱橫,西盡伏牛,群山岡巒乍起乍伏,蜿蜒盤結逶迤而來,鏇斷鏇續,勢如游龍。山石千奇百怪,以天然之界,峰下岡巒起伏,山勢巍峨古木參天,濃蔭覆地,山環水抱。雲霧瀰漫峽谷,般橫瑞彩,氤氳氣勢磅礴,風光綺麗實乃藏龍臥虎之地。神奇仙遊之境,僧道辟穀修道之場所。氣候溫和,土壤肥沃,水質清潔,實為難得之佛教聖地。唐朝有神僧,號智勤,俗名朱其事,神僧傳尊為菩提祖師。河南省鄧州人,出家在舍利洲大興國寺為僧,貞觀年間弘化佛法,游化至此,視峰頂懷下,彌勒便便大腹,石窗聚日月之精華,納山川靈秀。宜建伽藍“妙覺寺”,至今一千三百多年,菩提祖師,《神僧傳》有載,唐開元年間維建本寺,厥後遭兵燹擾攘。寺毀於兵火。
明朝宣德年間,真空禪師主持妙覺寺,明成化十八年,有東魯青州府益都縣石佛寺,昭禪師高足大休和尚,徑上伏牛山千峰庵達摩處請疑,猶如蒙遂往四川霧中山過夏打佛七,忽悟心空,方知自性現前。然後,敬禮寶峰石門禪寺,興無盡和尚,雲遊欣覽山水,見隨陽七尖峰白石岩青松異氣,應擴建叢林更名“古剎雲堂禪林”,又名雲堂禪寺。香火漸盛,明朝天啟七年重修。
大清乾隆四十八年大規模維建,建築雄偉,氣勢磅礴,有小九華之譽稱,素稱南九華,北七尖峰,傳為美談。僧眾日增,是雲堂寺的鼎盛時期,又以諸多的名勝古蹟,聞名海內,如奇特的白龍池。大雄寶殿檐下自響的木鈴,掃地的銀杏樹,自開的石門,楊樹沖天,須風拽旗,峰巔的彌勒頂。主峰的瞭望台,紅石寨,天保寨,猴子石,耙石岩,黃龍潭,黃龍廟,黑龍潭,天然臥龍佛,石林迎客松,聳入雲霄的佛雲洞,老馬墳,大仙朵,小仙朵,一字排開的七峰拱朝等古蹟,其景物之盛,歷來吸引著墨客騷人,及大量的旅遊雅士絡繹不絕,迷而忘返,被譽為人間福地,洞天佛國之美稱。
民國年間有傑出高僧錫住此山,如:真空、海圓、體光、真廓、海默、大黑法師在此習定三年,民國三十年有印輝主持雲堂寺事務,抗戰時期,中共黨員徐三多、董德豹等人,在此搞地下工作,抗戰時期原隨縣萬和區長周佰勛將區公所設立寺內。解放前夕,因土匪猖獗,強占本寺,當局派軍剿匪,再次毀於兵火。雲堂禪寺,自貞觀年間菩提祖師朱智勤開山至今有一千三百多年的歷史,變演經歷千年滄桑,經每個朝代興頹擴建,屢毀屢建,可惜毀於戰亂,成為現在的原址。適逢文化大革命,寺院文物古蹟被毀壞,是殘牆斷壁。
改革開放以後,在隨州政府支持下,以及僧俗民眾的共同努力下,一九九七年,主持釋印國,決意重建蘭若,振興釋教。即率僧眾居士辛勤勞作,殿堂巍然面世。蘭若宇廓莊嚴古樸,佛像神態栩栩如生,僧俗墨客騷人,接踵而來,絡繹不絕,寺院越建一新,晨鐘暮鼓,香火旺盛,蒸蒸景象,即成業績。釋印國,頗深得酬慰,重建工作,用戾浩繁,炎黃子孫,禮越康凱,以啟世人。
雲台禪寺
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建,嘉慶年間享有“南方普陀,北方雲台”的盛名。佛教聖地、禪宗五個流派之一臨濟宗白雲系祖庭。1989年開始重修。橫跨鄂豫兩省,大雄寶殿在湖北境內,齋堂在河南境內,所謂“湖北上殿,河南吃飯”。寺旁古井為淮河發源地第一井。現任住持清遠法師(中國佛教協會教務部副主任)。
臥龍寺
同治三年(1864年)建,原屬雲台禪寺下院(分院),同屬臨濟宗白雲系。住持妙同法師。
玉皇閣
位於淮河鎮玉皇頂(又名太乙頂),清朝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建。
清水寺
