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概況
![柴河水庫](/img/d/3a6/nBnauM3X1QDMxkzM4MjNzUzNwUTMwcTOykzMyQTNwAzMxAzLzYzLyQ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柴河水庫是遼寧省大Ⅱ型水庫,位於遼寧省鐵嶺市東12公里處的熊官屯鄉大白梨溝村,庫區總面積17平方公里。整個庫區被群山環抱,山清水秀,風景如畫。水庫控制流域面積1355平方公里,占柴河流域總面積的90%。最大壩高42.3米,最大庫容為6.36億立方米。
柴河水庫,是在遼河支流柴河下游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庫,是以防洪、灌溉為主,結合發電和養魚等綜合利用的大型水利樞紐工程。
工程興建於1972年,1974年主體工程完工並投入運用。主體工程由大壩、溢洪道、泄洪洞、水電站、工業引水口5部分組成。大壩為黏土心牆砂殼壩,最大壩高42.3米,壩長982米。
溢洪道為開敞直泄式,最大泄洪流量2950立方米每秒。泄洪洞為河岸有壓圓形隧洞,最大泄洪流量304立方米每秒。水電站為壩後式電站,3台機組容量總計7030千瓦。引水建築物包括城市與工業供水引水口,日供水能力20萬立方米。
水庫特徵
水庫位於吉林哈達嶺和龍崗山的西坡、由低山丘陵向遼河平原的過渡地帶,水庫集水面積占流域總面積的90%以上。水庫庫尾在鐵嶺縣大甸子鎮太平寨。水庫上遊河流兩岸植被較好,山清水秀,入庫水質較好。庫區內原柴河河道蜿蜒曲折,庫面狹長,約38.9平方千米,最大水深41.8米。
水庫效益
減災作用
![柴河水庫](/img/d/571/nBnauM3X0cTMzkTO0MjNzUzNwUTMwcTOykzMyQTNwAzMxAzLzYzLzU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水庫養殖
水庫多年平均每年為鐵嶺市提供工業、城市生活用水0.342億立方米,與清河水庫和鬧德海水庫聯合調度,為柴河水庫至遼河口區間的熊官、平頂堡、柴河、大青、蔡牛、朱耳山、石佛寺、祝家等14個灌區的2.67萬公頃農田供水。水庫總養魚水面1666公頃,年產商品魚350噸。
2011年5月25日,遼寧省鐵嶺市柴河水庫水產養殖場在庫區水面進行捕撈作業時捕撈到一尾罕見的草魚,重達39.4斤,堪稱鐵嶺柴河水庫“草魚之王”。
這條草魚體長110多厘米,體重39.4斤,是柴河水庫從1974年水產養殖場建場以來捕捉到的最大的一條草魚,由此也創造了柴河水庫草魚之最。一般來說,市場上出售的30斤左右的草魚倒也不少,但是接近40斤的草魚實在不多。
水庫建設
![柴河水庫](/img/2/d8f/nBnauM3X2ATM5UzM3MjNzUzNwUTMwcTOykzMyQTNwAzMxAzLzYzL1I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1953年洪水中,受災人口67萬,死亡120人,沖毀房屋13萬間,淹沒農田面積42.7萬公頃,糧食減產2.3億千克。
1962年6月,曾經在鐵嶺生活和學習過的周恩來總理來鐵嶺市視察工作時曾指示:“要變水害為水利。
待經濟條件允許時修個水庫,既防洪又灌溉,那就更好了。”柴河水庫於1972年動工,於1974年底建成。水庫於1976-1977年對大壩進行了保壩及土壩補強施工。1989-1993年進行了兩次加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