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線貫通
![松花江公路大橋](/img/0/aae/nBnauM3X2QTM5QTO2IjMyMzN0QTMwADMwADMwADMwATMxAzLyIzL1Y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2011年7月21日24時,哈爾濱市松花江公路大橋新橋進行最後一段合龍,實現主橋和東引橋、河鼓街接線橋、友誼西路接線橋全橋貫通。
由於合龍時所用的混凝土溫度要在15℃到17℃之間,又時值暑伏天氣,設計者根據冰城獨特的氣候特點,經試驗使用了“哈爾濱特色”的合龍方式。
橋樑意義
![1983年松花江公路大橋](/img/9/2d0/nBnauM3XzQTO2kTO2IjMyMzN0QTMwADMwADMwADMwATMxAzLyIzLzI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哈爾濱松花江公路大橋的建成,結束了江南江北"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的歷史,它貫通了哈爾濱至黑河、蘿北、滿洲里等國道幹線,成為全省公路交通的樞紐,對溝通全省城 鄉物資,文化交流,促進科技進步,發展旅遊事業,加速經濟建設,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松花江公路大橋於1983年5月10日動工修建,1986年8月30日竣工,歷時三年零四個月,大橋規模巨大,項目繁多,設計標準高,施工技術先進,結構新穎,呈剪子形狀,給人以偌大個松花江輕鬆的被一刀剪斷之感。 松花江公路大橋是北國冰城哈爾濱的一個著名旅遊勝地。佇立橋頭,極目遠眺,太陽島風景區盡收眼底,滔滔東去的松花江水在腳下奔騰,好一派壯美風光。
![2011年擴展為10車道的公路大橋](/img/7/46b/nBnauM3X1UzM5IjM3IjMyMzN0QTMwADMwADMwADMwATMxAzLyIzLxE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總投資6.66億元的松花江大橋擴建工程,歷時17個月的緊張建設,將於28日凌晨在冰城市民的翹首期盼中實現全橋通車。冰城又新增一條過江大動脈,跨江南北交通“中軸黃金線”將得到疏通。
據了解,2011年9月28日後,江北往江南方向行駛的車輛,可通過直行引橋、下橋轉盤直接行駛到哈藥路、友誼(東)路。江南向江北方向行駛的車輛,可從二環橋直接駛上老橋。通車後,現實行的江北來車在友誼西路調頭方式將取消。
據松花江大橋擴建工程建設項目負責人林樹輝告訴記者,松花江公路大橋擴建工程在立項時,國家發改委將新橋定名“松花江大橋”,這是因為松花江上還沒有一座橋是以這條江命名的。松花江大橋擴建工程自2010年5月開工建設以來,四季施工,晝夜不停,是哈市建橋史上獲批速度最快、效率最高的基礎設施項目。
松花江簡介
中國黑龍江最大支流。發源於長白山主峰白頭山天池。由東南向西北流,在黑龍江省與吉林省交界處、松原市北面的三岔河附近與嫩江匯合後,轉向東北流,於同江附近入黑龍江 。長2308千米 ,流域面積54.6萬平方千米 。主要支流除嫩江以外,還有呼蘭河、牡丹江、湯旺河等。上遊河流蜿蜒於長白山地峽谷中,河道狹窄,水流湍急。吉林市以下為下遊河段,河流穿過丘陵進入松嫩平原,沿途多曲流淺灘 ,水道散亂,多湖泊,河寬水淺 ,江面最寬處可達800米 。幹流河道大都有較深而寬的河槽,坡度平緩,水量豐富,利於航運。從三岔河到哈爾濱市,流在松嫩平原上,河床坡降平緩 ,水流緩慢 ,河道寬約400~800米 ,蛇行現象發育,有許多河中島。哈爾濱至佳木斯市,河流穿越張廣才嶺和小興安嶺之間,坡度較大,江岸常有斷崖聳立,兩岸多台地。在依蘭附近形成的依蘭淺灘,通稱三姓淺灘,長達27千米,河寬變窄,最窄處僅250~300米,並有不少岩石出露水面,為松花江上有名的“鐵門檻”,常給航運造成很大的威脅。佳木斯以下,進入三江平原 ,河面寬闊 ,最寬可達5千米。河水受黑龍江幹流洪水頂托,回水可上溯80千米以上。流域通航里程約2600千米。汽輪可上溯到吉林市,沿嫩江可上溯至齊齊哈爾市,哈爾濱以下可通千噸以上的江輪。冬季結冰,河流封凍期 (11月至翌年3月)約5個月。多年平均徑流量777億多立方米,水量年際變化大,最大、最小年徑流量的比值達3~29倍,且由山區向丘陵和平原增大 。 水力資源理論蘊藏量近660萬千瓦 。流域內森林茂密 ,復蓋率達到44%,河水含沙量很小,多年平均含沙量僅0.157千克/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