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柞水十三花菜系流行於乾佑河流域、社川河流域,是在八大件子基礎上發展豐富而來的菜系,比八大件子要隆重,十三花在開宴前一次擺出十三個菜。中間為頂盤,四周由十二個青花白瓷小襯碟圍就,菜為四葷四素四乾果,葷素乾果間隔擺開。從桌面開始擺設十三個菜直至中間菜上完也為十三個菜,即橫縱皆為十三,即:四大碗,四大盤,四襯盤。
歷史淵源
民間傳說,唐高宗顯慶六年(公元685年),神醫孫思邈在柞水牛背梁採藥,曾在藥王堂一代看病行醫,其時,當地流行小兒痢疾,不少幼童染上此病,孫思邈採挖了商芝、秋海棠、斷腸草、梅英、丹桂、黨參、甘菊、金銀花等許多中草藥,與當地土雞、豬肉、蘿蔔、豆腐等配製成藥膳,分別裝在十二個小碟子和一個大盤中,讓患病兒童圍坐品嘗,很快治好了孩子們的病。當地人為紀念這位偉大的中醫學家,在民間宴席中,傳承豐富了這種宴席,起名十三花。傳至清代,張英《凡有十二和悅》一文中就記載了“飯有十二和,菜有十三花”的文字描述。
基本內容
十三花製作過程中,許多配料選用的是中草藥,如山藥、當歸、黨參、百合、金銀花、丹桂、斷腸草、秋海棠、佛手等等,它是名符其實的養生保健宴席。另外,原始傳統的製作工藝和流程,使其淳真、淳樸,極具民族特色。
柞水十三花開宴前一次性擺出十三個菜。中間為頂盤,四周有四葷、四素、四乾果。
開宴頂盤:一般將煮熟的雞蛋切塊狀裝盤,以示人生圓滿。
四葷:乾炸小魚、涼拌豬耳朵、涼拌豬肝(或牛肉、豬心)名曰全珍珠寶。民間把魚作為納瑞接福之物,以小魚為四葷之首,寓意為年年有餘。
四素:涼拌豆芽、涼拌土豆片、涼拌香春、涼拌青菜。名曰四季如春,寓意鄰里和睦,互助有愛。
四乾果:核桃,板粟、花生、柿餅(或餅乾、炸糖餃)名曰子孫滿堂。在民俗中有祈禱家族香火旺盛後輩有人之意。
宴席開始,便依規有序呈上熱菜,始終堅持大碗、襯碗。大盤、襯盤的傳統上菜次序,突出雞、蹄、肘、肚四大菜,突出大炒、小炒、甜糟肉、煎豆腐四大特色。十三花宴席坐席也頗有講究,主席以主人家正房香火為中心,桌子則以桌面縫子為方向,桌縫一般對著廚房上菜處。上席是“尚左尊右”,左為主客,右為陪客,宴席進餐,一般由上席的主客先動筷子,否則示為不懂禮節。舊社會乃至解放初,受男尊女卑影響,十三花宴席女人一般不能坐席。
基本特徵
十三花製作工藝非常複雜又特別講究,從備料到刀切裝碗,從煎炸到裝籠火蒸,從入鍋翻炸到水撈涼拌,做一頓十三花宴席,沒有兩天時間是不行的。如:雞、蹄、肘、肚製作,先要分別把清洗乾淨的整雞、加輔料入鍋煮至八成,再裝入大碗入籠火蒸,最後放入蔥花、香料等。肘子則將洗淨的肘子入鍋煮六成,撈出抹蜂蜜,入油鍋油炸,再切成棱形狀,加胡蘿蔔、白蘿蔔、豆腐等輔料,入籠火蒸,最後放入調料才上桌食用。
如小炒,先準備白蘿蔔絲、紅蘿蔔絲、豆腐絲、粉條,再選切瘦肉絲,按不同次序入鍋翻炒。甜糟肉製作則要提前半月製作包穀米醪糟,再把選好的帶膘肋子肉煮至七成,撈出抹蜂蜜,油炸變色,切片裝碗,敷上包穀米甜酒,入籠火蒸,最後盤扣翻碗。
十三花宴席的襯碗、襯盤也十分講究,襯碗一般有蛋卷如意湯、甜酒酥餃、香菇青菜豆腐湯,襯盤則有蕎麥涼粉、紅薯圓子、炒洋芋粉、涼拌蓮菜等。
十三花宴席吃飯也頗具特色,當最後一盤冷盤上桌時,預示著宴席將結束,開始吃主食,這時要撤下桌上四葷、四素、四乾果,重新端上四個冷盤,四個蒸碗肉和一個湯,主食則以米飯為主。四個蒸碗肉各有不同,內襯分別是香椿菜,乾醃菜、蘿蔔豆腐、五香豆醬等。
十三花具有鮮明的文化特徵,它的食用材料,基本上都是當地自產的,如蝴蝶汗、香春、雞爪菜、石臘菜、白蘿蔔、紅蘿蔔、石磨豆腐、土豆、手工豆芽、手工甜酒、手工圓子、雞蛋等等,在人們回歸自然、崇拜綠色食品的今天,它無疑是值得推廣的菜系。
瀕危狀況
柞水十三花原始傳統的製作工藝和流程,使其淳真、淳樸,極具民族特色。但因社會快速發展,十三花這種有著千年歷史的傳統宴席越來越疏遠,一是因為它製作繁雜,時間較長;二是它備料、用料有一定的局限性;三是宴席戰線較長,一般吃一頓十三花,耗時三小時以上,所以人們都不願傳承製作這古老的席面。
保護措施
一、成立柞水飲食文化研究會,對“三台席、三點水、猴子翻跟斗、十三花”等進行深度挖掘研究。
二、編輯出版柞水美食叢書、重點推介十三花菜系。
三、藉助農家樂快速發展,每年舉辦一次十三花廚藝大賽。
四、在井泉山莊設立十三花傳承培訓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