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市海洋與漁業環境監測站

2005年經市政府批准在東莞虎門海域686公頃的範圍內建立了黃唇魚自然保護區,並開展了日常巡查、宣傳、救護、馴養研究等,促進東莞海洋生態環境保護。 (四)從2004年開始實施開展了陸源入海排污口和近岸趨勢性監測、濱海旅遊區監測、海水鹽漬化監測等。 (八)與南海水產研究所、珠江流域漁業環境監測中心合作,開展了南海區伏季休漁效果評估、珠江口海洋環境影響監測等橫向協作科技攻關和科技服務項目。

簡介

東莞市海洋與漁業環境監測站(以下簡稱監測站),於2003年3月28日由東莞市機構編制委員會批准成立,繼而增加了東莞市漁業質量監督檢驗站(東機編[2003]33號)、東莞市黃唇魚自然保護區管理站(東機編[2005]107號)、東莞市海域使用動態監管中心(東機編[2008]87號)等三個單位。目前四塊牌子一套人馬,直屬市海洋與漁業局領導。
監測站工作地點分設在業務中心、數據中心和救護中心。
業務中心,位於東莞市虎門鎮新灣建設路141號漁監樓,主要辦公場所近400平方米,含海洋環境監測保護及海域使用動態監管中心,生物實驗室及機房面積約200平方米,海域監管中心主控室面積等約200平方米。
數據中心,是位於東莞市南城區綠色路現代農業科技園農檢大樓的市漁業質量監督檢驗站,實驗室面積約800平方米(含實驗數據處理、漁業質量監督)。
此外救護中心,位於虎門威遠島南面的東莞市黃唇魚自然保護區(與東莞市南方特種水產研究所共建),設黃唇魚等珠江口水生野生動物救護及馴養研究基地一處,面積達20畝。

主要職能

(一)負責海洋與漁業水域的常規監測和赤潮監測及海洋污染事故的應急監測;編寫東莞市年度海洋環境質量公報;海洋漁業資源的動態監測;漁業資源的調查、保護,資源增殖放流和增殖水域放流效果檢測;調查漁業污染事故並提供結論;參與建設項目對海洋與江河資源環境影響的評估工作等。
(二)承擔國家、省、市下達的漁業質量和水產品殘留物質的監控任務;水產品質量監督抽樣檢驗和證書管理產品的檢驗;受委託對水產苗種、飼料、魚藥、魚粉等進行監督檢驗;監測監視水產品生產、加工的環境質量;負責水產品質量抽查等工作。
(三)負責黃唇魚自然保護區保護管理以及資源與環境監測研究。進行黃唇魚魚類資源調查、黃唇魚保護區水域環境和資源監測和黃唇魚的救護、馴養,以及組織有關部門一同開展黃唇魚的科學研究工作;進行自然保護區的宣傳教育等研究;進行日常巡查和水域生態常規監測。
(四)負責我市年度海域使用動態監視監測工作方案的編制;承擔國家和省要求的海域使用動態監視監測任務;開展所轄海域地面監視監測、異點異區海域使用監測核查與信息反饋、海域使用動態監視監測產品製作與信息服務;負責市級海域使用動態監控與指揮平台的建立與維護等。

發展現狀

2004年1月7日開始籌建工作,7月18日籌建辦公室正式設在東莞市虎門鎮新灣建設路141號。從2005年開始批量引進人才,並由財政投入資金建設實驗室,到2008年3月底投入實驗室儀器設備購置資金超過1000萬元。
(一)硬體設施:監測站目前擁有各種大型儀器,如氣相色譜儀、液相色譜儀、氣質聯用儀、流動注射儀、原子吸收光譜儀、原子螢光儀等,並配有海洋環境監測車和水產品監督檢測車各一輛,海洋環境監測艇一艘。實驗室於2006年底通過計量認證,到2008年3月份具有4類106項指標檢測能力,檢測結果具有公正效力。
(二)科技隊伍:監測站現有幹部職工22人,其中9人具有碩士學位,具中、高級職稱有10人,所學專業涵蓋化學、環境、生物、養殖、資源、海洋、地理、測繪、經濟等各個方面,全部持證上崗,具備從事海洋與漁業環境及水產品質量監測、檢測相關能力。

業務業績

(一)建立了首個市級海洋與水產自然保護區——黃唇魚自然保護區。2005年經市政府批准在東莞虎門海域686公頃的範圍內建立了黃唇魚自然保護區,並開展了日常巡查、宣傳、救護、馴養研究等,促進東莞海洋生態環境保護。
(二)2005年首次編制印發了《2004年東莞市海洋環境質量公報》,並堅持每年編制上一年度的公報,再由市海洋與漁業局發布。客觀評價上年度全市海洋環境質量狀況,使廣大市民充分了解到海域質量狀況與海洋環保工作開展情況,並為海洋環境保護的巨觀決策和監督管理提供科學依據,為打造東莞環保模範城市做出貢獻。
(三)初步實施了水產品質量監控監督。不定期進行市場水產品質量監測,以及開展水產養殖示範場監督抽樣檢查,徹底結束了我市水產品檢測外委的歷史;2007年又與虎門新洲水產品批發市場合作,以其為試點,以點帶面實施水產品市場準入制度,為市場準入打下基礎。
(四)從2004年開始實施開展了陸源入海排污口和近岸趨勢性監測、濱海旅遊區監測、海水鹽漬化監測等。
(五)持續、有效地進行珠江口漁業資源動態監測。每年不定期安排人員跟隨監測漁船到現場開展魚類資源分布、魚類生物學、種群數量變動等因子測定工作。
(六)完善市海洋與漁業局構建的赤潮監視、監測網路體系,積極開展赤潮預報與監測,努力促使赤潮災害應急預案上升到政府行為。
(七)配合主管部門開展多宗漁業污染事故的調查處理、調解。
(八)與南海水產研究所、珠江流域漁業環境監測中心合作,開展了南海區伏季休漁效果評估、珠江口海洋環境影響監測等橫向協作科技攻關和科技服務項目。

組織架構

監測站下設一個辦公室和二個職能中心:
1、辦公室:包括人事、黨政、財務、信息、工青婦業務等;
2、業務中心:包括生態海環室、漁業質量室、海域監管室;
3、數據中心:即實驗室(包括綜合室、質控室、分析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