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規模
規劃工業園區總用地3.6平方公里。
總體布局
工業用地1、 規劃原則
(1) 集中布局的原則。對工業區進行集中布局。
(2) 減少污染的原則。將工業區排布於主導風向的下風或側風向區域,並加強廠區綠化,設定防護綠地。
(3) 交通便捷的原則。規劃用地通行便捷。
2、 用地布局
根據地形條件和常年主導風向,並結合現狀條件進行集中布局。依據工業類別安排為:
(1) 一類工業用地:布局於規劃區的西部。
(2) 二類工業用地:布局於規劃區的東北部。
(3) 三類工業用地布置在規劃區的西北部,主導風向的側風向的下風向。
1、 規劃原則
具有良好的交通運輸條件,與工業用地有便利的貫通性。
2、 用地布局
規劃倉儲用地位於規劃區西北側火車站旁,與314國道相鄰。用地主要包括存儲原料、備用設備、半成品、成品等倉庫,便於商品的集中、保管、裝貨、中轉配送。
堅持合理布局。結合道路交通組織、景觀、服務半徑等要求合理布局,提高公共建築用地功能。規劃公共設施用地設定於主幹道兩側,主要集中式布置行政管理、商業金融設施、文化娛樂、教育科研、體育、醫療衛生等。
居住用地(1)居住用地布局以有利於生產、方便生活為原則,注意保證用地與公共服務設施、公共綠地、工業用地之間的有機聯繫。
(2)按居住區和小區成片布置,以節約市政投資。
採用集中緊湊布置,滿足服務半徑要求。
道路與交通
園區道路規劃區柯坪縣阿恰勒工業園區道路分為兩級:主幹道和次幹道。園區道路規劃形成“七橫五縱”的主幹道交通路網骨架。
1、道路系統結構
(1)主幹道系統
主幹道既是出入園區的主要通道,也是園區功能區之間主要交通聯繫通道。規劃間距800-1500M。主幹道主要突出其交通功能,兩側不宜直接設定大型公共建築物機動車出入口。
規劃主幹道紅線寬度控制20米,主幹道斷面形式以三塊板為主。
(2)次幹道系統
次幹道是園區幹道網的補充,主要分流主幹道的交通,直接服務於園區各種用地,與主幹道共同構成園區道路骨架。本規劃次幹道間距600-1000米,合理分布於主幹道之間。次幹道兩側可設定公共建築物。
(3)道路紅線寬度
規劃確定道路紅線寬度時應滿足交通需求的寬度、埋設地下管線和其它市政設施的需要、行道樹和綠化需要寬度、現有道路的寬度及擴寬的可能以及有關規範的其它要求。
道路規劃標準(表6-2)
道路等級 | 紅線寬度(m) | 機動車道速(條) | 建築退後(m) | 備註 |
主幹道 | 52 | 4 | 10 | |
幹道 | 28 | 2 | 10 | |
次道 | 22 | 2 | 8 | |
支道 | 14 | 2 | 8 |
靜態交通
(1)社會停車場
落實配建社會停車場,為行政中心等大型公共設施進行配套服務。
(2)園區廣場
在國道314線西側(與鄉政府用地相鄰)設定面積4.3公頃的休閒活動廣場。
給、排水工程
給水工程規劃園區水資源規劃
1、規劃原則
(1)保證園區所需水量,符合用戶對水質、水壓的要求,並考慮消防及緊急事故用水。
(2)因地制宜,依照給水設計規範,綜合水源、地形、園區布局等方麵條件對給水系統全面規劃。
(3)遵循可持續發展原則,綜合考慮社會經濟發展對水量、水質的需求,使社會、經濟、環境協調發展。在注重給水工程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前提下,合理、有效利用水資源。
2、用水量預測
根據《城市給水工程規劃》(GB50282-98)的規定,工業用地用水指標採用0.5萬m3/km2·d,綠化用水指標採用0.2萬m3/km2·d,道路用水指標採用0.2萬m3/km2·d,倉儲用地用水指標採用0.3萬m3/km2·d,其它用地工用水指標採用0.8萬m3/km2·d。根據上述不同建設用地的用水量指標計算,柯坪縣阿恰勒工業
