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蓮花村回族傳統文化生態保護區

簡介

東蓮花村位於巍山縣東北部,有“紅河源頭第一鎮”美稱的永建鎮的壩子中央,彰寶村河東面,屬永和村委會。東蓮花東距關巍公路1.2公里,南距縣城25.5公里,北距下關29.5公里。東蓮花村是回族自然村,是整個巍山縣回族傳統文化最為豐富,民風最為古樸,民俗最為多姿多彩,傳統文化底蘊最為淳厚的穆斯林社區之一。全村地勢平坦,交通便利,區位優勢明顯。整個村莊東西向略長,村內道路盤絲錯結,村莊附近還有博南古道上始建於明朝萬曆年間的重要橋樑——永濟橋,保留有清代昭忠祠,杜文秀起義遺址——演武場、大東門、萬人冢等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淵源

東蓮花村始建於明代初葉,至今有600多年的歷史,是鹹陽王、雲南省平章政事——賽典赤•詹思丁之子馬德宗分支繁衍生息發展而成。清朝前期,蒙化府較明朝有更明顯的發展。元憲宗三年(1253年)忽必烈、兀良合台率蒙古軍和西域回回親軍十萬人入蒙化,駐防軍事重地大圍埂、小圍埂、回輝登三個地方,並下令“探馬赤軍,隨處入社,與編氏等”。於是元朝形成大、小圍埂、回輝登三個村寨。

明朝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令傅友德、藍玉、沐英征南。班師後,仍留回回人沐英鎮守雲南,沐英的部眾多為江南回回兵,分散於此屯田,與元初進入的賽典赤.贍思丁後裔及元、明、清從外地來做官、經商的回回人及當地各民族融合形成永建回族。現在居住的回族,是穆罕默德第32代孫賽典赤.贍思丁第九子馬德宗(即小圍埂始祖)明中葉分支東蓮花,與當地土著民族聯姻逐漸融合而成。

到了明朝後期,永建回民憑藉自身的勤勞智慧、善理財政的本領,在“戍守屯耕”的同時,發展商貿運輸。曾一度出現許多富戶,建蓋不少建築藝術較高的房屋,明萬曆元年修建的博南古道上的永濟橋就是當時永建馬幫經濟繁榮的見證。

至清道光(1821至1850年)年間,回族村寨已發展到28個,人口約5萬,東蓮花也得到很大發展。清鹹豐六年(1856年)太平天國運動期間,杜文秀在大、小圍埂揭竿起義,東蓮花村回民與眾人一起參加起義。歷經18年之久戰爭,後來遭到清政府的重兵鎮壓,雲南回民慘遭殺害。東蓮花村、小東蓮花村及附近幾個回族村落房毀人亡,幸免於難的馬氏回民逃往他鄉。後來清政府迫於輿論壓力,下令流亡回民歸籍。馬姓回民歸籍後遷入東蓮花村,與該村的張氏先輩一起重建家園。這是東蓮花復興、繁榮發展的開端。

解放前,東蓮花村除農業生產外,主要靠馬幫運輸活躍經濟。該村曾是馬幫鍋頭聚居地,因此大量物資錢幣囤積,一度經濟較為繁華,建蓋了不少令人嘆為觀止的精美建築,馬家大院等著名建築物為當時所建。改革開放以來,東蓮花村經濟得到較快發展,傳統民族工藝、外聯商貿、畜牧飼養販運、林果經濟、花卉產業、回族食品加工行業得到培植和發展,居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

基本內容

延臥於一片碧綠田疇之中的東蓮花村,幾座青瓦飛檐,造型各異,略顯滄桑的角樓,連著巍峨的清真寺殿宇以及規模宏大、裝修精美、飽含歷史滄桑而最終得以完整保存的回族古宅院,成為一個具有濃郁穆斯林風情,盡現回族傳統文化與各民族文化和諧相融的古老村莊。這裡曾經因地勢較低,水豐地肥,適宜栽蓮種藕,村民多以種藕為業,夏日成片蓮花點綴著村莊,故名東蓮花。全村有兩百多戶回民,一千多人,緬甸、泰國等華僑及僑屬僑眷百餘人。全村有耕地609畝(水田),主要農作物有稻穀、小麥、蠶豆、油菜、大麥、玉米等。該村田成方、樹成行,水利條件優越,水利基礎設施較好,作物旱澇保收,年年豐產。東蓮花村村民世代秉承祖先以農為主,勤勞耕作的傳統生活方式,在傳統生產方式的基礎上善於吸收現代科技知識,並用於發展生產。全村除農作物生產外,畜牧業、花卉業、林果業等較為發達,村民和睦團結,與周邊各民族和諧共處。

基本特徵

全村共有古民居28座,村內現存清代建築10064平方米,民國時期建築17966平方米,其主體建築群占地5.5公頃,也是該村主要的核心保護區,村內清真寺宏偉、角樓林立、院落軒敞、重門深院、相互連通,土木瓦與磚石“洋門樓”有機結合風貌獨特,在村中自成體系,在規劃布局時,充分考慮了採光、隔熱、排水、防禦、交通、人文等功能,特別是防禦功能非常明顯,既有一呼百應的清真寺,又有互為欹角的角樓,遙相呼應,戶戶相通,單門獨院還有槍眼,形成一個很強的防禦體系。有的建築藝術採取“三房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六契約春”、“走馬串角”等獨特的風格。門、窗、戶、壁、頂都雕龍畫鳳,木工雕刻技藝精湛,照壁壁畫精美,水腳石精雕細刻,古井古花台製作精妙絕倫,建築的每個角落都展現不同的藝術魅力,處處體現了傳統的伊斯蘭文化與其他各民族文化的和諧相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