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藜光

g,1902-1945),廈門人,學者、佛學研究專家,精通梵文、巴利文,對藏文也有研究。 de [1]林氏早年畢業於廈門大學哲學系,在校時與法國教授保羅·戴密微過從甚密。

基本信息

個人簡介

林藜光(英語:LinLi-kouang,1902-1945),廈門人,學者、佛學研究專家,精通梵文、巴利文,對藏文也有研究。[來源請求]一生以復興佛學為己任。生前校訂的梵、藏、漢、法語《諸法集要經》四卷本(Dharma-Samuccaya,compendiumdelaloi)曾在法國出版。

個人經歷

早年畢業於廈門大學哲學系,留校任教。1929年應聘赴北平任哈佛燕京研究所研究員,從事歷史與語言研究。1933年應聘至法國巴黎國立東方語言學院任教。1936年夏返回廈門,曾應中國佛學會廈門分會之請,在妙釋寺念佛堂作題為《歐洲人士研佛之一斑》的講演。[1]

林氏早年畢業於廈門大學哲學系,在校時與法國教授保羅·戴密微過從甚密。離校後去北京,師從愛沙尼亞學者鋼和泰研習梵文。1933年應巴黎東方語言學校之邀,赴法國教授中文,同時在印度學大師列維指導下從事佛典研究,列維以當時在尼泊爾新獲《諸法集要經》梵文寫本授林氏校訂。林氏在法十餘年,孜孜不倦,工作夜以繼日,當時又值二戰,環境艱困,積勞成疾,於1945年不幸病逝,享年僅四十三歲。

林先生過世後,其校訂研究《諸法集要經》之成果,正是由戴密微聯手當代傑出佛學家安德烈·巴厚、狄庸,克服種種困難,歷經二十餘年,於1946-1973年分為四冊出版。此書被譽為二十世紀對後期小乘佛學研究最重要的貢獻,至今受到各國學者的普遍重視。

林夫人李瑋女士在1949年曾寫道:“戴先生乃東方語言學家兼佛教學者,淹博精深,為藜光平生所敬仰。”“藜光歿後,戴密微先生整理其遺著,陸續付梓……念此邦人士所以鼓勵學術之精神,有足多者,惜藜光不及見其書矣!”有關詳情,可參閱戴氏所撰《林藜光追思》,此文已譯成中文,載於朱玉麒主編《西域文史》第五輯(北京:科學出版社,2010年,第255-266頁)。

根據楊絳先生回憶,林藜光先生夫婦在歐洲期間與錢鍾書(1910-1998)先生夫婦和向達(1900-1966)先生常有來往。想到林先生的學術成就和愛國情懷,確如戴密微所言,“作為國家的榮耀,如此愛國的學者卻至今還幾乎不為人所知。作品即將出版時,他卻離開了人世;迫於形勢,這部作品在法國出版”,實在令人嗟嘆。[2]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