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天行

林天行

林天行,1963年10月生於中國福建省福州市。1978年始先後拜畫家吳國光、林光、陳挺、劉牧諸先生學西洋畫與中國畫,曾在北京和香港舉辦個人畫展十餘次,及參加國內外展覽、聯展百餘次。

基本信息

個人經歷

作品與文章在百多種海內外美術專業書籍和報刊上發表。並有許多作品被中國美術館、中國畫研究院、廣州美術館、深圳美術館、香港藝術館、香港文化博物館等,以及私人機構、中外人士收藏。出版有個人畫集三種,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香港國際藝術交流協會主席。


相關內容

畫風

林天行作品 林天行作品

林天行的作品多是以西藏風景、人文、宗教為題材。因不同的生活境遇使他對生活有著不同的理解與認識。在他的畫中,看不到表現西藏常有的沉重和苦澀,他所體驗的西藏人的精神世界是充實和愉悅的。

那純淨的藍天和靜駐的白雲,大昭寺內外流動著的虔誠的朝拜者,以及雅魯藏布江畔的河谷風光;感受到的是西藏數不清的風雨和傳奇。 林天行的創作表現手法清新脫俗,畫面擅用極簡主義的概念,隱約之中透出形而向上的意念。他用最直接的感受和最強烈的色彩,不拘泥與枝微末節,渾然忘我,筆筆墨輕快灑脫,豐富自然,生動的表現了西藏的美麗、神秘和氣勢,讓觀者嚮往和遐思良久。


神舟七號

落日紅霞中的海港小輪、遊人熙熙攘攘的維港兩岸,這些屬於香港人的集體回憶,經本港著名水墨畫家林天行的妙手躍然紙上,並將與「神七」遨遊太空。繼三 年前畫作《晨曲》隨「神六」升空後,再度獲邀的林天行特別創作的《維港兩岸》水墨畫,今晚將代表香港,與二百九十九幅以「和平」為主題的長卷藝術作品一起,踏上「神七」太空船,展開暢遊外太空與見證歷史的星空之旅。

作為本港唯一一位連續兩度獲邀,繼「神六」後再度將藝術創作送上太空的藝術家,今 年四月,應國家文化部所屬的中國國際書畫藝術研究會所邀,出身山水畫派的林天行參與到「《和平頌》─神七太空飛行藝術之旅」書畫藝術長卷創作中。在位於葵涌的畫室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林天行談到此幅有別於傳統中國水墨山水畫表現形式的《維港兩岸》,依然難掩欣喜之情。「從開始構思到完成畫作,兩周的時間,我用自己的筆墨創作出體現香港與奧運、香港與太空等元素的《維港兩岸》。」

描繪奧運太空與香港

改變了傳統以黑白兩色為基調,描繪中國水墨山水畫的基本形式,林天行選擇以自身獨特的水墨筆觸,大膽創新的採用色彩艷麗的顏料,將自己眼中的維港兩岸,化作浪漫富有詩意的香港景象,活現於宣紙之上。「我選擇了傳遞喜慶幸福與歡樂的訊息,並象徵五星紅旗的紅色顏料為本幅畫的主基調,它同時也反映出京奧期間,香港市民對於百年奧運在中國舉行的興奮與歡樂。」

作為本次代表香港參與太空漫遊之旅的書畫作品之一,林天行延續了隨「神六」升空的《晨曲》中刻畫維港的場景,通過小輪、遊人、陽光與海,勾畫出記載無數港人集體回憶的維港景色。林天行說:「香港作為港口城市,海面上來來往往的油輪是這個城市獨特的一角。而我借用五個懸掛在渡輪上的輪胎,象徵了代表奧運精神的奧運五環。」為了帶出太空的訊息,作畫之時的林天行更憑藉想像,幻想從太空俯視維港景觀,模擬太空人從高空鳥瞰本港的獨特景象,創作出了視角獨特的《維港兩岸》。


與《和平頌》長卷升空

今晚隨「神七」遨遊太空的《和平頌》長卷,集中了三百幅由中國當代著名國畫、書法及篆刻家,以「和平」為主題創作出的藝術作品,其中包括了代表香港的《維港兩岸》,以及本港畫家蔡布穀的書畫作品。據悉,在六十多個小時的航天飛行中,航天員將在太空展示一幅主體性竹書法作品「和平頌」,並向世界鄭重宣言:「和平中國、和平世界、和平太空、我們的永遠追求。」

《和平頌》長卷完成升空之旅,將隨「神七」飛船成功返回後,三百幅藝術作品全部將由國家博物館做永久收藏。

作品賞析

林天行作品欣賞 林天行作品欣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