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柏葫蘆霉

葫蘆灰霉病是秋冬茬溫室葫蘆栽培中常發病害之一。適宜低溫高濕發病,發病適溫18-23℃,最高30—32℃,最低4℃,相對濕度為持續90%以上的高濕條件,尤其在連陰天多、光照弱、氣溫低、放風不及時的情況下發病較重。此病隨氣流、滴水及農事操作進行傳播,葫蘆結瓜期是該病侵染和發病的高峰期。1、發病症狀主要危害花、幼果、葉、莖。病菌多從葫蘆開敗的雌花侵入,致花瓣腐爛,並長出淡灰褐色的霉層,進而向幼果擴展,花變軟、萎縮、腐爛、表面密生霉層。葫蘆被害時,被害部位停止生長、腐爛或脫落。葉片一般由脫落的爛花附著在葉面引起發病,形成近圓形或不規則形表面著生少量灰霉斑,爛葫蘆或爛花附著在莖上時,引起莖部腐爛,嚴重時葫蘆下部的節腐爛致蔓折斷,植株枯死。2、病原稱灰葡萄孢菌,屬半知菌亞門真菌。病菌的孢子梗數根叢生,褐色,頂端具1-2次分枝,分枝頂端密生小柄,其上生大量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圓形至橢圓形,單細胞,近無色。

松柏葫蘆霉

拉丁綱名Ascomycetes
中文綱名子囊菌綱
拉丁目名Pleosporales
中文目名假球殼目
拉丁科名Pleosporaceae
中文科名假球殼科
拉丁名Cucurbitaria pithyophila
中文名松柏葫蘆霉
定名人(Schmidt et Kunze ex Fr.) Ces. et de Not.
參考文獻Pleosporaceae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