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桃面愛情鳥是於1818年由法國鳥類學家Louis Jean Pierre Vieillot所描述。他最初將它們分類在非洲灰鸚鵡屬中,但後來它們被移至牡丹鸚鵡屬中。其下有兩個亞種:納米比亞及南非的指名亞種A. r. roseicollis及安哥拉的A. r. catumbella。
特徵
桃面愛情鳥是細小的鳥類,長17-18厘米,雙翼平均長10.6厘米,尾巴長44-52厘米。[2]野外的大部份都呈綠色,臀部藍色。面部及喉嚨都是粉紅色,前額及眼睛對上最深色。喙呈黃綠色,瞳孔褐色,腳呈灰色。雛鳥的面部及喉嚨顏色較淡,背部褐色。
桃面愛情鸚鵡
雄鳥及雌鳥的外觀相似,單靠外觀很難分辨。雄鳥的盆骨長1-3毫米,而雌鳥的則長6-8毫米。
分布
正在吃種子的野生桃面愛情鳥。桃面愛情鳥栖息在非洲西南部乾旱遼闊的地方。它們的分布由安哥拉西南部,橫跨納米比亞的大部份地方,至南非西北部的奧蘭治河下遊河谷。它們可以棲息到海拔1600米的地方,喜歡居住在闊葉林地、半沙漠及山區。它們居住的地方是依賴有否水源。
在世界各地都有飼養的桃面愛情鳥走失,在英國倫敦及美國亞利桑那州有野生的群落居住。
保育
桃面愛情鳥在一些地區的群落因寵物貿易的緣故而有所減少,但數量卻有因開發水源而有所增加。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將它們列為無危。
行為
桃面愛情鳥主要吃種子及草莓。一般為人所飼養的則主要餵養小米、向日葵種子、加納利子。等當食物豐富時,它們的群落數目可以有幾百隻。它們有時會成為農地的害蟲。
桃面愛情鳥會在石縫築巢,或居住在群織雀大型的鳥巢中。它們也會在天台等人工地方築巢。初次發情時會將身軀貼近棲木,摩擦生殖器附近,不久即會求偶。雌鳥每年2月至4月會生4-6隻蛋。蛋呈白色,長23.5毫米,闊17.3毫米。孵化期為23日,雛鳥43天大就會換羽。
突變
桃面愛情鳥的顏色突變是所有情侶鸚鵡中最廣的。一般而言,這些突變可以分為顯性、共顯性、隱性及性連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