園區需用水約2.1萬m3/d。
3、水源規劃
擬在柯坪縣阿恰勒工業園區內自設供水站,水源取自地下水。
4、管網規劃
給水管網規劃設計要點:
(1)考慮到不同性質用水在總水量中所占比例,評差計算中最大時不均勻係數kh=1.25。
(2)管網最不利點控制自由水頭0.16Mpa。
(3)採用生活、生產用水與消防用水同一管網布置成環狀管網供水,以保證供水的可靠性。規劃管線均沿規劃道路東側或南側鋪設,鋪設於人行道、綠化帶或非機動車道下。管道埋深為0.7-1.8米。
(4)為保證消防時水量水壓要求,規劃主次幹道的最小給水管管徑採用DN400毫米,支線最小給水管管徑採用DN200毫米。
1、規劃原則
(1)合理布局。園區排水工程規劃符合區域規劃及城市和工業企業的總體規劃。
(2)根據地形、當地條件和環保要求選擇排水體制。
(3)符合國家現行的有關強制性標準規定。
2、規劃標準
排水體制:採用雨污水合流制。
管材的使用:污水管道均採用混凝土圓管。
設計管徑(最小):考慮到市政檢查及下一步工程設計實際等問題,污水管取最小管徑D=300毫米。
3、規劃設計原則
(1)全區收集集中輸送原則。污水在全區收集後集中輸送至園區污水處理廠,處理後達標排放。
(2)污染物總量控制和濃度控制相結合。對區內工業和生活廢水進行初級處理,在達到《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質標準》(CJ3082-1999)相關要求後,排入污水管網。污水處理廠出水水質指標達到《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一級標準後排放。
(3)污水收集充分利用地形,儘量少設污水提升泵站。
4、污水量計算
規劃柯坪縣阿恰勒工業園區生產污水量均採用0.6排污率,生活污水量均採用0.80排污率。園區污水量為:1.7萬m3/d。
5、污水處理設定
園區內的所有污水均經獨立的污水管網匯集到園區排水乾管,進入園區污水處理廠進行處理,達標後排出利用,形成完整的污水處理系統。
6、管網布置原則
(1)排水管以重力流為主,順坡敷設,不設或少設排水泵站。
(2)排水乾網排布於排水區域內地勢較低或便於污水匯集的地帶。
(3)排水管沿規劃道路北側或西側布置,並與道路中心線平行。
(4)規劃排水管線均沿規劃道路鋪設,鋪設於人行道、綠化帶或非機動車道下。管道初始埋深為2.0米。
供熱規劃
(一)規劃原則
(1)供熱工程規劃期限與園區總體規劃期限一致。
(2)供熱工程規劃與城市能源結構相適應。
(3)供熱工程規劃符合國家現行的有關強制性標準規定。
(二)熱負荷預測
1、規劃指標
住宅:50W/M2
公建:65W/M2
工業廠房:75W/M2
選取平均熱指標為:65W/M2
2、熱負荷預測
園區占地3.6平方公里,主要以工業用汽為主,工業、民用折合用汽量為100T/H。
(三)熱源規劃
在園區建設區域鍋爐一座,集中向園區供熱,容量為120T/H。園區供熱管網分二個壓力等級,即中壓:1.6MPa;低壓:0.8MPa。各生產裝置所需的中、低壓蒸汽,由公用熱力管網統一供應,個別裝置所需的高壓蒸汽由裝置自行設定解決。
(四)管網布置原則
規劃供熱管道均沿規劃道路南側或東側鋪設,鋪設於人行道、綠化帶或非機動車道下,並與道路中心線平行。管道埋深度在1米以下。
電力
(一)用電負荷預測
本園區用地屬於工業用地,根據《城市電力規劃規範》(GB/50293-1999)和工業園區規劃的特點信本園區用電項目的不確定性,本規劃採用負荷密度法進行用電負荷預測。本規劃中採用的單位建設用地負荷指標為:3萬千瓦/平方公里(300千瓦/公頃)。
預測用電量:10.8萬KW。
(二)電源規劃
