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體的結構異常
許多物理、化學和生物因子可以引起染色體斷裂(breakage),這些因子稱為致斷因子(clastogenicfactor)或染色體斷裂劑。此外,染色體也能自發斷裂。斷裂端被認為具有“粘性”,即易與其它斷端接合或重連(reunion)。因此,一次斷裂產生的兩個粘性末端通常重連而修復如初。但有時出現非正常的重連,結果導致多種染色體結構異常。
根據斷裂發生時染色體是否已複製,結構異常可分為兩大類型:即染色體型和單體型。如斷襲發生於G1期,即染色體尚未複製而只有一條單體,斷裂通過S期時的複製而影響到兩條單體,將導致染色體型的異常。如斷裂發生在G2期,此時染色體已完成複製,由兩條單體組成,斷裂通常只涉及其中一條單體,導致單體型結構異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