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桃源,清代以前稱“泥源”,蓋因境內瓷土豐富之故。新中國成立以後改為“桃源”,1957年建桃源鄉,1958年成立桃源公社,1983年改稱桃源區,1986年撤區改鎮至今。
桃源鎮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大革命時期李井泉、方方、古大存等革命先輩曾在這裡組織革命活動。1994年經廣東省民政廳確認為革命老區。
基礎設施
桃源鎮交通通訊便利快捷。全鎮實現了村村通公路,自然村有鄉道,省道“坑海線”貫穿桃源6個村連結饒平海口。全鎮全面開通程控電話,是大埔首個“電話鎮”,移動、聯通通訊信號覆蓋了全鎮,有線電視實現市縣鎮聯網、並覆蓋全鎮。
特色產業
桃源鎮歷來是大埔的陶瓷主產區,有著700多年的產瓷歷史,當地80%以上的勞動力都從事瓷業生產,陶瓷是該鎮的一大經濟支柱,其生產的日用、工藝美術、仿古等各種青花、五 彩釉下、柳釉瓷品種達4000多種,年出口達1億件,產品遠銷世界60多個國家和地區。現全鎮有陶瓷專業廠42家,主要分布在背坑工業小區、東坑工業小區、對門工業小區,其中有11家陶瓷企業年產值超500萬元以上的規模企業,從事陶瓷業人員達6000多人。農業主要以種植水稻為主。2006年全鎮社會經濟總收入達3.45億元,其中陶瓷工業收入2.9億元,國地兩稅入庫達1600萬元。
社會事業
桃源鎮現有初級中學一間(田家炳第九中學),完小6間,衛生院1間,衛生所16間;在校中學生739人,小學生2375人。改革開放以來,該鎮眾多的海外僑胞和外出鄉賢熱愛家鄉,熱心公益,為家鄉的教育醫療等福利事業捐資近千萬元。圩鎮街道等基礎設施日趨完善,新建成了1. 8公里的主街道,有店鋪350多間,居民居住環境得到了改善,新建了郵電大樓、財政所、計育站、工商所、家炳醫院、敬老院、自來水廠、有線電視站等設施,全鎮社會治安穩定,人民安居樂業。
別號由來
民國廿五年(公元1936年),國民政府饒平縣某兵團團長曾達裕(原籍客家蕉嶺縣文福人),對饒平縣的海產品、農副產品的去向問題非常關注,後來了解到正是這個距饒平縣不出60華里的大埔縣桃源鄉,吸引了饒平人將海產品、農副產品源源不斷運送到這個山中小鄉鎮。當時的桃源鄉瓷土資源豐富,取之不盡;山上柴草能源,燒之不完;溪澗流水充沛,流之不竭;中心廣場(原福地,今供銷社商店)集會祈神,舞獅唱戲,擺攤買賣,非同一般;街道整齊,分上街、下街、新街,有當鋪、藥店、照相館、茶葉店、鑲牙補齒、飲食小吃、應時布商、鹹淡百貨、米市麵食、乾鮮海產、蔬菜糖果、山貨三鳥、豬牛肉檔……應有盡有;詩聯書法,儒學盛行,人文蔚起;民宅民居,大方雅典,錯落有序。內外謀生者,熱愛故土,勤勞睿智,創建客家土樓圍屋:祥和樓(位於新東山下)、祥發樓(位於團結)、福慶樓(位於新東黃泥田)、和發樓(位於桃星蔡上坪),山下鍾氏大祠堂(敦本堂),橫汾洋陳氏“廣合梅”大雙堂,慕前子謝三裕圍龍屋,對門乃濟圍、參軍第大三堂、郭和順兩堂半新穎大瓦房……;桃山疊翠,平疇十里,經濟繁華。此地此景,曾達裕團長拍手稱讚,謂之曰“小南京”。
不久,曾達裕團長把團部和三個連從饒平遷到桃源,他親自坐鎮設在橫汾洋陳氏“廣合梅”大雙堂的團部,三個連分別紮營郭和順大瓦房、謝三裕圍龍屋、山下鍾氏大祠堂,衛生隊和通訊排駐紮在鍾團九新屋。駐軍期間,曾團長與桃源人結下了一段不解之緣,留下膾炙人口的故事,他出資將上街頭連結橫汾洋的原有木橋改建為水泥拱橋(名曰普通橋,今風韻猶在),開闢鶴頂、桐崗、黃屋背三處練兵操場(今舊址尚存),衛生隊免費為民眾治病,通迅排電話電報常為民眾服務。1939年冬,曾團長服從軍令,依依不捨搬兵離開了駐紮三年長的“小南京”——桃源。
此後桃源“小南京”的美稱便相傳下來。
桃源名人
郭瘦真(1900~1980),桃源鎮桃鋒村人。早年參加社會主義青年團,任團廣州地委執委。民國13年(1924)加入中國共產黨,次年任廣州農運講習所教務幹事,後任東江工農軍副總指揮,領導和組織武裝暴動。建國後任廣東省人民政府參事室秘書和省文史館館員。
郭棟材(1893~1969年),桃源鎮人。中共黨員。民國15年(1926)為中共大埔縣委首任書記。次年,任國民革命軍第一師政治部主任。南昌起義後,參與領導大埔武裝暴動,任工農革命政府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