在現狀基礎上新建110kv變電站一座(容量2×50000KVA),並提供110KV及10KV電源出線,以確保電力供應的完善性和可靠性,滿足園區經濟快速發展的需要。
(三)設施規劃
在園區建設5個開閉所。
(四)電壓選擇
根據園區各分區的用電負荷預測值和園區內電力發展規劃、園區的外供電源電壓等級,園區內確定供電電壓等級為110KV,以滿足長期發展需要。工業採用2個電壓等級,即:35KV和10KV。
(五)電網規劃
園區供電電壓等級為35KV和10KV,業主用電負荷在8MW以上或變電器容量要求在6300KVA以上時,原則上採用35KV電壓供電,其餘的以10KV供電。35KV和10KV規劃電力線在園區內形成主幹環網,以確保供電安全。35KV和10KV電力線在園區內全部沿道路西側或北側地埋敷設,以減少對地面景觀的影響。
郵政通信系統
(一)郵政系統規劃
1、規劃原則
以園區發展方向為主導,兼顧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以服務半徑、服務人口和業務量預測為標準進行設定。
2、郵政局所規劃
在現清真寺旁設定郵政局所一個,為大力發展郵政通信、電報及報刊、郵政儲蓄和特快專遞等業務(EMS)創造條件,提高社會綜合效益。
(二)電信系統規劃
1、規劃原則
(1)按照“大容量、少局所”的原則規劃建設新局所。
(2)發展光纖接入技術,以光纖接入機房形式替代傳統局所建設。
(3)以發展寬頻網路為原則,將電話網與寬頻數據網以重疊網方式存在於本地網中。
(4)方便實用原則。運用高科技、新設備,使光纖網路儘量靠近用戶,為用戶提供多種業務綜合接入能力,為運營者提供綜合的業務承載平台,實現接入網的數位化、寬頻化、智慧型化。
2、電信系統規劃
(1)設施布局
在現清真寺旁新建電信支局一座。
(2)管道規劃
綜合考慮固定電信、有線電視、移動、聯通、網通、鐵通等電信運營需求,統一規劃,建設成同溝埋設的弱電管網群,並考慮局間中繼線管孔需求、其它各電信運營上的管道需求以及綜合發展需求來確定管孔數量。
電信集約管道採用PVC管埋地敷設,原則上埋設於道路西、北側人行道下,各管道之間應相互連通形成網路,埋設施應預留一定數量過路管。
燃氣系統
(一)氣源選擇
園區天然氣引入根據柯坪縣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規劃確定。
1、供應方式
天然氣採取相對獨立的管道供應系統,石油液化氣仍採用瓶裝供氣方式。
2、設施規劃
在規劃區建天然氣交換站(地點位於用地西南角),運輸管線自省道314線敷設至規劃轉換站。
3、輸配氣管網
根據工程起源特點,管線壓力級制選用中壓二級系統(門站出口壓力為0.2MPa,通過區域調壓站將壓力調低至7.5KPa,在經管道引入戶內或樓棟調壓器,將壓力調為3KPa)。中壓管線沿主、次幹道西側或北側成環狀排布 。
綠地系統與景觀
(一)綠地系統規劃
1、規劃原則
(1)依法治綠。以國家和自治區各項有關法規、條例及行政規章制度為準繩,依法治綠,保證規劃區的綠地系統構建,強化綠線控制。
(2)生態優先。高度重視環境保護和生態可持續發展,合理布局各類綠地;加強綠化建設管理和投入,保障園區發展過程中經濟、社會、環境效益平衡發展。
(3)系統整合。以系統觀念和網路式思維方法為基礎,綜合考慮有關平衡園區生態保護與園區發展之間的諸多問題與矛盾,使規劃能符合園區經濟、社會、自然系統等各方面因素所形成的錯綜複雜的時空變化規律。
(4)因地制宜。結合園區的自然地理特徵,充分利用園區旁的河流水系等自然資源,合理引導園區功能空間與自然生態系統的發展,做到“集中與分散相結合”、“點與線、點與面、線與面的結合”,在重點發展各類公共綠地的基礎上,加強居住區與道路綠化、園區組團隔離綠地和生態景觀綠地的建設,構築多層次、多功能、多類型的生態綠地系統,充分貫徹“以人為本”的規劃理念。
