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薩爾千幅唐卡

格薩爾千幅唐卡

《格薩爾千幅唐卡》是藏族唐卡藝術家歷時十餘年完成的繪畫巨製。該畫每幅長2米、寬1.4米,這在藏民族繪畫史上還是第一次。

簡介

《格薩爾千幅唐卡》將70多部《格薩爾王傳》以藏族傳統繪畫形式繪製成1288幅唐卡畫。該畫每幅長2米、寬1.4米,將《格薩爾王傳》中記載的當時藏族社會歷史、百姓生活、政治經濟、宗教文化、民風民俗、自然風貌和民族精神、民族性格、價值觀念、審美情趣、理想信念等統統用圖畫形式展現了出來,將《格薩爾王傳》中200多個不同性格、不同身份、不同職業、不同民族、不同性別、不同年齡、不同相貌、不同表情的人物形象及其內心世界栩栩如生地刻畫在唐卡上,這在藏民族繪畫史上還是第一次。

巨製完成

很多人都知道四川噶瑪博秀雪域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根秋扎西是個康巴富商,卻不知道他還是一位名符其實的藏族雕塑繪畫藝術家和藏族文化開發領頭人。
2008年8月10日,根秋扎西專程從北京“格薩爾千幅唐卡”奧運文化展現場抽身回到康定格薩爾酒店接受我的專訪,用4個多小時回憶了童年生活,講述了學藝生涯,談起了歷時10年繪製格薩爾千幅唐卡的艱辛經過。

艱辛造就堅韌

根秋扎西1964年出生在四川德格縣柯洛洞鄉獨木嶺村一戶貧民家中。家中共有5男3女8兄妹,老大根秋扎西從6歲起就參加勞動,失去讀書機會。由於家境貧窮,常常受到他人的欺侮和打罵,從而逐步形成堅韌、倔強的性格。他天生長有一個聰明靈巧的腦袋,自幼就酷愛繪畫雕塑,以手指代筆,一有空就在地上和各種物體上習畫人物、動物和花草樹木,畫什麼像什麼,很多人說菩薩有意把藝術家的天賦賜予了根秋扎西。17歲時,家人和親屬們希望他當一名有學問、受人尊敬的僧人,叫他學習文化。後來跟隨舅舅土登彭措到康區繪畫藝術殿堂德格八邦寺,拜著名藝術家唐拉澤旺為師,系統學習繪畫雕塑和文化知識,注重研習康噶瑪嘎孜畫派風格技藝。後又從師藝術家土登澤仁活佛學習雕塑技藝。此後又跟隨很多藝術家學藝,很快成為一名精通藏族傳統繪畫雕塑技藝的年輕藝人。根秋扎西的繪畫才智得到同行的認同肯定,在繪畫雕塑領域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先後擔任德格印經院和德格境內及藏區各地20多座寺院壁畫雕塑的指導老師,同時被聘為各地唐卡繪畫組織的技藝指導老師。

讓格薩爾王活

當我把話題轉向“格薩爾千幅唐卡”的主題上,問他怎樣
展出的唐卡
萌發起要繪製格薩爾千幅唐卡的創意時,根秋扎西說:“我的童年是在格薩爾文化的薰陶中長大的,格薩爾王的故里在德格,我作為德格人對格薩爾王文化情有獨鍾,做夢都想讓格薩爾故事活起來,渴望格薩爾的文化弘揚起來!”
世界上最長的英雄史詩《格薩爾王傳》,是以神話、傳說、故事、詩歌、諺語為表達手法,以降伏妖魔、扶弱抑強,救扶生靈,使善良的百姓能夠過上太平安寧生活為主體思想,以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相結合的藝術手法,講述了發生在公元10至11世紀間的幾十個邦國部落間的複雜關係和相互爭戰的火熱場面。故事中男主人公嶺格薩爾王是藏族男子的代表人物和英雄形象,他是天神之子,英勇威嚴、神通廣大、為民除害,保家衛國;女主人公格薩王王妃珠牧是出生富家卻同情關愛窮苦人的一位美麗、賢惠、堅貞而又智慧的女性,她身上高度集中了藏族婦女的特徵,成為藏族婦女的典範。
根秋扎西決意把從篇幅浩大、結構宏偉、內容廣博的已發現的180餘部《嶺·格薩爾王傳》中精選出的最精彩的73部,用圖畫形式展示給世人,讓不同國度不同民族了解藏族和藏族文化。為更好地完成這一巨製,他親自到藏區各地、內蒙古自治區,不丹、尼泊爾等國收集格薩爾資料。收集閱讀各民族的繪畫作品,特別是卡通片和連環畫加以認真學習借鑑。同時向無數熟悉藏族文化的專家學者請教,為其出謀劃策。

