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詞條
-
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計畫
“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計畫”是目前全球規模最大、影響最深遠的國際科研合作項目之一,建造約需10年,耗資50億美元(1998年值)。ITER裝置...
簡要概況 協商合作 聚變原理 發展歷程 美國點火計畫在麻煩中前行 -
核聚變
核聚變,又稱核融合、融合反應或聚變反應,是將兩個較輕的核結合而形成一個較重的核和一個很輕的核(或粒子)的一種核反應形式。在此過程中,物質沒有守恆,因為有...
定義 起源 原理 另一定義 控制方法 -
全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
全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裝置,其運行原理就是在裝置的真空室內加入少量氫的同位素氘或氚,通過類似變壓器的原理使其產生電漿,然後提高其密度、溫度使其...
基本原理 裝置概況 套用學科 研究成果 -
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計畫
“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計畫”是目前全球規模最大、影響最深遠的國際科研合作項目之一,它的建造大約需要10年,耗資50億美元(1998年值)。IT...
簡要概況 協商合作 聚變原理 發展歷程 中國情況 -
核聚變能源
核聚變能源,即利用熱核聚產生巨大能量的能源。變其能量產生的方式,是經由重力將氫原子壓縮加熱成為高密度高溫度的電漿狀態,並進行核聚變反應以釋放能量。
簡介 安全性 發展展望 NIF工程 中國可控核聚變裝置 -
核聚變發電
核聚變發電 是一種利用原子核聚變反應產生熱能,然後利用熱能發電的技術。它是21世紀正在研究中的重要技術,主要是把聚變燃料加熱到1億度以上高溫,讓它產生核...
介紹 兩個條件 比較 遇到的問題 相關新聞 -
核聚變能
核聚變是指由質量小的原子,主要是指氘或氚,在一定條件下(如超高溫和高壓),發生原子核互相聚合作用,生成新的質量更重的原子核,並伴隨著巨大的能量釋放的一種...
簡介 聚變原理 聚變反應 前景 背景資料 -
受控核聚變
受控核聚變指的是在一定約束區域內,有控制地產生並進行輕核聚變的科學。主要受控核聚變方式有:超音波核聚變、雷射約束(慣性約束)核聚變、磁約束核聚變(托卡馬...
原理 受控核聚變分類 磁約束核聚變 發展歷程 面臨問題 -
中國聚變工程實驗堆
中國聚變工程實驗堆(CFETR),是中國自主設計和研製並聯合國際合作的重大科學工程。 2018年1月3日,國家發改委宣布聚變堆主機關鍵系統綜合研究設施在...
簡介 目標計畫 原理 設計研究 意義 -
托卡馬克核聚變
托卡馬克核聚變,也稱超導托卡馬克可控熱核聚變(EAST)、超導非圓截面核聚變實驗,核物理學重要理論之 一,也是核聚變實現的重要途徑之一。托卡馬克核聚變是...
概念解讀 優勢 超導技術在EAST中的運用 研發背景 基本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