始建於清朝乾隆年間,至今有近400年歷史。多年來,由於過度砍伐和火燒,寺院周圍的山林破壞十分嚴重,昔日的青山綠水變成了荒山禿嶺。2007年10月,清水寺與當地村委會達成協定,將清水寺周邊的10000多畝山地承包下來,並開通近七公里的通山公路,為大規模植樹造林作準備。同時,清水寺還做出造林規劃,計畫10年植樹50萬棵,讓周邊荒山重現綠林。截至目前,寺院已購買樹苗在承包的荒山上種植了松樹2萬多棵,培育樹苗5萬株,覆蓋面積達200畝。清水寺在植樹同時注意護林,利用法會、開展活動等方式加大宣傳教育力度,提高當地居民環境保護意識,號召他們共同護林。
子房廟
據《漢書.張良》載:張良輔佐漢高祖統一天下,積勞成疾,體弱抱病,為求長壽清淨,便隱逸山水。他說:“……(我)今以三寸舌……封萬戶侯,位列侯……於良足矣。願棄人間事,欲從赤松子游耳。”乃道,欲輕舉。於是他雲遊四海,足遍天下。尋至太白頂主峰一天然洞內隱居修身,故此洞名曰張良洞。
今隨縣桐柏山太白頂風景區亦有張良廟。
保安禪寺
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建,傳臨濟宗。
回龍寺
位於韓家灣,始建於清朝乾隆初期,2008年開始重建。
海會寺
位於車店,始建於唐朝,1994年重修。住持印奎法師。
朝陽寺
位於新城晁山界口村,1995年重建。住持印凡法師。
雙廟
位於沙河村,2009年動工重修,定於農曆臘月初八落成。住持斯明法師。
另有鐵佛寺、天橋寺、佛山寺、黃龍寺(七尖峰黃龍潭旁)、龍華寺(2000年重建)、車店十方寺等,有些僅存遺址。
田王寨
田王寨的由來
早在商、周時期,中原華夏民族便將南方長江流域與自己文化習俗不同的居民統稱為“蠻”,或稱“荊蠻”。“荊”概述蠻族居住的地域,相當於今湖南湖北地區。春秋戰國時,華夏文明擴展,蠻族越來越局限於一些固定區域。西漢時期,在洞庭湖西邊的山嶺中,居住著古老的以犬為圖騰的磐瓠蠻,西漢政府在那裡設定武陵郡,故又稱武陵蠻;在今湖北西部、四川東部地區,居住著以白虎為圖騰的廩君蠻,又稱巴蠻或巴郡南郡蠻;在今四川嘉陵江中下游一帶,還有一支被稱為板(木盾)蠻的蠻族。東漢時,各支蠻族都曾發生過反抗東漢政權的鬥爭。
東晉十六國南北朝分裂時期,淮河流域與漢江流域常常發生大規模的戰爭,江淮間及漢江流域原有居民常迫於戰爭向南遷移,這些地區出現大量空荒之地,又是南北各政權行政控御較薄弱的地區。於是,原來居住於南郡(治所在今湖北江陵)、江夏郡的各支蠻族藉機向北向東廣為遷徙,占據上述因戰爭和人口流亡而形成的空荒之地。
在蠻族遷徙過程中,今隨州地區為重要通道,而其西南、西北及北部山地又是蠻族遷居的理想場所,因而也成為蠻族相對集中的地區之一。南朝宋、齊曾在這裡設定過眾多的“左郡”,如北隨安左郡地當今隨州市西北,東新安左郡所轄九縣之一的平林縣在今隨州市東北40公里處,這表明這些地方都是蠻族聚居地。蠻族首領中姓田者較多,清同治《隨州志》卷4稱隨州市東北75公里處有山名蠻薦山,北方85公里處有固城山,“俗稱田王寨”,這也許是蠻族曾居住或活動過的遺蹟。
田王寨的城牆在楚長城的遺址上修建的,城牆高5――7米,寬2尺,有射擊孔、瞭望孔,有城門七個,尤其南門雄偉壯觀,有城樓和瓮城組成,南門外有烽火台。寨子不是一次修建成的。
宋末元初,有起義軍在田王寨聚集千人,抗擊元朝的統治者。