2、綠地分類
園區綠地系統由四類綠地組成,包括開放綠地、組團綠地、道路綠地、防護綠地。
開放綠地:由廣場和中心綠化點組成開放綠地系統,在園區中心部位設定開放中心綠地,使該開放綠地成為整個園區的景觀視覺中心和活動中心。
組團綠地:結合生活用地布局安排組團綠地,與道路綠化共同組成綠化網路,為提高人類生活品質提供人居環境,
道路綠地:園區所有道路都種植行道樹,以形成區域的網狀道路系統。
防護綠地:沿主幹道和基礎配套設施布置防護綠地。防護樹木以高大喬木為主,以隔離噪聲和污染,美化周邊環境。
3、綠地系統結構
規劃柯坪縣阿恰勒工業園區綠化以點、線、面結合的方式組織綠化系統,形成由綠化環繞的功能區,體現園在綠中的特色和綠色環抱園區的格局。綠化布置按重點與一般、集中與分散,從功能上考慮生態、遊憩、景觀、環保四個方面。
(二)景觀系統規劃
1、規劃原則
(1)尊重自然,保護和強化園區的自然生態環境。在充分考慮水系和周邊環境對園區景觀塑造重要作用的基礎上,將其納入到園區整體景觀風貌構架,形成和諧的園區開放空間系統,強調園區建設與自然環境的協調融合。
(2)根據園區布局合理確定巨觀分區,通過景觀要素分析,確定重要景觀地帶與景觀節點。
(3)增強園區公共開放空間的吸引力和趣味性,突出重點地段的控制和引導,體現現代化重化工工業園區實體環境。
(三)環境保護規劃
1、規劃原則與目標
(1)指導思想
堅持環境建設、經濟建設與建設同步規劃、同步實施、同步發展的方針,促進園區環境、經濟、社會等方面的協調、可持續發展,使園區能夠持久地保持良好的環境質量和投資環境。
(2)基本原則
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貫徹環境保護基本國策,以實施可持續性和可控性發展戰略為基點,實行經濟建設、城鄉建設、環境建設的同步規劃、同步實施、同步發展,達到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環境效益相統一;實現自治區環保戰略確定的環保目標(現有企業必須在2011年底以前全面實現排污達標,到2015年主要污染物、化學需氧量排放量要削減3%;氨氮排放量削減34%;廢氣中煙塵削減10%,二氧化硫削減16%);實現污染治理設施與主體設施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各項污染物的排放滿足達標排放和總量控制要求。
(3)規劃原則
全面規劃,合理布局,突出重點,兼顧一般,保障環境與經濟協調發展;以提高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環境效益為核心,遵循經濟規律和生態規律,使有限的資金髮揮最大的效益;堅持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從實際出發,力求規劃合理、科學、實用、可操作。
(4)規劃目標
大氣環境、地表水環境、聲環境、生態環境分別達到整體環評要求的環境質量標準。其中:
工業廢氣排放達標率100%;
工業廢水排放達標率100%;
工業固體廢棄物處理率100%;
危險廢棄物全部處理到無害化程度;
噪聲達標覆蓋率100%;
環境管理的三同時執行率100% 。
2、保護標準
(1)大氣環境執行《環境空氣品質標準》(GB3095-1996)的二級標準。
(2)地表水執行《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的4類水質標準。
(3)化學固體廢棄物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設定專門化學固體廢棄物填埋場。其它廢棄物執行《一般工業固體廢物儲存、處置場所污染控制標準》(GB18599-2001)和《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GB18597-2001)。
