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江一橋

桂江一橋

梧州政府為了解決河東與河西居民往來的困難,於1966年10月24日開始興建這座大橋。經過幾年的緊張施工,同時又排除了文革動亂對大橋施工帶來的影響,終於在1970年將大橋建成並通了車。梧州桂江一橋的建成通車,終於結束了梧州河東與河西的居民靠渡船和浮橋來往的歷史,將這兩片市區連成了一片,大大方便了市民的出行,從而促進了河西市區的發展。

梧州是一座山環水繞的城市,西江和桂江在市區交匯,這兩條江流經市區,使梧州成為一座靠航運而發展起來的城市。可以說沒有西江和桂江,這裡也就不可能造就梧州這座城市。但是西江和桂江在帶給梧州水路交通的同時,也給梧州人的陸路交通帶來很大的不便。由於西江和桂江穿越市區,從而將市區分割成幾塊。特別是桂江,將梧州的市區分割成了河東和河西。嚴重阻礙了兩岸居民的來往和發展。千百年來,梧州河東與河西的交往主要依靠渡船過江,除此之外那就是梧州唯一的一座浮橋了。而這座浮橋只能行人,卻是不能通行汽車的。那時候過江坐的是一些人工劃的小艇,每次只能載七八個人,航行中小艇搖搖晃晃的,特別是遇到一些輪船駛過時,掀起的大浪往往將小艇打得幾乎要翻過來了,令人心驚膽戰的.不過那時候由於物價低,過一次河只收5分錢而已.
為了解決河東與河西居民往來的困難,梧州政府於1966年10月24日開始興建這座大橋。經過幾年的緊張施工,同時又排除了文革動亂對大橋施工帶來的影響,終於在1970年將大橋建成並通了車。梧州桂江一橋的建成通車,終於結束了梧州河東與河西的居民靠渡船和浮橋來往的歷史,將這兩片市區連成了一片,大大方便了市民的出行,從而促進了河西市區的發展。
梧州桂江一橋是一座雙曲拱橋,這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時,那是一座最新結構的橋樑。梧州桂江一橋全長470米,其中正橋共設兩個橋墩三跨,中孔跨徑74米,兩邊孔各為71米,橋面寬度15米。橋面分為三道,兩旁為人行道,中間是機動車道。後來隨著交通流量的不斷增加,於九十年代將橋面擴寬至二十多米。
橋共有五個橋墩,其中有兩個橋墩分別架在兩旁的低岸上,另外三個則架在水中。
時至今日,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梧州的江面上陸續修建起了多座雄偉的大橋。如跨越桂江的桂江二橋、彩虹橋、還有蓮花大橋、錢監大橋,就是水面寬闊的西江上也建起了西江大橋和雲龍大橋,而且今後還要再建幾座大橋呢。論起當年所修建的桂江一橋來說,這座橋在今天來說,當然是小菜一碟的了,大把比它雄偉漂亮的大橋多的是,比如說那近年來修建的彩虹橋或雲龍大橋就比它雄偉得多了呢。但是,這座橋屹立桂江幾十年,至今還一直默默無聞地服務於市區的居民大眾。幾十來不知有多少車輛和行人從她身上經過。她見證了幾十年來梧州的倉桑變遷。由於這座橋的質量比較好,那是如今一些橋樑所無法相比的,所以還將長期陪畔梧州人民走過無數的春夏秋冬呢.
另外就是,今天梧州的大橋雖然雄偉漂亮,但是每一座橋都是要留下買路錢的。只有這座大橋從她出生到如今,都是慷慨無私地服務於梧州大眾的。她只有奉獻,而沒有索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