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東風三十一共四型八種(包括驗證彈),分別為,三十一原型 甲,甲一,乙,乙一,乙二,丙,丙一,丙二, 丙三。
成立
東風三十一的前身是東風二十三,1978年立項,項目編號203號工程,目的是研製一種能夠打擊前蘇聯歐洲地區的固體燃料遠程飛彈,用來代替東風四液體燃料遠程飛彈。1984年因為新技術的注入而換項831工程。大口徑固體火箭發動機的燃燒室鑄造技術一直是研製固體洲際飛彈的瓶頸難題,經過我國軍工科技人員不懈努力,終於掌握了大口徑固體火箭發動機燃燒室的鑄造技術,於1988年設計定型,1989年生產出第一枚原型彈,命名為東風三十一。
1991年蘇聯解體,我國領導階層錯誤地估計了當時國際形勢,在我國外交部的壓力下削減了東風三十一的研製經費,經費嚴重不足導致東風三十一定型以後一直沒有投產,也沒有裝備部隊,這種環境一直到持續1993年底,1996年東風三十一的載車為漢陽特種汽車製造廠生產的zx-tj-2000型牽引車,配置v-12缸增壓風冷發動機。,八軸牽引車要求200噸牽引力,於1996年引進白俄羅斯技術,十五所繪製載車圖紙,三江航天集團孝感生產底盤,採用德國道義茨發動機,由zf生產的變速箱和液力變矩器,全輪隨動轉向,油氣彈簧獨立懸掛,驗收要求順利通過二級地形,即離開公路的沙石路面, 東風三十一甲是東風三十一的增程彈,所有東風三十一型號中技術含量最高的,其中某些技術將被直接套用在東風四十一上。東風三十一甲的牽引車做出了重大調整,東風三十一牽引車使用汽車柴油發動機,而東風三十一甲的牽引車使用了功率更大的船用柴油發動機,僅僅散熱器就有兩米高。
乙一,丙二是地井型號,部署在長城工程的隧道和地井中,它們的部署情況也沒有公開過。
丙一是平原機動型號,也是50周年國慶閱兵展示的型號,發射筒表面除了豎立液壓裝置外沒有裝配卡鉗,也沒有加強筋固定,主要部署在東北,華北地區,打擊對象為美國。
乙,乙二,丙三是山地機動型號,主要部署在華中,華東地區,它們的結構的共同特點是具有一定的越野能力;發射筒採用了加強筋固定,並安裝了兩副卡鉗,考慮到南方丘陵地帶路面質量的因素而起到穩定作用,打擊對象為美國在歐洲的盟友,也兼顧打擊前蘇聯的歐洲地區。
東風三十一的圓周偏差率沒有公開過,但是根據有關資料分析,井射型號的圓周偏差率約100公尺,機動型號的命中精確度比井射型號差,估計在150公尺左右
東風三十一攜帶一枚100萬噸熱核彈頭具有打擊硬目標的能力,能夠摧毀包括美國“民兵-iii”抗壓加固地井和北美戰略防空司令部等。
2001年底,東風三十一完成換裝,東風四全部退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