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核育
作為一種表征辭彙或者標識,核育擁有豐富的內含,這種內容不僅僅表現於界面的形式,更重要的是實際的形式,以下是主要的內容。
1、一種客觀存在形式。在生命存在的過程中,可以直觀地看到兩種基本的共性,核形式與育形式。核就是種子,泛指生殖細胞,育就是發育,繁育的過程。以靜態觀念觀察世界得到物體的概念,以動態觀念觀察生命,得到核育概念。
2、一種系統間的基本關係。對複雜系統間的關係徹底抽象,得到的一種不可降解的關係集合。當以物體載體表現時,就是構成生命的基因。基因不可再降解,降解以後就是元素,是物理和化學研究的範疇。
3、一種社會主體協作狀態。社會主體為了實現某些目標有三種關係,合作、和諧、核育。生活中,一男一女取得結婚證叫合作,生活的好叫和諧,生育了子女叫核育;辦企業,進行了工商登記叫合作,經營的好叫和諧,辦成了可以傳承的百年企業叫核育(以核心或者種子繁育)。
4、一種可持續運動規律。系統以新陳代謝方式可持續發展時,或者傳承時,總有一個新舊系統共有的載體,就是核。以核為基礎繁育,即因核繁育規律,簡稱核育。這種規律普遍存在於事物可持續發展的過程中。在生命傳承的過程中是直觀的。在社會進化的過程中相對隱形。
5、一種世界觀。抽象掉一切感性的屬性,首先得到數量,以數量為基礎觀察運動,再抽象得到的是原則或者關係的集合。以概念表達構成純理論的範疇,即從抽象到更抽象的世界觀;以實踐載體表達構成另一個範疇,即高度抽象與實踐統一的世界觀。這就是核育的世界觀,實質上是理論與實踐統一的世界觀。工業革命後,人類的感知世界越來越複雜,由於思維表達工具的限制,人們在壽命期內一般只能選擇一種相對狹窄的範圍才可能取得成就,理論的構建與實踐的統一往往要在相當長的時間內,由隔代的個體完成。計算機和網際網路的發展,促進了人類的思維工具的高速進步,使我們的理論形式思維或者概念的驗證在虛擬空間完成。這些都為理論與實踐統一的世界觀的普及提供了保障。
6、以系統圖形為主表達思維成果的知識體系。由理論向實踐成果轉化的高效中介是圖形。在自然科學的實踐中,圖形(圖紙)表達已經成為一種基礎的工具。而在社會科學的實踐中,目前仍以文字元號工具為主表達事物。產生了許多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問題。圖形更接近實際,以圖形為主表達思維能有效地減少或者消除符號表達工具的問題。以系統圖形為主思維並不是代替以字元為工具的思維,而開拓了一種人類思維的新空間。在圖形表達的空間內,會形成自身運動的法則,形成新的知識體系。這種知識體系最顯著的性能是提高人類創造活動的效率。將人類的創造活動從目前的依靠靈感,偶然獲得的狀態提高到掌握規律,系統獲得的水平。
7、思維與行為的標準。許多人習慣於將思維與行為的標準指向一種以符號表達概念,形成一種對符號的條件反射或者行為模式。用這種模式可以形成符號空間的循環。但是,人們的實際目標最終要落實到一種具體的載體,以符號為目標或者中介的模式存在難於實際統一的風險。核育直接以思維與行為的統一作為行為的目標,稱為核育模式。這種模式內置於人們的基本行為模式或者價值觀層面。人類固有的愛就是核育的一種表現。以往人們將這種模式多作為本能看待,核育系統科學將其作為可知識化的規律看待,為人類境界提高,或者社會化的進化提供新的知識基礎。
8、適應網際網路社會基礎的策略。以符號為主要載體的文化與科學的高度系統化,即,文化的全球互融,科學的統一認同,日益提高人類改造自然的能力(生產力水平),與其相對應的社會結構(生產關係)也處於加速變到與進化的過程,目前,已經達到了以物質化形式的網際網路為載體表現的程度,也就是說人類創造出了一種與自身相互作用的存在形式。在現代社會中,人們普遍感覺到了網際網路的作用,也感到了傳統知識體系和行為模式的局限,局部的解決方式一直在自發地生成中,但是,往往解決了一個問題,又產生了更多的問題,迫切需要系統的應對策略。核育是一種跨空間統一的策略,是一種新的嘗試,在嘗試中,表現為不斷解決人類面臨的難題。對於執著於一種現實空間人來說,類似於以工匠的觀點談建築師的設計,在概念層次會陷入無盡的爭論狀態。因此,建議不要在概念的辨析和定義方面投入過多的精力,這只是一種學術範式的要求。我們可以看到,網際網路提出了新的學術範式的基礎,需要我們勇於探索,適應新的社會基礎的思維與行為模式。
