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相傳公元前214年秦始皇派出50萬大軍開拓嶺南,任命趙佗為龍川縣令,,趙佗建治佗城後,將佗城周邊屬地設立十三個都,佗城為大都,濁溪(今和平禮士鎮澄溪)至屙屎坳(今林寨火車站)一帶為十三都區域,此地河流暢通,與佗城相距百里,為了屯兵積糧及防備北方來犯之敵的侵襲,趙佗派出林姓統軍在此築寨據守,故名林隘,林隘是通往粵北、江西等地的唯一通道。目前林寨至義都的古驛道仍殘存部分路段,後來隨著語言的演變,漸漸地人們將林隘稱為林寨,這就是林寨的來由。當年林統領運用中原先進的生產技術修鑿的林屋古井,明都御史王陽明追剿池大鬢農民起義軍和太平天國紅巾軍攻占林寨時,首先就是控制林屋井,確保部隊飲食水的安全。古井至今仍保存完好並使用。
清順治二年(1646年)石鎮村開挖牆基時,在牆基下1.8米處挖有李氏狀元碑記;康熙至雍正年(1662年至1721年)六十年間有眾多移民填川,散居於四川滬州、潼南、峨邊、彭水、樂山一帶。另有數脈到廣西、雷州、湛江和廣州觀音山等地發祥。康熙卅一年癸酉科考生陳鍚贊考取舉人開了林寨舉子進入仕途之先河;嘉慶年間林寨遷廣西學子陳繼昌殿試連中三元考取狀元,此後又出現上正村一門七舉九歲貢和下正村九世衣冠一脈傳之輝煌,清乾隆59年,國寶宋朝名畫[牡丹圖]自廣西容縣流入林寨;
1901年基督教傳入林寨;1916年古雲寨建學校時曾挖出一條古時立寨遺址的有線紋青磚牆基;1965年下正陳振雄在林屋山腳開挖牆基時挖出古墓一穴,砌墓道的是線紋青磚,從三.四號墓出土器皿有大.小四耳罐、.古埕、盆、缸、碗等,經博物館鑑定是隋代遺物;1982年縣博物考古人員在街鎮南側大嶺頭採集有石鑄. 石鑿. 石鏃等及各種飾紋陶片. 青銅器碎片等, 屬春秋戰國至東周時期文物;據考證,現居林寨的28姓居民都是在元未明初時,從福建.贛南、梅州等地遷入的客家人。隨著時代的變化.後遷的陳姓族人取代了林姓人的地位。
林寨因水而盛,因人而興,自古以來水上運輸較為發達,林寨碼頭的商船沿著俐江匯入東江,往返於隆、河、惠、莞、穗之間,將山區的土特產運出去,把鹽魚布紗運進來,轉運到粵北贛南一帶,特別是抗日戰爭期間,林寨是大後方,當年鎮內擁有貨運大帆船20多艘、“大業號”拖輪一艘,貨船總載量達1300多頓,其中上百頓的有3艘,江河上白帆點點、百舸爭游。
近況
林寨鎮位於廣東省和平縣東南部,土地肥沃,雨量充足,是和平縣有名的魚米之鄉。鎮轄11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人口2.8萬人,畲族約占人口1%,非農業人口占總人口的7%。此外有海外華僑、港澳台同胞200多人。2003年農業總產值6735萬元(現行價)。林寨歷來為和平縣東南各鎮交通要道,上世紀70年代以前水路可直達老隆、河源、惠州、廣州,現有陸運幹線3條,北通縣城、江西、韶關,東至龍川,南至河源。京九鐵路從鎮東北經過,有4級火車站1個。鎮內有裝機容量1200千瓦的水電站1座。鎮內以客家特色建築四角樓聞名,有謙光樓、潁川舊家等40多幢古建築,。並於2008年被認定為首批27個廣東省古村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