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柏林,亞歷山大廣場》是德國著名作家阿爾弗雷德·德布林的代表作,後被搬上大銀幕及改編成電視劇。
圖書信息
中文名:柏林,亞歷山大廣場
原名:Berlin Alexanderplatz
作者:(德)阿爾弗雷德·德布林
譯者:羅煒
出版日期:2003年6月
字數:38萬字
出版社:上海譯文出版社
所屬叢書:世界文學名著普及本
定價:24元
ISBN:7-5327-3087-5
情節概述
故事發生在20年代末的德國柏林。
弗蘭茨剛剛出獄,他四年前因謀殺女友被判入獄,如今他決定重新做人。而現實是殘酷無情的,弗蘭茨很快就嘗到滋味。他以前的朋友大都自顧不暇,無力幫助他,經過一段時間的沉淪之後,他成了一個柏林亞歷山大廣場上叫賣“人民觀察家”的報販子。
很快,他生活中又出現了一批批各色人物,要把他重新引入歧途。一個魅力十足的神秘人物萊因霍爾德,善惡難辨,但十分吸引弗蘭茨。弗蘭茨盲目的信任和依賴這個陌生人,身為犯罪集團頭目的萊因霍爾德卻利用了弗蘭茨,甚至在一次追捕中把他推出車外,弗蘭茨因此失掉了一支胳膊。
弗蘭茨傷愈之後,更加堅定地要重新開始。他認識了一個單純的姑娘米策,兩人相愛了。米策在弗蘭茨不知道的情況下,用賣淫的錢來養家,弗蘭茨十分感動。但罪惡沒有忘記弗蘭茨,弗蘭茨被迫再次同流合污。萊因霍爾德勾引並殺害了米策,把弗蘭茨推上生活的絕路。弗蘭茨在痛苦和混亂中,精神失常,被關進瘋人院。
在瘋人院的弗蘭茨一心求死,他用絕食來抗爭。但是周圍的人給他輸營養液。終於有一天,陷入半昏迷狀態的弗蘭茨想通了一切,原諒了自己。他作為證人出庭,親眼見證萊因霍爾德的伏法,並且到米策的墳墓上去祭奠。因為他已經能夠面對自己的一切了。從此開始了新的生活。
作品簡析
如果說托馬斯·曼代表了一個時代的終結,那么德布林則意味著一個時代的開始。阿爾弗雷德·德布林(Alfred Doblin,1878-1957)是德國現代派文學的關鍵人物。他的敘事藝術和多元文化的視野對現當代德語文學產生了深遠而持久的影響。德布林的小說體系結構宏大,包羅萬象,但從文學的接受史和影響史的角度來看,應以長篇小說《柏林,亞歷山大廣場》最為著名。
這部作品1929年發表,旋即引起巨大轟動,不僅成為當年的暢銷書,而且受到圈內圈外人士異口同聲的大力推崇。更有評論家熱情撰文,要求提議德布林為該年度“諾貝爾文學獎的候選人”。小說先後被改編為廣播劇、電影和電視連續劇,通過大眾媒體的傳播而家喻戶曉。
與此同時,小說還相繼被譯為英、法、俄、意等多國文字,躋身於世界文學之林,同喬伊斯和多斯·帕索斯等人的偉大創作實踐並駕齊驅。今天,在德國,它既是大學德文系的必修課程,又是權威性的教學大綱推薦給高中生的經典讀物。近年來,幾乎每隔一段時間就有新的版本推出。截至目前為止,小說的袖珍本已至少再版了33次之多,成為德語文壇上幾乎沒有先例的常青樹,可謂常印常新,日久彌新。 誠然,一部像《柏林,亞歷山大廣場》這樣艱深而嚴肅的文學作品能夠在高度商業化運轉的圖書市場上做到如此的經久不息,必定是方方面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但追根溯源,在支離破碎的城市真實性中滲入深厚的人文關懷,用最激進的現代蒙太奇技巧敘述一個最傳統的浪子回頭的感傷故事,這種奇特的結合,乃是其真正長盛不衰的基本秘訣。
“城市蒙太奇”
蒙太奇原來是電影藝術中的一種剪輯和組合的技術。在文學領域,蒙太奇意味著把語言上、文體上和內容上來源完全不同,甚至是風格迥異的已經成型的部分重新並列、拼合和組裝在一起。德布林將這一電影技術植入小說創作,故又有人稱之為“電影式的寫作方法”。