(4)聲環境執行《城市區域環境噪聲標準》(GB 3096-93)的3類標準。
綜合防災
(一)消防工程規劃
1、消防設施規劃
依據《城市消防站建設標準》,按4-7平方公里的服務半徑設定,在規劃區內設定消防站二座,園區內道路每隔100~200米設定消防栓一處,主要道路保證每隔100米設定1處消防栓。
2、消防通道及疏散、避難場地規劃
園區主、次幹道作為消防的主要通道,公園、廣場、綠地等作為園區防災的緊急疏散、避難用地。
(二)人防工程規劃
1、規劃原則
(1)遵循“長期準備、重點建設、平戰結合”的方針;
(2)與抗震規劃、消防規劃相結合,逐步提高園區防空能力,加強生命工程的保護能力和戰時搶修能力。
(3)以“統一規劃、重點實施、遠近結合、注重效益”為原則,發揮人防工程的戰備、社會和經濟效益,促進園區建設和經濟發展。
2、人防工程規劃
結合柯坪縣人防辦的要求建設人防設施(容易聚集密度比空氣中的可燃和有毒氣體的地段不宜設定地下人防工程)。
3、抗震規劃
(1)規劃原則
按基本烈度八度建設建築物,在遭遇基本烈度八度地震影響時,園區生活和日常工作能正常進行。
(2)規劃目標
對園區全部新建建築物、構築物和生命線設防,建立防災措施,全面提高園區綜合抗震能力。
(3)抗震設防標準
園區一般工業民用建築抗震措施按《建築抗震設計規範》八度標準設防。生命線系統和重要基礎設施,如電信樞紐、水廠、熱電廠、110KV及以上變電站等按九度標準設防。
(4)避震疏散
避震場地本著就近、安全、方便的原則,疏散場地半徑為0.5-1.0公里。當遭遇到小於基本烈度八度的地震影響時,一般的空地和道路兩側均可用為臨時疏散場所。當遭遇到相當於基本烈度八度或八度以上地震襲擊時,提前組織好疏散。
4、防洪規劃
阿恰勒鄉境內有河流一條,由於受冰川消融和降水的影響,河水流量不穩定,季節性較強。每年7-9月為洪水期,冬春為枯水期。
為防止園區受到洪水威脅,工程建設應根據水文資料、地區暴雨強度公式進行防洪規劃設計,以確保園區安全。
(1)園區防洪貫徹“防治結合、預防為主”的方針,與周邊的水土保持、植樹造林、生態環境建設密切結合。
(2)防洪堅持以導、排為主,綜合治理,園區內可根據自然形成的排洪溝進行進一步調整改造,使洪水能及時排出園區外。
(3)防洪設施建設採用統一規劃、整體實施的方式,並與本工業園區的豎向設計、場地平整、土方工程相結合。
環境衛生
(一)規劃原則
(1)堅持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原則,對園區生活、工業垃圾處理進行綜合處理,逐步提高環衛工作機械化水平(園區生活、工業垃圾的收運向容器化、標準化、系列化方向發展)。
(2)堅持方便使用、防止污染、保護人民健康、美化環境原則,合理布局各種環衛設施。
(二)規劃目標
園區垃圾全面實行袋裝化和密閉式收集,分類收集率達到50%,垃圾糞便清運率和機械化程度達到100%,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垃圾資源化處理率達到70%,特種垃圾焚燒處理率達到100%,形成合理的環衛設施布局和管理服務體系。
(三)環衛設施規劃
1、垃圾站點
主要交通幹道每50~80m設定一廢物箱;次幹道每80~100m設定一廢物箱。園區設定垃圾站點兩處,北面一座以工業垃圾為主,南面一座以生活垃圾為主。
2、公共廁所
按規範要求布局公廁,道路間隔300~500m設定一座公廁,每座公廁建築面積一般為30~50㎡,合理選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