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1943年,格倫抱著對人類正義事業的熱愛,參加了盟軍空軍,在中國區域作戰。
1944年,美國飛行員格倫·本尼達駕駛P-51型野馬式戰鬥機在武漢執行轟炸任務返航途中,遭到日軍飛機攻擊。戰機墜落在我省監利縣周老嘴鎮的下鳳湖,跳傘逃生的格倫·本尼達被當地村民救治,而後被護送至新四軍五師。
1944年5月6日中午1點多,突然聽到空中轟隆作響,抬頭發現一架飛機冒著黑煙,飛得很低。不久,就看到飛機一頭栽進湖裡,而空中出現了一朵傘花。很快,在距離飛機墜落處1公里開外的田裡,中國村民們發現了降落傘。上前把傘收攏,發現飛行員還活著。村民們一起將飛行員攙扶到家裡,由於語言不通,彼此都聽不懂對方在說什麼。飛行員說了兩個漢字:“美國”。村民們這才猜到他是美國飛行員。
村民們明白意思後,立即將本尼達一村一村地轉送,最後轉送到了新四軍駐地。時任新四軍第五師師長李先念,在本尼達養傷期間多次看望過他。李先念不僅將手槍、地圖、竹斗笠等物送給本尼達,還托他向飛虎隊隊長陳納德將軍轉贈一把從一個日軍將軍手裡繳獲的軍刀。三個月後,傷愈的本尼達由新四軍戰士護送,突破日軍重重封鎖,回到飛虎隊總部,繼續投入戰鬥。戰爭結束後,他回到美國。
華夏文化紐帶工程執行委員會常務副主任李靖講述了這背後曲折漫長的尋找故事。
人物故事
羅必書今年71歲,本尼達當年落難時,他的父親直接參與了救援,他僅6歲,在旁圍觀。
2001年9月,在美國飛虎隊援華抗日60周年座談會上,來自監利的羅必書老人說:“我們救過一個美國飛虎隊員。當年參加營救的很多人都已去世,我們很希望知道那位美國飛行員如今在哪裡”。聽到這段傳奇,座談會主辦方——華夏文化紐帶工程負責人當即決定,要為老人完成心愿。由於沒有任何信息,尋找美國飛行員的工作只能從那架墜機入手。2004年,通過對墜機上挖出的三挺機槍進行研究,專家們從依稀可辨的機槍編號查到戰時與之匹配的飛機編號,最終查到了飛行員的名字。
2005年的一天,一位朋友來到本尼達的家中,激動地遞給他一份報紙——“中國監利人民尋找格倫·本尼達”。2005年,美國華文報紙《美中晚報》廣發尋人啟事,被本尼達的朋友看到。握著報紙,年邁的本尼達落淚了:“監利人民沒有忘記我,我要馬上回去。”格倫·本尼達的兒子愛德華告訴記者,86歲的父親已做過兩次心臟手術,搭了9個支架,心臟還裝有起搏器。但他寧可忍受13個小時越洋飛機的疲勞,還有隨時可能發作的心絞痛,仍堅持來中國,要來湖北。
老人為什麼不顧年事已高、疾病纏身,還要再次來故地尋訪?記者的話剛問出口,愛德華立即接過話說,父親一直盼望著湖北之行,因為他多次說過:情義無價。此次訪華,本尼達的夫人、兒子兒媳、孫子、弟弟弟媳、侄女都來了。“沒有當年中國人民的救助,我就不會擁有他,也就不會有我們現在這個家。”昨日的座談會上,本尼達夫人埃莉諾非常動情。本尼達當年的救命恩人羅甫世之子羅必書老人也趕到紅安與之相會,下午臨走時,本尼達的侄女和弟媳多次走到羅必書面前,握著他的手反覆地說:“謝謝,謝謝,非常感謝……”本尼達本人昨天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希望他的子孫能與監利老百姓的子孫成為朋友,將這段緣分世代延續下去。
2005年10月14日,格倫本尼達一行來到武漢準備前往監利縣,想親自看望和感謝當年營救和照料過他的中國人民,但由於身體原因,只能由他的兒孫們前往墜機現場。“感謝你救了我的父親,你就是我的中國爸爸!以後我們就是親人了,希望我們的後人能世代交往。”10月16日下午,“飛虎隊”老兵格倫本尼達的兒孫專程前往湖北省監利縣周老嘴鎮羅家村,感謝當年的救命恩人。
10月15日,本尼達和家人在湖北省紅安縣李先念紀念館參觀。恰逢中國方面專門舉辦李先念紀念館舉行的座談會。會議上格倫深情回憶了自己的朋友李先念將軍。
10月17日,湖北省監利縣周老嘴鎮羅家村,當年參與營救本尼達的農民周孝漢來到現場,本尼達的兒子愛德華上前熱情地握住他的手表示感謝。
面對中國政府和人民的熱情接待和高度讚揚,本尼達謙遜的說,真正的英雄是中國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