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爾特M1911-A1手槍

基本概述

柯爾特M1911-A1手槍柯爾特M1911-A1手槍
研製國家:美國。名稱:柯爾特M1911-A1手槍研製單位:美國柯爾特公司現狀:退役。柯爾特 M1911 A1式11.43毫米自動手槍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手槍之一,是世界上裝備時間最長、裝備量最大的手槍,被許多國家軍隊採用。它的設計者是大名鼎鼎的美國著名槍械設計師和發明家約翰· M·白朗寧。M1911手槍源自白朗寧設計的M1905手槍,後來白朗寧將M1905的雙鉸鏈(two links)閉鎖系統改為單鉸鏈系統(single link),於1910年底完成了改進設計。後又經過稍許改進後,該槍於1911 年被美國陸軍採用,命名為M1911 0.45英寸(11.43mm)半自動手槍。1922年,在總結實戰經驗教訓的基礎上,該槍又進行了一些改進,命名為 M1911A1手槍,1926年裝備美軍。此後,該槍在結構方面幾乎沒有再進行大的改動。時至今日,該槍的歷史已有80多年,與M1911同時代的產品,如盧格P08手槍、毛瑟M1896手槍、托卡列夫TT-33手槍及瓦爾特P38手槍等,有的早已停產,有的退出了裝備序列,只能在一些槍械陳列館中看到,而M1911系列手槍,至今仍出現在一些國家的軍隊或執法機構中,由此可看出白朗寧手槍的生命力。

結構特點

柯爾特作為世界"老牌"槍械製造公司,生產的M1911A1型手槍,在美軍中列裝長達70年,不論對美軍還是對世界手槍的發展都產生過深遠影響。雖然在1985年美軍重新選槍後,M1911A1便"解甲歸田",但其獨特的結構設計,仍令人讚嘆不已。該槍採用槍管短後坐式工作原理,槍管擺式開閉鎖,彈匣供彈。槍彈擊發後,在火藥氣體作用下,槍管和套筒一同後坐。由於槍管通過下方的鉸鏈固定在套筒座上,因此後坐時鉸鏈上端開始向後轉動,超過死點,逐漸拉槍管尾端向下而開鎖。此時槍管停止後坐,套筒繼續後坐,完成抽殼,拋殼、壓倒擊錘等動作。該槍發射0.45 英寸(11.43毫米)柯爾特手槍彈,槍全長216毫米,槍全重1.13千克,槍管長127毫米,使用7發彈匣供彈,有效射程50米。
特點:一是結構簡單,零件數小,分解結合比較方便;二是機構動作可靠,安全性好,故障率低。該槍最大不足是:重量體積較大,射擊時後坐力大,影響射擊精度

性能及裝備

性能:M1911式基於白朗寧設計的 M1905式手槍,於1911年定型為 M1911

柯爾特M1911-A1手槍柯爾特M1911-A1手槍
式。1923年,對該槍進行了改進,取名 M1911 A1式,於1926年正式列裝。該槍全長為215毫米,槍管長127毫米,槍全重1.36公斤,有效射程為50米,初速為253米/秒,彈匣容量為7+1發。

裝備:該槍在美國軍隊中服役已有70多年。該槍作為代表性武器,先後經歷了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戰,韓戰越南戰爭的戰火洗禮,直到最近才被伯萊塔92 F式9毫米手槍取代。

關於此款槍的威力有許多傳說,最驚人的就是1918年時一個名叫阿爾文·約克的美遠征軍下士用一枝步槍射殺了德軍的一個機槍組,然後用 M1911式柯爾特手槍威逼著132名德國士兵放下武器,令其結隊走向俘虜營。

性能參數
供彈方式: 7+1發彈匣供彈
全槍質量: 1.36 千克(kg) *含彈匣
全長: 215 毫米(mm)
槍 管 長: 127 毫米(mm)
彈頭初速: 253 米/秒
戰鬥射速: 50 發/分
自動方式: 槍管短後坐式
閉鎖方式: 槍管擺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