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
柳浩經過不斷地積累與總結,在合理利用國內原油資源,進一步提高國產道路瀝青產品質量方面的研究有了較大突破。她通過對國產五種90#重交通瀝青各項指標的研究,提出了使用國產90#重交通瀝青修築高等級公路和城市道路路面,為國家減少進口瀝青數量,節省路面建設費用提供了重要依據。其研究成果逐漸被廣泛套用於道路建設中,使沉悶多年的公路路面研究重新煥發了生機。2009年,建材集團又憑藉雄厚的研發實力贏得了神州第一街——長安街大修工程的路面配合比設計及技術服務任務。由柳浩研發的“溫拌瀝青混合料技術”、“廢胎橡粉改性瀝青套用研究”等5項新技術、新產品,經過國內知名專家組成專家組對設計方案進行評審,最後被順利通過認證,並分別套用於長安街大修和奧運場館及配套工程。
人物事跡
愛崗敬業
1994年,柳浩到單位報到時,一同來的幾位研究生都去環境舒適的局機關工作了,只有她,唯一的女性,被安排在科研室。每天,要與各種檢測儀器、不同規格砂石料,以及散發著刺鼻氣味的瀝青打交道。當時,她心裡既有些委屈又有些不服氣。一段時間過後,身邊老一輩科研人員“乾一行、愛一行”的敬業精神,淡泊名利、無私忘我的品格打動了她,她開始樂觀地接受現實,並暗暗下定決心在瀝青路面研究方面乾出成績。後來,她任科研室主任。當時,科研室一共6個人,都是年青人。因此,院裡的人都稱科研室是“兒童團”,柳浩則被大家稱為“兒童團長”。當時,交通部立項進行“瀝青瑪蹄脂碎石混合料性能及指標”的研究,這個項目一旦成功,將為新技術的推廣打下基礎,提高道路的使用壽命。柳浩作為該項目北京地區的負責人,主要任務是針對北京市重點工程――八達嶺高速、京瀋高速北京段、機場路至京津塘聯絡線等工程,開展新材料、添加劑、混合比設計方法等方面的研究。為了掌握第一手材料,她除了在試驗室進行分析研究外,大部分時間都泡在工地上,隨時觀察了解材料在工程中的套用情況。當時,她已有身孕。她瞞著大家跑工地、做試驗。在她做了母親以後,也獲得事業上的成果:該研究成果被認定為具有創造性貢獻,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因此獲得了中國公路學會科學技術二等獎。同時,她參與編寫的適合中國國情的《公路瀝青瑪蹄脂碎石路面技術指南》也已出版發行。當年,參加討論會的專家幾乎都是男性,在她把情況介紹完後,幾乎所有的專家都提出了問題,等她答完最後一個問題時,全場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事跡
後來,她的研究成果豐碩,在業內也成了名人,北京市里許多項目研究都指定由她掛帥。2002年,當北京獲得2008年奧運會舉辦權後,北京市政府決定對二環路進行改造。已是總工程師的她,帶領團隊又承擔了為工程做材料配合比設計的任務。對於一般的路面大修而言,這不算什麼難題,但綿延30多公里的二環路,有1/3路段是結合捷運而修建的防爆水泥混凝土路面,在水泥路面上加鋪瀝青混凝土,必須處理好加鋪層與原路面的粘結問題,弄不好就會出現“兩層皮”。所以,在路面結構和材料設計上,她們必須要保證瀝青混合料有較好的粘結力,又必須使其具有較強的高溫穩定性和耐久性。她深感責任重大。為此,她制定了詳細周密的實施計畫,並時時叮囑自己,從每一個細節做起,從掌握第一手材料做起。她成了二環路的“常客”,幾乎每天晚上12點以後,都帶著各種檢測儀器和當天在試驗室做出的檢測數據到工地,和同事們一起奮戰到次日凌晨兩三點。白天,再帶著在施工現場發現的問題,回試驗室反覆進行數據分析,有時為了一個試驗數據,要反覆試驗,甚至上百次。經過近一個月的連續奮戰,終於完成了二環路主路加鋪瀝青路面材料的配合比設計工作,確定了路面施工工藝,成功解決了相關問題。當黑色的瀝青混凝土路面攤鋪完後,不但路面性能良好,而且路面不再是黑白兩色了。