核育論的特點與主要功能
1、以系統化的圖形為主表達思維內容,建構整體系統知識體系(整體系統科學)。
2、發明一種圖形語言在邏輯層次表達整體系統及其運動規律。
3、論證或者證明圖形語言是表達整體系統運動規律的較優語言。
4、表達用常規思維與工具難以表達的事物運動規律。本書套用圖形語言表達人生實現的過程(以往用文字表達這種過程,很難達到科學的水平)。只要界定人生實現的初始條件和階段目標,就能用科學的方式表達這種過程,並推算出能否實現,實現的最佳化途經。
5、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提供操作層次的科學工具。表達科學發展觀組成部分的本質關係,以便深刻理解科學發展觀,因地制宜地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
6、表達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對立統一的運動規律。為表達和研究人類社會發展規律提供整體系統科學理論。
7、建構一種整體系統科學,即揭示整體系統間運動規律的科學。為人類超越習慣了的物體(分體)科學體系提供一種思路和方法。
8、為建構超越物質文明的科學體系,即,生態文明科學體系提供思路與方案。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基礎的科學理論。
9、為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融合發展提供一種模式。為社會科學研究提供一種“分子式”,即關係式表達與運算工具。
10、為各種套用學科的創新與發展提供基礎性、工具性的知識體系。就是提供一種語文與數學語言工具所難以代替的表達和推理體系。
核育論著作
首部《核育論》著作以新能源為載體出版,著作名稱為《新能源創新發展模式——能量範疇的產業規律研究與套用》,科學出版社,2010年9月第一版。在這本書中,首先介紹了《核育論》在能量範疇的套用,以建設新能源產業為例,分別為行政管理者,企業家與創業者提供了實踐模式。書中附錄提供了核育論簡介。
附錄 核育論簡介
只有深刻的理解,才能自覺地套用。本書所提供的新能源創新型發展模式的方法創新的理論基礎來源於《核育論》,本部分對核育論的思維模式形成過程作簡要簡介,以便更好地理解新能源創新型發展模式。
在當前已經形成的製造產業中,我們可以真實地體會製造生產力的內容,如蒸汽機、內燃機、電動機等等;在信息產業中我們可以體會信息生產力的內容,如電子計算機、生物計算機、量子計算機等等。能量系統當前還沒有形成表現其性質的產業,難以找到與其對應的生產力內容。不過,在歸納出與製造產業對應的“動力機”、與信息產業對應的“計算機”這兩個生產力內容後,我們可以推理出“能源機”概念。從當前較廣泛套用的光伏、風力發電裝置上,我們已經能夠感覺到“能源機”一些零星的內容。但僅從這些現象中,我們很難把握“能源機”的本質(用我們現有的知識比較光伏電池板與風力發電機,難以認識到它們的共性)。要把握本質,必須知道原理。我們知道“動力機”符合物理學原理,“計算機”符合數學與電磁學原理。我們現在對“能源機”的認識正處於形成零星概念的階段,這對於揭示“能源機”的原理是挑戰,也是機遇。要建立能夠解釋“能源機”原理的理論,必須轉換原有的思維模式,誰先轉變思維模式,誰就能搶先抓住新能源創業機遇。
以實事求是的原則,我們可以從製造產業、信息產業這些“實事”中確定“動力機”與“計算機”這些生產力的表現內容。
