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疃村

林疃村

關於林疃村村名的由來,我們可以從字面上來探詢。 其實,還有一個解釋,是“坡上的平地”。 後徐士業生有七子,成為徐家後來的“七房頭”,家族人丁也從此興旺起來,在林家的北面修建起“徐圩”來。

[村名由來及村史]

關於林疃村村名的由來,我們可以從字面上來探詢。首先看“疃”字,現代漢語詞典上對此字的解釋是:1.禽獸踐踏的地方;2.通“屯”,村莊。其實,還有一個解釋,是“坡上的平地”。本村方圓幾十里的地勢是這樣的,以北部東海農場場部為最高點,兩側是斜坡,向南北延伸,而本村正是南斜坡上的一塊平地。所以這個解釋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說完“疃”字,我們再看“林”字。如果單把“疃”解釋為村莊,那么“林疃”就可解釋為“林家的村子”。但是本村目前並沒有一戶姓林的男丁,這又如何解釋呢?筆者探詢村中故老,原來村中本有姓林的。林氏的最後一個男丁叫“林學渠”,此後家族香火無繼,新一輩村民就很少有人知道了。而林學渠的祖先是最先到達本村的,他們的家族居住在本村中央的一個池塘旁邊。按照當時的俗規,先到者有命名權,所以本村命名為“林疃”。
關於林學渠的祖先何時來到本村,因無村史記載,只能根據一些故老相傳的軼事進行推理。村北部有兩塊田地,分別命名為“上王湖”和“下王湖”,據傳在林家搬來之前,村中本有王家莊,這也是本村最早的村史記載了。明末清初時,因為兵亂,再加上瘟疫,王家莊人口死亡大半,剩下的也逃難去了。等到清廷初定,林家才搬來這片荒地,任家接著搬來。
徐家是第三支搬來的家族,因家譜在倭亂中遺失,根據家族世系及家族老人的回憶來推斷,徐家搬到此地的時間約在1700年左右。林家比徐家早二十年左右到,那么本村的建立時間應該在1680年左右。
據徐家老人說,徐家是從北部的山東郯城縣搬過來的,遷移路線是先到海州區再向西的,一路上留下不少家族旁支。至於為何要遷移,筆者翻閱歷史,發現在1668年的農曆七月,郯城發生了8.5級大地震,該縣死亡十之有九。當時,清廷初定,海內未晏,賑災不力,再加上時值盛夏、醫療條件落後,地震發生後,瘟疫橫行,倖存人口只得四處逃難。筆者推斷,徐家先祖應該是這逃難大軍中的一員,因為時間和地點都比較吻合。
徐家來此地定居的第三代有兩個兒子,次子徐必魁,頭腦活泛,掙得良田千畝,然膝下無子;其兄徐必忠有兩子,遂將次子徐士業過繼過來,繼承家業。後徐士業生有七子,成為徐家後來的“七房頭”,家族人丁也從此興旺起來,在林家的北面修建起“徐圩”來。所謂“圩”,是當時蘇北平原地區為防匪患而修建起來的土城。
當時“徐圩”在方圓幾十里算是很大的圩子了,南北長200米,東西寬300米,圩牆高2米,寬一米左右,底部是磚石,上部是泥土。圩牆外有護城河,寬約1米,深約1.5米。徐圩外是後搬來的其他姓氏所建的小圩,有大王圩、小王圩、任圩、趙圩、張圩等等,皆背靠徐圩,借用徐圩的一面圩牆。有盜賊來患時,幾圩相互照應,共同抗敵,有的時候甚至方圓幾十里的圩子都過來幫忙。南部有劉家大圩,獨立於徐圩之外。解放後,賊患消除,圩牆拆除,磚石和泥土運去修路。同時,隨著村子人口增加,圩子的村民逐漸向老村莊的東北方向搬遷,目前搬遷完畢,老村莊已成田地,無人居住,護城河還留下點殘跡。

[地理位置]

林疃村位於東海縣城東南10公里、房山鎮駐地西2公里處,毗鄰東海農場,緊靠245省道,北距徐連高速公路進出口和縣內東南大通道——牛房公路不足2公里,交通十分方便,區位非常優越。

[基本概況]

王金貴同志1999年回村乾黨支部書記,當時是縣裡有名的爛攤子,工作無法開展,派來了工作組,仍沒有起色。王金貴上任後狠抓農村穩定工作,走村串戶,開導農戶思想,收到奇效,現在農民安居樂業;二是發展個體企業,提高就業率,增加了農民的收入,現已達到5000元;三是廣開招商渠道。走出去請近來,網上招商、以商招商。林疃村有人口4200人,黨員63名,合併村,耕地面積6200多畝。人多地少等因素, 使該村的農業生產、養殖業以及工業比較發達,現在變成了遠近聞名的先進村。

[特色產業]

一是農業生產。稻麥兩熟生產不僅是林疃村的傳統產業,更是林疃的支柱產業和農民收入的主要來源,全村 900多戶農民,幾乎家家從事農業生產。
二是養殖業。養狐狸場1座,現有30多隻。
二是石英工業。石英加工是林疃村的支柱產業,全村有20多個石英加工企業,500萬元熔融石英龍頭產業2個,每年上繳稅收80多萬元,就地勞動力轉化1000多人,大的廠用工100多人,每人每月工資1000元左右,不出家門照賺錢,全村工業用電量100萬度,有集貿市場1個——根據投資者的需要,為投資者建設所需廠房,騰出村部的辦公地點,先後引進10多家企業落戶林疃村。目前,全村各類工業企業已經發展到20多家,固定資產4000多萬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