技術創新
二環路改造等項目的成功,一下子為企業拓寬了市場,不少業主帶著問題紛紛找上門來,讓她幫助做材料設計和施工配合。這讓柳浩更加堅信: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企業的科研工作只有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造福社會和百姓為己任,才能占領市場,促進企業發展。在“科技創新,服務政府,改善市民出行質量”的理念引領下,她率領科技人員積極了解市場情況,走訪業主和用戶,努力提供最佳的產品和最優的服務。伴隨道路和公路建設的快速發展,北京汽車保有量劇增,交通量逐年加大,給傳統瀝青路面材料及結構設計、施工工藝帶來衝擊。在道路交叉路口、高速公路收費站口等交通量大、車輛起動剎車頻繁等路段,特別容易發生破壞,有的剛剛修建不久的新路面就過早地出現了擁包和車轍,這些就像長在道路表面的一個個“膿包”和一道道“皺紋”,嚴重影響了市容美觀,並且無時不刻地影響著車輛和人們的出行安全。有一次,柳浩正在六環路西沙屯收費站附近檢測路面狀況,看到有一輛轎車居然陷入近10厘米深的車轍因托底而“不能自拔”,是她的同事幫著車主把車子抬了出來。這件事對她的觸動很大。在北京市政府的支持下,柳浩和她的團隊針對車轍病害,於2004年開展了新型瀝青路面開發與相關指南研究。為了準確把握不同路段、路況下的病害特點,她們到許多道路上挖取芯樣,回到試驗室進行仔細分析研究。經一年多的試驗和探索,終於針對路面車轍的成因和特性,尋找出了解決方案――“抗車轍技術”,並研製出抗車轍瀝青混凝土材料。此後,她們根據每個路段的交通流特點、施工和材料條件,實行了“量體裁衣”的方式,制定出個性化方案,陸續為杏石口路口、六環路西沙屯收費站、京順路六環路口進京方向、天安門廣場西側路等多處病害嚴重路段,實施了“整容手術”,為道路消除了“膿包”,撫平了“皺紋”。
通過技術研發和創新,終於讓首都道路交通實現了“前有車,後無轍”。由於柳浩和她的團隊擁有該核心技術,從而承擔了北京市所有車轍處理工程,生產的抗車轍材料已經在50多個路口、公車站的車轍處理及城市道路應急搶險工程中得到套用,效果非常好。不僅如此,抗車轍材料的推廣套用,還為國家節省了大量建設資金。2006年,曾經在瓷器口路口東西方向做了抗車轍處理,道路運行良好,而南北方向同年進行大修時沒有採用抗車轍材料,兩年後就出現了車轍、擁包等病害,不得不再次大修。2005年後,由於這種材料的套用,減少了對路面的頻繁養護和維修。據不完全統計,至少節約了相關費用5000萬元。在長安街大修工程中,全程10多公里道路全部採用了抗車轍路面結構,總計使用抗車轍瀝青混合料4萬餘噸。作為北京市建國六十周年科技成就之一,在2009年5月舉辦的北京國際科技產業博覽會上登台亮相,引起廣泛關注。為了消除路面病害,柳浩和技術人員每年對北京市近百條城區、郊區的道路,進行病害檢測和處理後的跟蹤觀測。據統計,抽取的芯樣就達2000多個。僅長安街大修工程,一個月內就抽取了100個。由於這些工作不能影響交通,要在夜間進行,她經常很晚回家。加上許多外地的科研和施工單位邀請她去指導,經常是一到周末,提上手提電腦和隨身物品就奔向飛機場,去外地推廣新技術和材料,基本沒有休息日。 