將“動力機”與“計算機”作為實事,能夠得到“不是什麼”的認識,得不到“是什麼”的認識。沒有“求是”的前提,就不能“求是”,達不到認識“能源機”的目的,就應該放棄與它們關聯的“實事”,解放思想到其它範疇去尋找新的“實事”。作者認為,“動力機”與“計算機”同屬於非生命的範疇,“能源機”屬於生命範疇,這似乎與多數人的常識相悖。先作為一種假說或者構想,看看這樣劃分範疇所產生的認識,能不能解決我們面對的問題。
將生命作為認識的源泉,建立新的知識系統,解決人類面臨的資源有限難題。
作者認為,知識[1]的建立與傳播與對自然的理念與生產力發展水平有關。在當前這種變化的時代,我們應該突破習慣的、傳統的知識系統,根據社會發展的需求,建立新的知識系統。只有深刻的認識,才能自覺地突破。現在我們習慣的知識系統來源於西方知識系統,這種知識產生於對自然實體化,也就是確定性的理念。將自然作為分割、侵占、攫取的對象,追求占有的最大化,行動的高效化。西方知識表現載體以字元為主。當地球上的資源相對於人類的需求較為豐富時,也就是資源無限前提“成立”階段,西方知識指導人們侵占自然領域,擴大“人”的疆域,讓“人造”的世界成為自然的主宰。字符載體由於適合於紙、筆、機器(印刷機)這類實體形式表達,在“人造物”日益豐富的發展過程中,以字元為載體的知識得以普及,並在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互動中,與“人造物”一起發展。當前的認識世界的活動實質上是將自然按實體屬性分割,打上字元標記;改造世界的活動本質上是將自然資源改造成“人造物品”,根據“物理”的要求改造人類社會制度。這樣做的結果是,讓“實體”運動起來,聯成網路(交通網、物聯網),使自然資源轉變為“人造物”的效率越來越高,讓人們看到自然資源有限,環境承載“廢物”的空間有限,原先認為的“資源無限”前提不存在了,產生了恐慌、危機意識,系列衝突,金融危機。這些當前接踵而來的現象讓人們懷疑西方知識蘊含的理念與行為方式將人類引向末路,從而將注意力轉向東方知識。那么,當前主要以古代思想表現的東方知識是否能夠從根本上解決人類面臨的“資源有限”問題,引領人類走向新發展的光明大道呢?
東方知識產生於將自然擬人化,追求天、地、人和諧的理念。認為自然是永恆運動的,人類可利用的資源有限,應該規範人的行為,使人類的活動適應自然的變化。東方知識指導人們適應環境,通過提高自身的修養體會人生的意義,而不是通過物質載體表現人生的意義。東方知識表現載體以象形為主,這種象形載體反映的是自然運動規律,由於表達工具的限制,多以“師傅帶徒弟”這種直接體會的方式傳承,影響其傳播的穩定性與規範性。象形文字與寫意繪畫雖然能夠表達東方知識的部分內容,但是,由於其表達形式相對複雜,限制了在抽象、形式化的邏輯領域發展,迄今還未形成以象形思維為主的,對社會有全面影響的形式化表達系統(表達象形邏輯的“術數”淪為算命的工具,限制了其向“社會影響力”層次的發展)。
將東方知識與西方知識相比較,東方知識形成的前提是資源有限,其相應的理念是“人適應自然”;西方知識形成的前提是資源無限,相應的理念是“讓自然適應人”。東方知識的主要表現載體是象形文字;西方知識的主要表現載體是字元文字。東方知識尚未形成對現代社會有重大影響的邏輯系統;西方知識形成了以數學為代表的對現代社會有重大影響的邏輯系統。
在當前的人類社會中,資源有限的前提已經成為共識,計算機技術的普及提高了知識的表達能力,人們意識到了西方知識的局限,這些都為東方知識的推廣套用創造了條件。如果僅執著於東方知識的古代形態,也解決不了現代的問題。畢竟現代社會的物質基礎是在西方知識指導下建立的。作者認為,人類社會要在現有的物質基礎上可持續發展,既需要東方知識,也需要西方知識。應該遵循“適應人類不能改變的,改變可以獲得更優的”的原則將東、西方知識整合為一個面向人類共同未來的系統。
知識分為基本概念、表達載體、套用範式這三個層次。基本概念包括:概念成立的前提條件,核心概念(包括基本概念、重要概念、共識概念等)來源,概念形式(載體)與內容的統一,驅動概念發展(變化)的理念,概念發展或者概念創新的方式。表達載體包括現象的載體、本質(結構、邏輯)的載體。套用範式包括知識表達載體在套用中的規範,修訂規範的原則。