《柏林,亞歷山大廣場》的蒙太奇化,表現在結構、敘述和語言等各個層面。柏林方言,黑話,書面語,口語,流行歌曲,說明書,打油詩,公共指示牌上的圖形標識,科學公式……;大小故事,聖經片段,希臘神話,天氣預報,股票行情……;畫面,意識流,內心獨白,心理直覺,自由聯想……通過無孔不入和無處不在的蒙太奇化,世界大都會柏林的全景由無數真實的碎片組裝而成。生活的急流生生不息地在這座城市裡翻滾。
電車,捷運,各種交通工具在這裡飛馳而過;機器在這裡發出巨大的轟鳴;這裡的街道喧囂嘈雜;這裡也同時還是人的海洋,意識的衝動在涌動的人群中流淌;這裡的市中心亞歷山大廣場光怪陸離,是各色人等雲集的地方;這裡的屠宰場血流成河,每天都有無助的動物淒涼地走向死亡……大量的數據和新聞報導式的寫實把一座動感十足而又混亂不堪,充斥暴力罪惡而又神秘莫測的城市呈現到讀者的面前,讓人觸目驚心,也讓人愛恨交加。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的柏林風貌就這樣在德布林的筆下化作永恆,從文學中獲得永生。
“新人”成長史
德布林的城市畫卷既非樂觀主義的讚美,亦非悲觀主義的詆毀,而是客觀主義的、赤裸裸的“蜜糖”和“污穢”並存的現實——一個高度濃縮的現代世界的幻影。人類如何應對工業和技術文明條件下的機遇與挑戰,誘惑與陷阱,從而更好地駕御生活,獲得一種更有意義的存在?如果說“城市蒙太奇”所再現的只是一個外在環境的現實的話,那么,作家對現代社會人類內在生存狀態的嚴肅思考則主要通過貫穿於小說的那根紅線——“弗蘭茨·畢勃科普夫的故事”來完成。
小說的主人公畢勃科普夫是個墮落為罪犯的城市生活的失敗者。他的內心深處雖然懷有求真求善的美好願望,卻是個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粗人。無知,傲慢,受制於欲望和本能,精神支柱和政治意識的缺乏,種種個性的缺陷,使他在陰森茂密的城市叢林中迷失。他遭人欺騙,他誤入歧途,被人陷害致殘,愛人也被惡魔殺害。畢勃科普夫在命運接二連三的沉重打擊下,精神崩潰。經歷了生與死的考驗,他開始對過去的生活感到後悔。
在小說的結尾,成為“新人”的畢勃科普夫做了一家工廠的門衛,並時刻準備以理性迎接新生活的挑戰。這樣,通過凸顯人與世界的緊張關係和一個個體的成長曆程,德布林重複了一個古老而傳統的話題:變革世界應該從修養個人的心靈開始。“他在這座城市裡穿梭。只要心是健康的,這裡的很多東西都能夠讓人變得健康起來”。
讀者的探險
由於現代敘事技巧,尤其是蒙太奇寫作手法大量和大膽的運用,對於習慣了傳統心理化情節小說的讀者而言,閱讀《柏林,亞歷山大廣場》不啻於一次需要耐心、專心和靈活性的探險。
這裡的情節鬆散,沒有跌宕起伏和扣人心弦;這裡的人物沒有鮮明的性格,只剩下模糊的輪廓;這裡找不到確定的、有約束力的信條,有的只是無數看似雜亂無章、實則依據一定邏輯和關聯進行排列和組合的文本碎片。因為這裡的一切都是飄忽不定的,沒有最終成型的,而且時刻處於形成和運動的狀態之中,所以讀者被要求直接參與這個儘管充滿詩意、卻甚是複雜的過程,這才能形成一個十分個性化的認識。
於是,讀者將會遭遇和主人公畢勃科普夫類似的經歷,在洶湧澎湃的城市生活中,在行色匆匆的人流和車流中,在文本的迷宮中暈頭轉向,同時遭受形形色色的聲響、色彩和畫面製造的視聽轟炸。但以此為代價,讀者最終得到的是獨立的判斷能力,而不至於在被作者打動的同時喪失理性。這也可說是文學的教育作用吧。而這也正是作為道德主義者的德布林所孜孜以求並付諸實踐的理想,套用以德布林弟子自居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君特·格拉斯的話說就是:
“他會讓您感到不安;他會讓您的美夢變得沉重;您必須細嚼慢咽;您不會覺得他可口;他是不好理解的,也是不好消化的。他會改變讀者。知足的人可要當心德布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