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牌坊
陵園整體座南朝北,從山腳到山頂以6米寬的紅石台階依山而上,正門前方是一座雄偉的棕紅色花崗石四柱通天牌坊,牌坊高10米,中間花崗岩橫樑跨度6米,重11.5噸。牌坊正中“革命烈士陵園”為時任中央軍委副主席張震親手書,兩側副梁“浩然正氣,英烈千秋”為著名老將軍孫毅所題,橫樑背面“萬古流芳”為原浙江省委書記鐵瑛題詞。
紀念館和紀念廣場
紀念館建築面積1400平方米,門樓正中高懸原全國政協副主席楊成武將軍題寫的“革命烈士紀念館”匾額金光閃閃,紀念館按主台階分成東西兩部分,東邊是陳列館,館前為高2米,寬6米黑色花崗石砌成的烈士英名錄,上面刻著344名先烈的英名,四周花草環繞,莊重肅穆。陳列館以歷史為主線,按不同革命時期,陳列著81名烈士的英勇事跡。陳列館同時展出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毛澤東、周恩來、聶榮臻、劉華清、嚴濟慈、張震、楊成武、羅章龍、肖克等在各個革命時期為烈士的題詞。陳列館西邊為宣教大廳、會議廳、影視廳、辦公室等。紀念館布展工作歷時8個月,於1997年清明節開館,原省委副書記劉錫榮、省政府副秘書長葉鴻達、省民政廳廳長李曉晉親自為紀念館開館揭碑。紀念館兩側外牆鑲嵌著捐款名錄,上面凝聚著全市八十萬人民對烈士的愛戴和崇敬之情。拾階而上,來到瞻仰廣場,廣場呈正方形,面積1000平方米,可容納3000人舉行悼念活動,從廣場俯瞰四周,美麗的家鄉歷歷在目,對烈士的眷戀之情油然而生。
石雕群像《洪流》
紀念廣場正面兩側各是長11米、高3.5米由著名東陽籍著名雕塑家朱惟精教授親手製作的石雕群像,群雕按歷史時期由12個畫面組成,從不同角度反映了我市人民在黨的領導下,在不同歷史時期英勇奮鬥的經歷,在陽光照耀下,群像熠熠生輝,氣勢十分雄偉、壯觀。
紀念碑
氣勢磅礴的紀念碑由主碑和兩側副碑組成,高16米,系同濟大學李典雅教授的力作,紀念碑主基調為紅色,象徵著革命,主碑頂端兩側鮮紅的黨旗迎風招展,上面的鐵錘和鐮刀金光閃耀,兩側副碑動態起伏,象徵著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革命浪潮風起雲湧,人民團結在黨的周圍,前赴後繼、永遠前進。中間的漢白玉花環把三尊巨碑連成一體,象徵著黨和人民對革命烈士的深切懷念,正碑上“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個黑體楷書為原黨中央副主席李德生所題。
烈士墓
通過紀念碑,穿越草坪,來到烈士墓地,墓地四周松柏蒼翠、綠草如茵,環境幽靜、肅穆,令瞻仰者沉浸在無限的暇想之中。墓地由青石板鋪地,四周圍青石石獅欄桿,順地勢自然分成前後兩部分,前部是五座環形石徹墓,墓頂綠草茵茵,墓碑由整塊漢白玉雕成,安息著無產階級新聞學先驅、京報社社長邵飄萍烈士;中共三大代表、北伐名將、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警衛團少將團長金佛莊烈士;中共五大代表、浙江省委常委、宣傳部主任趙濟猛烈士;中國工農紅軍一方面軍一軍團二師政治委員胡阿林烈士;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野戰軍後勤部參謀長李厚坤烈士夫婦。後部分前後兩排,每排15座墓,安放著各個時期為國家民族解放而英勇犧牲的烈士忠骸,墓碑與墓基為整塊漢白玉,墓穴為黑色花崗石,平臥而微仰的墓蓋上和平橄欖枝環抱紅五星,下面書寫著烈士生平簡介。墓地後為高3.2米、長26米紅棕色花崗岩照壁,上面是毛澤東手體“為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十四個青石大字,兩側為兩座莊重華貴的漢白玉立柱。整座墓地設施體現了東陽人民對先輩無比崇敬、仰慕和愛戴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