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信息
種質資源名稱 | 林麝-1 | 資源別名 | 香獐、林獐、麝鹿、麝 | ||
種質外文名 | Forest musk deer-1 | 科名 | Cervidae鹿科 | ||
屬名 | Moschus麝屬 | 種名或亞種名 | 林麝 | ||
原產地 | 省 | 西北、華中等 | 國家 | 中國 | |
來源地 | 中國四川 | ||||
標記信息 | |||||
資源分類編碼 | 13131111127 | ||||
資源類型 | 地方 | ||||
功能特性 | 耐粗飼;優質;抗逆;耐高寒 | ||||
主要用途 | 肉;藥用;保健;研究教學;觀賞 | ||||
氣候帶 | 寒溫帶 | ||||
基本特徵特性描述信息 | |||||
生活習性 | 圈養 | 繁殖周期 | 年產1胎 | ||
性成熟期 | 1.5歲 | 生命周期 | 10年 | ||
具體用途 | 麝香;麝肉茸用;肉用 | ||||
海拔 | 820 | 經度 | 11647-12093 | 緯度 | 3742-4646 |
年平均溫度 | 1.3 | 年平均降水量 | 500 | ||
極端均高溫 | 21 | 極端均低溫 | -13 | ||
年平均濕度 | 51 |
平台資源號:1322C0001000002707 :資源編號:CSSMLNA0103-001
種質資源名稱:林麝-1 :資源別名:香獐、林獐、麝鹿、麝
種質外文名:Forest musk deer-1:科名:Cervidae鹿科
屬名:Moschus麝屬:種名或亞種名:林麝
原產地: :省:西北、華中等 :國家:中國
來源地
中國四川
標記信息
資源分類編碼:13131111127
資源類型:地方
功能特性:耐粗飼;優質;抗逆;耐高寒
主要用途:肉;藥用;保健;研究教學;觀賞
氣候帶:寒溫帶
基本特徵特性描述信息
生活習性:圈養 :繁殖周期:年產1胎
性成熟期:1.5歲 :生命周期:10年
形態特徵:林麝是麝屬中體型最小的一種。成年林麝體重小於5千克,體長小於60厘米,肩高47厘米。雌雄均無角;耳長直立,端部稍圓。雄麝上犬齒髮達,向後下方彎曲,伸出唇外;腹部生殖器前有麝香囊,尾粗短,尾脂腺發達。四肢細長,後肢長於前肢。體毛粗硬以深,呈橄欖褐色,並染以橘紅色。下頜、喉部、頸下以至前胸間為界限分明的白色或橘黃色區。臀部毛色近黑色,成體不具斑點。
具體用途:麝香;麝肉 茸用;肉用
海拔:820 :經度:11647-12093 :緯度:3742-4646
年平均溫度:1.3:年平均降水量:500
極端均高溫:21:極端均低溫:-13
年平均濕度:51 : :
其它描述信息
記錄地址:特性數據信息:圖像:
如果有,參考同類圖片
收藏單位信息
保存單位:中國農業科學院特產研究所;四川養麝研究所 :單位編號:1322C0001
保存資源類型:活體;精子;卵子;胚胎;組織器官;生物分子 :保存方式:保護區;保護場;低溫;其他
實物狀態:正常
共享方式
共享方式:公益性共享;合作研究共享;智慧財產權性交易共享;資源純交易性共享
獲取途經:現場獲取
外貌特徵
林麝是麝屬中體型最小的一種。成年林麝體重5-10千克左右,體長60-80厘米左右,肩高47厘米左右。雌雄均無角;耳長直立,端部稍圓。雄麝上犬齒髮達,向後下方彎曲,伸出唇外;腹部生殖器前有麝香囊,尾粗短,尾脂腺發達。四肢細長,後肢長於前肢。體毛粗硬以深,呈橄欖褐色,並染以橘紅色。下頜、喉部、頸下以至前胸間為界限分明的白色或橘黃色區。臀部毛色近黑色,成體不具斑點。