清朝道光年間,寨子下面有一大戶人家,姓戴名耀棠,戴家世代勤苦持家,經營有方,至清道光年間,田產、商家遍布鄂、豫兩省,積累了較多財富。戴家為看家護院,組建了武裝力量屯兵訓練。清朝晚期,社會動盪不安,一年微服出巡的道光皇帝,經桐柏山在河南通往湖北的路上遭圍困不得出行,戴家動用強大的家兵護送皇帝過境,深得皇帝感激和信賴。其後,連年大旱,國庫糧食難以周濟百姓,朝廷向戴家借糧幫災民度荒,戴家一面向朝廷提供大量糧食,一面開倉放糧,無償為饑民提供食物。道光皇帝為獎勵戴家義舉,賜戴家主事戴曜堂頂戴花翎,封千歲都司,準建和“官亭”一座,立“文官下轎,武官下馬”碑於道旁;賜高1米,長1.8米“都閫府”匾額一方於立戴家倉屋堂上。在兵荒馬亂的日子裡特許戴家屯寨養兵用於自衛。此時戴家聲望與日中天。遂在桐柏山海拔1010米的固城山沿險要地圍牆成城,並在主峰建設“銀鑾殿”(現存遺址)。“宮殿”和兵營在明末田王寨原址上增擴加固,取名安合寨,現有石碑記載,當地人仍然沿用了田王寨這個名稱(見《隨州志》)。
1913年4月中旬,白朗率領起義軍占領田王寨,在隨州、唐縣(唐河縣)打了幾個勝仗,很快發展幾千人,白朗的活動,得到孫中山、黃興重視和支持,先後派革命黨人參加白朗的起義軍,幫助籌劃策略,後轉戰其它地方(見《寶豐縣誌》)。
近代有土匪、荒民、和尚居,到上個世紀70年代,已經基本無人長期居住,只有放牧的、挖藥的和部分遊客及驢子光顧,寨內現在只留下古寨牆和部分房子的殘垣斷壁。
田王寨地理及周圍景色
田王寨位於河南省、湖北省交界的桐柏山脈的固城山上。屬大別山脈的支脈,淮陽山脈西段。是桐柏山脈的第三高峰,山勢險峻,奇峰橫出。寨內九個山頭,寨牆起伏,宛若長城。寨內面積約1.5平方公里。
主峰建有“金鑾殿”(現存遺址),有高水位泉池,名曰飲馬池,用之不竭;東邊懸崖千仞,有一孔如月,名曰月兒岩;東北有擂鼓台,巨石斜立,探身寨外;西有鷹子咀,如巨鷹凌空展翅;寨西北的飛雲峰高1018米,是寨內最高峰,峰頂有龍池,一年四季不乾涸,半山腰有洞,無人敢探。寨內有一小溪一年四季水流不斷,溪的下面是深潭,聽老鄉講,潭裡有娃娃魚。
寨子西北20公里是桐柏山主峰太白頂、東北8公里是水簾洞景區,北面4公里是放馬場,是田王過去養馬的地方。
田王寨西谷的無風垛,三面峭壁,崢嶸直聳,僅一鳥道可通,中有大石盈丈,裂縫不足二尺,遊人必側身而進,險隘奇絕,中日戰爭時,富人戴列山,將其黃白細軟,全藏於此,日以支槍看守,當時山中匪盜蜂起,未敢犯此。可謂一夫把關,萬軍莫前。每適大風鼓山,峰頂燈火不動。古老傳說峰有避風寶珠,孤峰岑寂,實為修道良所(見《白雲山志》)。寨的東面有民間傳說的春秋時期寶物隨侯珠(舊《辭海》“隨和”條目注釋:“隨侯之珠,卞和之璧,皆至寶也,故隨和並稱。”)遺失的山澗。
田王寨的現在及未來
由於歷史原因,雖然經歷了幾百年的風風雨雨,寨子仍然保存完好,只有放牧的村民和採藥人偶爾來光顧。在現在這個市場化經濟的年代,田王寨還沒有被開發。寨子下面村民仍然過比較悠閒的田園生活,農忙種莊稼,農閒打獵和種植木耳和香菇等經濟作物。
義陽大鼓與古戲台
位於隨縣桐柏山太白頂風景區的萬和鎮新城,隸屬於古“義陽”地區,是“義陽大鼓”的發源地。萬和鎮解河是集市中最熱鬧的中心有建於乾隆年間的古戲樓。戲樓建造於清朝乾隆三十二年,文化大革命中遭損毀,文革後曾經修補過一次。據當地老人回憶,戲樓一直是當地方圓幾十里地居民趕集看戲的地方,每到重大節日,或臘月正月間,河南、棗陽等地的戲班子都到這裡演出。現已殘破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