繪製千幅唐卡

根秋扎西向記者講述了他繪製千幅唐卡的艱難經過
土登尼瑪活佛(右一)指導千佛唐卡文本
:把70多部格薩爾王傳的故事情節和200多個不同人物形象,用唐卡繪畫藝術展現出來難度很大,寫成腳本也是一大難題。腳本形成後,再由畫師們根據腳本分解成單幅獨立畫卷,要經過選題、白描、修改、著色、勾線、宣染、描金、拋光、裝幀等一系列工序,既沒有先例,又沒有經驗,也沒有可參考借鑑的模式。
根秋扎西既是發起人,又是策劃、組織、設計和具體實施人,其中遇到的困難可想而知。從1997年開始啟動至2008年完成,其前期資金投入、外地考察、收集查閱資料、選題構思、培訓人員、組織聘請畫師、尋找作坊場地和1288幅唐卡繪製全過程的具體實施都是由他親自主持,參股投資方只負責資金管理和上下協調。在具體創作繪製實踐中,麥波和次仁旺加等人擔負編寫腳本;藏族畫師拉孟、澤仁巴登、洛桑貢布、洛呷、亞瑪次仁、米瑪澤仁等人負責設計繪製白描草圖;先後有強巴真追、扎西鄧珠、澤仁多吉、克珠尼瑪、趙阡、洛布多吉、澤旺交、謝日洛彭、達瓦江稱等近100人從事勾線、著色、宣染、描金、拋光等工序,先後參加繪製千幅唐卡的共有200多人。
歷時10餘年,耗資2300餘萬元人民幣,終於將70多部《格薩爾王傳》以藏族傳統繪畫形式繪製成1288幅唐卡畫。該畫每幅長2米、寬1.4米,將《格薩爾王傳》中記載的當時藏族社會歷史、百姓生活、政治經濟、宗教文化、民風民俗、自然風貌和民族精神、民族性格、價值觀念、審美情趣、理想信念等統統用圖畫形式展現了出來,將《格薩爾王傳》中200多個不同性格、不同身份、不同職業、不同民族、不同性別、不同年齡、不同相貌、不同表情的人物形象及其內心世界栩栩如生地刻畫在唐卡上,這在藏民族繪畫史上還是第一次。
《格薩爾千幅唐卡》是採用噶瑪噶孜繪畫藝術繪就的。噶瑪噶孜是流行在康區,由佛教噶瑪噶舉派僧人創立的一個畫派,故稱噶瑪噶孜,又別稱“康孜”,意為康巴畫派。它繼承藏族幾大畫派的精華,又吸收漢族繪畫藝術風格,獨立形成一個繪畫流派。
千幅唐卡全部用天然純真的礦物、植物顏料成畫,顏料加工製作絕無化學處理的配方炮製,故畫面經百年而不脫色變色,反而歷久返新,古意濃厚。

黨和政府重視

《格薩爾千幅唐卡》這項曠世傑作工程的完成,按根秋
精美的唐卡
扎西的話來說:“這一宏大工程中有黨和政府的關懷重視;有200多位民間畫師的心血汗水;有設計繪製師們的辛勞智慧;有社會各界人士的鼓勵支持;有無數專家學者的肯定、鼓勵和高度評價”
根秋扎西說,德格縣委書記龔建忠不僅是第一個給予實質性支持者,而且“格薩爾千幅唐卡”名稱也是他提出的。同時甘孜州委書記劉道平、州長堯斯丹(多吉饒丹)、州委副書記澤波、王亞光和州政協副主席根秋登子等領導對千幅唐卡繪製工程也非常關心重視、積極支持並給予高度評價。在繪製《格薩爾千幅唐卡》期間,中央統戰部,四川省甘孜州、德格縣黨政領導多次親臨現場指導工作。
2004年6月1日,中央統戰部在中國社科院主持召開“格薩爾千幅唐卡項目專家評審會”,國務院新聞辦、中央宣傳部、中央統戰部、國家民委、中央民族大學、中國社科院、中國藏學研究中心等部門的30多位領導和專家出席評審會,給予高度評價。
2008年7月15日,四川省副省長黃彥蓉主持聽取“格薩爾千幅唐卡進北京奧運文化展”的匯報會。2008年7月30日,《格薩爾千幅唐卡》作為北京2008國際體育盛會第二十九屆奧林匹克運動會期間一項重要活動內容在北京民族文化宮展出,這是藏族傳統繪畫藝術精品走進奧運殿堂的曠世傑作。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