在基本概念層次,東方知識以資源有限為前提條件,符合當前的人類社會狀況。西方知識以資源無限為前提條件,不符合當前的人類社會狀況。不過,在資源尚未達到清晰認識水平的領域,如基本粒子領域、宇宙領域等,可以認為資源“無限”,適用西方知識。在某些領域,資源條件無影響或者資源條件的影響力可以忽略不計,也適用於西方知識。一般來講,巨觀、長遠、未來、戰略、規劃方面的事物與資源有關,適於使用東方知識;微觀、近期、當前、戰術、計畫方面的事物與資源的關聯度較小,適於使用西方知識。東方人的基本關懷側重於人事,西方人的基本關懷側重於自然(實體)。從概念看,東方人關於人事的概念較為豐富,而西方人關於實體的概念較為豐富。所以,東方知識核心概念的來源“以人為本”,西方知識核心概念的來源“以物為本”。東方知識表現概念的主要形式是“象形”,與客觀的內容較為接近,形式與內容統一時所產生的失真較小。西方知識表現概念的主要形式是字元,與“象形”相比,經過了一次轉換,所以,其在形式與內容統一時所產生的失真較大。但是,由於以往人們常用的紙、筆、機械等工具適合表達字元,使西方知識在物質領域使用效率較高,從而使西方知識在社會的物質基礎建設方面發揮了重大作用。驅動東方知識系統中的概念發展的是包容共益理念,驅動西方知識系統中的概念發展的是分割確定理念。東方知識中的創新概念主要由“人定”,表現由權威或者有影響力的人物確定;西方知識中的創新概念主要由“物定”,表現為注重“物”的實驗、觀察結果。
在表達載體層次,東方知識主要以象形文字,寫意繪畫為載體表達;西方知識以字元文字、寫實圖形為載體表達。在主要用紙、筆、機械工具表示知識的時代,西方知識的處理效率較高,易於普及。在當前計算機技術普及的時代,載體的形式差異對處理效率的影響越來越小。隨著機器翻譯能力的提高,東、西方知識的表達載體趨向同質化,對事物現象的表示效果趨同。
在套用範式層次,也就是從辭彙排列規範的層次看,東方知識原本以每排從上到下,排與排之間從左到右的次序排列;西方知識以每排從左到右、排與排之間從上到下的次序排列。現在統一了範式,每排從左到右,排與排之間從上到下排列。總的特徵是在二維空間(平面)中的線性統一。
綜上所述,人類共同的,適應環境、面向未來的知識特徵是:
基本概念。將資源有限作為前提條件,核心概念來源於“以命為本”,形式與內容在二維或者更高維的空間統一,以“天地人”和諧為驅動,以象形方式發展,併兼容現有的基本概念。
表達載體。適合人腦直觀的、用計算機工具表達的象形,兼容現在常用的文字、圖形、公式。
套用範式。在超越二維或者更高維的空間表現,兼容現在常用的一維與二維範式。
總之,新的知識系統既要適用於新能源這樣的新事物,又要兼容原有的知識系統。
人類只有一個地球,資源有限怎么辦?人們改造自然已經達到了一定的“極限”,現在必須轉變方向,從改造“自然”轉變為改造“自我”。改造自我的一條途徑是從改造知識開始。人類當前已經建立了“以物為本”與“以人為本”的知識系統,與此相比,“以命為本”的知識系統相對薄弱。人是社會化的產物,“以命為本”的知識實質上是關於生命事物(或者生命化事物,即將事物作為生命對象來處理)運動規律的知識。作者通過近三十年的努力,初步建立了一種這樣的知識系統,稱為核育論。核育論的來源不是原有的理論,而是生命的實際。在本書中可以理解為適於為解決新能源產業可持續發展問題,提供系統解決方案的理論。
從一般的意義講,核育論是揭示生命事物定位、循環、超越運動規律的理論系統,包括以生命為源泉的基本概念,運算規則,操作模式。
基本概念包括:資源有限的前提條件,“以命為本”的知識來源,形式與內容的統一,和諧共益的理念,象形發展方式。
運算規則包括:狀態的迭加、克隆、循環運算,數量的加法、乘法、乘方運算。
操作模式包括:可視化哲學認識模式,象形圖式模型工具,核心工程模板。
根據對物質、信息、能量這三類認識範疇的劃分,核育論屬於能量範疇的系統認識及其理論。
