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屋中學簡介
學校布局合理,環境優美,綠化面積達40%,是湛江市花園式單位。教學樓、實驗樓、辦公樓、體育館、食堂、宿舍等樓房井然有序,教工宿舍全部實現單人套間化。(只能作09年參考數據)
學校師資力量雄厚,教師學歷全部達標,本科畢業占70%。學校對引進和培養外省教師有豐富的經驗和優良的傳統,首開吳川市大批引進外省教師的先河,從1993年至今,先後從湖南、江西、四川、海南、廣西、陝西等地招聘的教師達75位,目前,在校任教的外省教師達32人,占全校專職教師的25%。(只能作09年參考數據)
學校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愛國、明理、求真、創新”為校訓,堅持“依法治校,育人為本,辦好學校,培養人才,服務社會”的原則,積極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辦學水平不斷提高,在社會上享有較高的聲譽。近年來,學校獲取的殊榮主要有:湛江市高考招生工作先進單位、湛江市雙優學校、吳川市中考先進單位、吳川市輸送體育人才突出貢獻獎。
學校深得中央、省、市各級領導的關懷,建校以來到學校視察指導工作的主要領導有:宋平(原中央政治局常委)、陳慕華(原全國人大副委員長)、胡繩(原全國政協副主席)、謝非(原廣東省委書記)、任仲夷(原中顧委委員、廣東省省長)、朱森林(原廣東省人大主任)、盧瑞華(原廣東省省長)、歐廣源(原廣東省副省長)、黃華華(廣東省省長)。
林屋中學科組長和骨幹老師
語文科組長:肖小強 (只做參考,請以實際為準)
數學科組長:吳康才 (只做參考,請以實際為準)
英語科組長:陳 華 (只做參考,請以實際為準)
生物科組長:鄧柏庚 (只做參考,請以實際為準)
物理科組長:黃康華 (只做參考,請以實際為準)
地理科組長:王飛 (只做參考,請以實際為準)
政治科組長:李麗 (只做參考,請以實際為準)
化學科組長:周夏令 (只做參考,請以實際為準)
骨幹教師有:劉慶良(已退休),吳健(已退休) ,將光平(已調走) ,彭霞(已調走) ,胡小燕(已調走) ,肖小強 ,張娟 ,李華新 ,林文娟 ,王飛 ,陳華 ,黃偉 ,吳婷等等。
林屋中學優秀特尖生
陳月明:團員。多次榮獲文學創作獎。由將光平指導的《哭泣的布娃娃》發表於湛江晚報。《永遠的依靠》等發表林屋中學弄潮文學社。
吳土明:中共黨員。曾經是中國少年作家學會會員。現在是中國青年作家學會會員;曾經是中國少年作家學員。現在是中國青年作家班學員;吳川市黃坡鎮水潭初級中學晴天文學社創歷人,擔任晴天文學社名譽社長、主編。曾榮獲國際中學生作文大賽銅獎、優秀獎;第七屆葉聖陶杯全國新作文大賽三等獎;第九屆少年作家杯全國徵文大賽二等獎;第二屆吳川市黃坡文學協會徵文大賽二等獎;第十屆少年作家杯全國徵文大賽一等獎 :發表作品有《你是我永恆的生命》、《永恆的水》、《人生》、《憂鬱的日子》《你是我永恆的心靈》、《一個人的愛情》《珍惜你的愛情幸福才會開花》等等。
謝慶如:優秀團員。吳川市林屋中學三好學生、優秀班幹部、文明學生 。多次在考試中獲獎,對文學深入討研,曾經在文學方面也多次獲獎。
校園環境
為最佳化育人環境,最近投資60萬元,建起學校圍牆,並且改建了校門,填平了空置的池塘,擴大了校園使用面積。還花大氣力搬遷校內104口墳墓,投入20多萬元平整墳地,並鋪設草坪,種植綠化帶,使校園實現了綠化、美化、淨化。校園樹木參天,綠草茵茵,花香沁人。
該校硬體設施完善,功能室配齊配足儀器設備。設定語音室2個、化學實驗室2個、物理實驗室3個,電腦室2個共設有147台電腦,多媒體電教室設有268個座位和4台大彩電,圖書館藏書近6萬冊。生物室、地理室、歷史室、舞蹈室、音樂室、校史室等功能室配置充足設備及資料。各類體育器材齊全
學校領導
校 長:梁棟豪 (只做參考,請以實際為準)
副校長:梁 明 (只做參考,請以實際為準)
教導處主任:黃觀康 (只做參考,請以實際為準)
教研室主任:何華超(只做參考,請以實際為準)
總務處主任:陳華福 (只做參考,請以實際為準)
政教處副主任:戴華福 (只做參考,請以實際為準)
體衛處副主任:楊振興 (只做參考,請以實際為準)
團委副書記:李觀康 (只做參考,請以實際為準)
初一級長:文學誌(只做參考,請以實際為準)
初二級長:楊振興 (只做參考,請以實際為準)
初三級長:陸觀榮 (只做參考,請以實際為準)
辦學歷史
林屋中學前身是一所鎮辦國中,二排平房,八間教室,三個班,僅100多名學生,教學設施不全,師資力量薄弱。這種狀況,引起了林屋機械廠廠長、農民企業家林文芳的沉思。這位全國勞動模範,有感於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必須與精神文明同步發展,有感於作為生產力的科學技術對於國民經濟飛速發展的重要作用,有感於提高中華民族的文化素質責無旁貸,暗下決心要在林屋村辦一所高水準的中學。
1987年2月,林文芳出席省人代會,特意拜訪了與會代表、82歲高齡的著名書法家秦萼生。秦老欣然題下“吳川縣林屋中學”的校名,七個魏碑體大字遒勁有力。此後三年,林文芳一面積極儲備資金,一面在幹部民眾中做深入細緻的思想工作,使村民認識“科技興國、教育興邦”的道理,並著手解決校址和用地等問題。
