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簡介
一些韓國歷史學家假定:在這次會面中,美國確認了日本在韓國的勢力範圍。作為交換,日本確認了美國在菲律賓的勢力範圍。然而,美國歷史學家檢測官方檔案的記錄時卻沒有發現這樣的甚至是類似的條約。兩個人僅僅是討論了當前的形勢但沒有決定任何外交方針或簽署任何條約。他們僅僅是重申了他們政府的公開外交政策,如此而已。就事實而言,塔夫脫十分謹慎的宣稱這僅僅是他的私人意見。何況他並非美國政府的官方代表(塔夫脫只是戰爭部長,不是國務卿)。
會見的細節
桂太郎-塔夫脫密約包含了會議記錄,記錄了一次在日本首相桂太郎和美國戰爭部長塔夫脫之間漫長的私密會面。這次會面舉行於東京,1905年的7月27日。而這份備忘錄註明的時間是1905年7月29日。
在這次會面中討論了三個要點:
第一點是桂太郎對東亞和平的見解,這一見解可以依據他所確定的日本外交方針,和對於日美英三國關係的當時狀況來了解。
第二點與菲律賓有關。在這一點上,塔夫脫察覺到日本十分樂意看到菲律賓為像美國這樣一個強大而又友好的國家所控制。桂太郎宣稱日本絕不打算以任何方式入侵菲律賓。
最後一點討論了朝鮮問題。桂太郎注意到殖民朝鮮對日本至關重要。這一點從韓國是剛剛結束的日俄戰爭的起因這一點上便可得到證實。桂太郎表示這場戰爭必然導致朝鮮問題的徹底解決。他進一步地表示,如果朝鮮被日本所放棄,朝鮮將與其他勢力締結協定,而這將會重新產生原來的問題。因此,日本必須採取行動以阻止朝鮮再一次產生將日本捲入另一場國際戰爭中的狀況。
在這一點上,塔夫脫肯定日本對朝鮮攝政統治的確立將有助於東亞的穩定。他同時談到他相信西奧多·羅斯福總統也將同意他在這方面的觀點。
塔夫脫、羅斯福和桂太郎事後都以書面形式表示他們沒有達成任何形式的協定。
韓國方面的反應
韓國歷史學家(例如《韓國史新論》的作者李基白)相信桂太郎-塔夫脫密約違反了在1882年5月22日於韓國仁川簽署的"美朝友好與通商條約"。李氏朝鮮政府本以為這一紙條約能夠起到共同防禦條約的作用,然而美國政府可不這么認為。就像後來在朴茨茅斯和約上正式表述的那樣,這個密約在私底下使日本在韓利益得到了承認。該密約是日本對韓殖民統治的必然結果。即便是桂太郎塔夫脫密約已成為歷史模糊的腳註的今日,該密約仍然被一些韓國左翼活動家在媒體上作為美國在保衛韓國安全方面是怎樣地不可信任的例子提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