繁殖性能
雌獸的懷孕期為175-189天。幼仔在5-7月出生,一般一胎生1-2仔。性成熟期約1.5歲,生命周期為10年。
區域分布
主要分布在新疆、西藏、青海、甘肅、寧夏、陝西、山西、湖北、四川等省、自治區。
外貌特徵 | Top 林麝是麝屬中體型最小的一種。成年林麝體重5-10千克左右,體長60-80厘米左右,肩高47厘米左右。雌雄均無角;耳長直立,端部稍圓。雄麝上犬齒髮達,向後下方彎曲,伸出唇外;腹部生殖器前有麝香囊,尾粗短,尾脂腺發達。四肢細長,後肢長於前肢。體毛粗硬以深,呈橄欖褐色,並染以橘紅色。下頜、喉部、頸下以至前胸間為界限分明的白色或橘黃色區。臀部毛色近黑色,成體不具斑點。 |
| Top 雌獸的懷孕期為175-189天。幼仔在5-7月出生,一般一胎生1-2仔。性成熟期約1.5歲,生命周期為10年。 |
| Top 主要分布在新疆、西藏、青海、甘肅、寧夏、陝西、山西、湖北、四川等省、自治區。 |
| Top 林麝產區地處寒溫帶,海拔在820米,經度116°47′-120°93′,緯度37°42′-46°46′,年平均溫度為1.3℃,年平均降水量500㎜,年最高溫度為21℃,年最低溫度為-13℃,年平均濕度為51%。 |
| Top 林麝多出沒于海拔2400-3800米高寒山區。海拔500米以下的地區也曾有林麝的分布。由於人類的活動改變了植被,低海拔地區不再發現林麝活動。林麝在同一地區隨季節的變化而選擇其棲息環境。在闊葉林、灌木林、針闊混交林內可見林麝的蹤跡。天氣熱時在山頂,寒冷時下山,故有“七上八下九歸槽”之說。即七月份在山頂,八月份下山居于山腰,九月回到河谷地帶。這就說明林麝既有較固定的生活領域,又有季節性的垂直遷徙習性。林麝膽怯,獨居,不成群,行動循熟路。麝的活動、覓食、休息、排泄都有固定的路線和地點,排泄後用前蹄向後扒土覆蓋。若不受驚擾,林麝不輕易變動棲息地。林麝有將尾脂腺的分泌物擦在樹樁、小樹枝上的習性,以示識別自己的活動區域。當受到威脅隨即逃離,不久又回到原處。獵人流傳著這樣一句諺語“捨命不捨山”。林麝在黎明和夜間活動多,白天則一般靜臥休息。林麝善奔跑,能上樹,跳躍力很強,能平地跳起2米以上,還可以在很陡的山被上跑幾步。麝幾乎沒有抵禦任何肉食動物攻擊的能力,較小的豹貓和黃鼠狼都可能傷害仔麝甚至成年麝。麝嗅覺特別發達,聽覺和視覺敏銳,遇有異樣聲響,即迅速逃遁。食性很廣,多種植物嫩枝葉均可供食用。最喜採食山掛麵(松蘿)。據統計,可供麝食用的野生植物和作物、蔬菜、瓜果等共有70-100種之多。 |
| Top 我國從60年代開始就進行林麝的人工馴化、養殖和人工取香的試驗,經過幾十年的努力,在林麝的養殖業中取得了很多經驗,特別在我國北方開展較好,為野生林麝資源的保護和開發利用提供了新的途徑。 |
| Top 林麝主要生產麝香,麝香香氣醇濃,經久不散,是配製高級香水、香精的定香劑,又是刺激中樞神經系統的興奮劑,用來配製多種甦醒和強心等急救藥物,具有極高的經濟價值和藥用價值。林麝還可以肉用,其肉質細嫩,味美,位於樟、鹿、兔等名貴野味中列居首位。麝皮可製革,毛可作為填充物。 |
| Top 2004年對林麝的分子遺傳多樣性進行了詳細的分析。 |
| Top 圈養為主要飼養方式。 |
| Top 從事過細胞遺傳學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