1990年5月17日,林屋機械廠成立了包括林文芳廠長,林樹全、林海副廠長等在內的十六人建校籌備領導小組。7月,建校工程正式開工。
1991年7月,第一期基建工程竣工,建成辦公樓一幢,教學樓二幢共18個教室,用於實驗的教學附屬樓一幢,學生宿舍樓一幢,教工住宅樓二幢共24套房,食堂一幢。草圃、綠籬、樹木、校道、路燈等環衛設施按花園式單位標準建設,課桌、實驗室設備、音樂室設備、體育運動場、體育器材設備和教師辦公設備均按標準配齊。當年林屋中學招生指標列入吳川招生計畫,試招高中普通班一班48名學生,高中職業班一班32名學生,國中4個班224名學生。
1992年後,該校高、國中逐年增加班級,學校逐步上規模。1996年高中發展到14班748名學生,國中發展到14班793名學生。並於1996年被評為湛江市一級學校。
該校近年繼續加大發展步伐。1996年9月動工興建一幢高八層、面積3400多平方、總造價300萬元的綜合大樓。綜合大樓於1997年9月投入使用,除設定行政機構辦公室外,還設立物理實驗室、美術室、音樂室、舞蹈室、歷史室、地理室、閱覽室等功能室。
在1995年建起全國農村中學第一個200米塑膠跑道田徑場的基礎上,1997年該校繼續投入40多萬元興建了一個400米標準跑道的煤渣田徑場。
1997年秋季,投資50多萬元裝修原有的教學樓和教師宿舍樓,並增建三個教室。1998年再投入280萬元興建二幢六層、共有22個套間、面積3100平方的教師宿舍樓。教師住房面積共9158平方,人均達86.4平方,超過省一級學校標準。
2018年9月3日,吳川市職業高級中學在黃坡鎮林屋中學舉行掛牌揭幕儀式,第一屆新招學生170多人。經市委市政府決定,市職業高級中學搬遷到林屋中學辦學,今年第一屆新招學生170多人。學校硬體設施齊備,師資力量雄厚,以廣東粵凱機械有限公司作為實操基地,滿足了社會對職中學校的需求,為我市創建推進廣東省教育現代化先進市創造良好條件。
辦學特色及主要成就
連年來,學校充分發揚勤勞務實、積極開拓的光榮傳統,在“以人為本,誠信為基;普職兼容,學創俱能;特色名校,服務社會”的辦學思想指導下,遵循“重德、博學、尚美、篤行”的校訓,按照“和諧、穩定、務實、創新”的要求,抓管理、重質量,取得了輝煌成績。
1、優異的教學業績:學校在發展過程中,逐步建立起了一整套科學化的管理體系,培養出了一支優秀的教師隊伍,創造了顯著的教育教學成績。2005年被吳川市教育局授予“二OO五年普通高中教育質量十強學校”稱號。2006年高考綜合排名繼續穩居全縣農村高中第八,獲得了良好的社會反響。而2007年的高考又再創新高,超額完成任務,上線學生的數量和質量都穩居農村高完中第八。2008年高考,各類本科上線56人,重點本科2人,取得了我縣農村高完中歷史以來的最好成績,其中文理科33人,藝體職43人。2009年高考再創新高,各類本科上線88人,重點本科上線3人,其中文理科25人,藝體職63人。2010年中考2人考上吳川一中,上省一級學的有共有11人,2011中考中再創輝煌,梁璐同學以846分考上湛江一中,另有梁啟成、龐世和、林春瑜、龐康振考上吳川一中,考上省一級學校的共有14人。
2、優美的教學環境:經過幾代林中人的不懈努力,目前,校園環境優美,配套完善,是學生學習生活的理想環境。校園占地面積達19878平方米,建築面積32451平方米。配有微機室、多媒體教室、網路教室等現代教育教學設施設備和音樂室、美術室、舞蹈房等藝體教育場所。教學大樓寬敞明亮;學生公寓樓配套設施齊全,整潔衛生;現代化的膳食中心同時可容納3000人就餐,環境優雅,安全衛生,刷卡消費,管理規範,澡堂、洗衣房、理髮室等設施一應俱全。學校有南北兩個運動場,功能分區,寬大整潔。新式校門投入使用後,成為學校硬體建設的畫龍點睛之筆,監控系統也為學校的安全管理提供了一雙火眼金睛。
3、規範的管理體制:在管理上,隨著學校常規管理條例、各職能部門職責與分工協作規定、各類人員崗位職責及考核辦法、請銷假制度、公共衛生制度、教職工“一崗雙責”紀律規定、教學管理實施細則、安全管理條例、後勤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管理措施和考核辦法的相繼出台,實現了學校的管理有據可依,教職工的工作有章可循。一個“有利於教學質量提高,有利於調動教職工積極性,有利於創建優良的校園環境,有利於學校發展”的管理制度不斷完善最佳化。學校管理也逐漸由守業管理向創業管理轉變,由傳統經驗管理向現代科學管理轉變,由權力管理向能力管理轉變。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站在新的歷史起點,林屋中學將與時俱進,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發揚“艱苦奮鬥、永爭第一”的精神,促進學校又好又快發展,多出人才,出好人才,著力打造名副其實的“月餅之鄉”教育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