核育論的研究本體是能量範疇的生命事物,即具有生命特徵的事物,主要包括行政領導關心的社會事物,企業首領關注的經營事物,人生追求涉及的個人事物等等。研究的內容就是生命事物的運動規律,以及這些規律套用方法與操作工具。
生命事物的定位。任何事物都是在一定的環境條件下存在。例如,液態的水,在標準大氣壓下,存在的環境條件是0--100℃。生命存在所要求的條件更多樣,更複雜,除了要求具有實體(相態)存在的條件外,還要求與環境建立聯繫,占有一定的時間。人們對於非生命事物的定位,也就是實體相態(常見氣、液、固相)的認識已經成為常識。而對於生命事物的定位,即事物與環境建立聯繫,及其在一定時間記憶體在的普遍規律,還缺乏研究。核育論就是研究這種事物與環境建立聯繫,可持續發展的規律。與生命科學相比,區別在於研究層次不同,目的不同。生命科學研究生命體的具體表現:為“改造生命”服務。核育論研究生命體的共性表現:為“天地人”和諧相處服務。
生命事物的循環。生命事物存在的顯著特徵是循環。通過內部循環、新陳代謝保持生命的活力,通過外部循環提供生命生存所需要的條件。這些循環既獨立,又有聯繫。核育論通過研究這些循環的存在條件與互相之間的聯繫,揭示生命事物的演變規律,從而確定生命事物的實踐方法。
生命事物的超越。生命事物不是一成不變的,以時間為背景觀察,生命事物在一些時段變化慢,即漸變;在另一些時段變化快,即突變。從觀測的角度看,漸變用相同的量綱數量差異表示,即漸變的前後可用數量比較,例如人的體重增減。突變需要用不同的量綱表示,即突變的前後不能用同一量綱的數量比較,例如蝴蝶由蛹變化為蝶。突變過程就是生命事物的超越過程,以往人們試圖用數量的變化表示這種過程(如:突變論),可找到一些特殊的方程。核育論以象形為載體,表達生命事物超越的一般規律。
以生命為源泉的知識。以往的知識多來源於實體,以“靜態”為基準積累知識,並在實體的範疇套用。生命科學的研究對象雖然是生命體,但是研究方法是實體化的“靜態”,即把生命體作為實體對待,通過“體”或者“形”的變化表達生命現象,適用範疇也就局限於生命的“體”與“形”。例如,解剖方法就是將生命體作為實體對待,只能看到“體”與“形”這些生命體的“死”特徵,看到“氣”與“神”這些生命體“活”的特徵。核育論以“動態”為基準研究生命群體可持續發展的共性,將這些研究成果積累為新知識。這種新知識與傳統的知識來源不同,追求目的不同。傳統知識主要來源於實體,追求簡單化的實體指標,即數量指標。新知識來源於生命,追求可複製的模式。
核育的內涵。要研究生命事物,首先要確定基本概念。以時間為背景,觀察生命體世代相傳的共同特徵,就是核育,即在生命的世世代代的傳承過程中,都能看到種子(核)階段與繁育(育)階段。以現有知識為背景,核育是生命系統的真實名稱,也就是能夠真實反映系統本質的概念。核育作為一種對生命系統深層反思而形成的基本概念,知識層面的來源是對綠色、生態、循環、和諧這些概念以運動為背景的思考,也就是說將這些概念作為一種整體運動的過程或者環節思考,尋找真實的根源,就是生命系統。然後對生命系統的可持續發展過程進行歸納,發現對一個具體的生命來講,總是存在核與育兩個階段。以人為例,核階段相當於胎兒形成階段,育階段相當於生長、教育、發育、成人、成業階段。稱為核心模式形成與繁育階段。以實踐的立場,探索研究這種以生命體可持續發展具體表達的核育模式操作過程。通過對數學公理化方法的擴展套用,將基本概念確定為用圖形表達的系統基元,將公理確定為來源於生命系統不證自明的迭加、循環、克隆、生育原則。這樣形成了以系統基元為基本概念,以來源於生命體生長、發育過程的公理構成的一種可持續發展理論,稱為核育論。這種理論所提供的圖式模型工具可將複雜系統的操作模組化,對戰略決策科學化、產業建設系統化有重要的意義。
[1] 《現代漢語詞典》給出的標準定義是:人們在社會實踐中所獲得的認識和經驗的總和。作者認為,從實踐的立場講,知識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現象與本質反映的外在化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