伴隨一個個科研項目的成功開發與套用,柳浩獲得了自信與力量,她對科研工作也有了更深層次的思考:追求科學技術的社會價值。她作為一個企業的副總經理兼總工程師,在追求利潤最大化的同時,還必須注重履行應盡的社會責任,在為社會服務中謀求企業的經濟效益。面對能源減少、環境污染等涉及民生的問題,在循環經濟理念指導下,她提出了“科技研發,綠色先行”的想法,並主動與國內外專業機構聯繫,加強對新型路面材料的最新研究動態的了解。同時,她憑藉企業擁有的研發實力和優勢,強強聯合,與石油大學及哈爾濱工業大學等大學共同籌建路面材料研發中心,擴大研發規模,提高研發力度。
在北京奧運會前期的一次環保問題交流會上,一位來自首鋼的負責人說,首鋼年產鋼渣近百萬噸,加上幾十年的積累,成為一座座“鋼渣山”,不僅占用了大量空間,而且隨風漫天飛揚,成為影響環境的首要污染源。聽了他的一番話,柳浩不禁聯想到建材產業也是典型的資源和能源消耗型產業,原材料來源不足和價格偏高已成為制約道路建設的瓶頸,如果能讓鋼渣變成道路原材料的替代品,就可以一舉兩得。最終,建材集團研發中心承擔了北京市科委“鋼渣在公路工程中的綜合套用研究”項目,並大獲成功,原來的工業廢料變成了道路原材料,廢鋼渣堆消失了,周邊環境得到改善。她們用實際行動為“綠色奧運”做出了貢獻。這件事讓柳浩領略到科技創新在循環經濟發展中蘊藏的巨大效益和無窮潛力。建材集團上下建立起新型的“資源”意識。別人眼中的廢品,都成了她們研究的“資源”對象。她把目光瞄準一個又一個“廢棄物”,開展了一系列技術研究工作,並通過她們的“點金術”取得顯著成效:一是針對廢舊輪胎處理帶來的社會和環境壓力,研製成功廢胎膠粉改性瀝青。不僅緩解了環境污染問題,經過觀測,還發現車速在每小時80公里的情況下,行車噪聲降低了2分貝,這相當於減少了1/3的交通量。在道路建設質量相同的情況下,成本也可降低至少10%以上。二是針對房山、門頭溝等煤礦產生大量煤矸石,開展了“礦山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的研究,經過加工的煤矸石,可代替石灰岩碎石用於瀝青混合料生產。堆積成山的煤矸石“重新上崗”,發揮了作用,山區的植被也得到“解放”。三是根據低碳經濟的要求,研發出溫拌瀝青混合料。這種材料比普通瀝青混合料的溫度要低30攝氏度左右,不僅使溫室氣體排放減少了60%以上,瀝青煙等有害氣體排放減少80%以上。而且每生產1噸溫拌瀝青混合料,還可節省燃油約20~30%。
這些新技術、新產品都得到了推廣套用,而且許多產品套用到奧運工程和長安街大修等重點工程。2008年,建材集團為奧運主會場“鳥巢”跑道生產供應了特種專用瀝青混凝土;溫拌瀝青混合料成功套用於“鳥巢”中心區道路;廢胎膠粉改性瀝青混合料套用在水上公園周邊道路上。2009年,為了迎接新中國成立60周年,長安街進行大修。由柳浩和她的團隊研發生產的溫拌瀝青、橡膠瀝青、鋼渣瀝青混合料等近十種環保產品在工程中得到套用,從而為長安街“穿”上了“環保衣”,為發展循環經濟,踐行“節能”和“低碳”理念做出了貢獻。
所獲榮譽
2001年,獲得“北京市優秀青年知識分子”稱號;
2002年獲得“中國公路學會科學技術獎二等獎”;
2004年被市總工會授予“北京市經濟技術創新標兵”的稱號;
2005年,榮獲“北京市勞動模範”稱號;
2007年被評為“中國百名優秀工程師”;
2008年榮獲第三屆中國公路學會青年科技獎,同時被吸收為中國公路學會青年專家委員會委員;
2010年5月獲得“全國勞動模範”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