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展品是民國拓本,原石寬48厘米,高53厘米,原石不知現藏何處,此石經拓片應為一塊殘石。圖示為正反兩面內容,右側一篇出自《春秋》第五篇僖公(元年~33年),左側出自《春秋》第十篇昭公(元年~32年)。漢靈帝熹平四年(公元175年),議郎蔡邕等奏求正定六經文字,得到靈帝許可。於是,參校諸體文字的經書,由蔡邕等書石,歷時九年鐫刻四十六碑,立於洛陽城南的開陽門外太學講堂(遺址在今洛陽偃師朱家圪壋村)前。碑高一丈許,廣四尺。將儒學經典《周易》、《尚書》、《魯詩》、《儀禮》、《公羊傳》、《論語》、《春秋》刻石建於太學,隸書體,世稱“熹平石經”。現收藏於洛陽金石文字博物館。
相關詞條
-
熹平石經殘石
熹平石經殘石,是指東漢於熹平四年(175年)開始刻寫的儒家經典石刻留存下來殘石。另有殘石之宋拓片,作為書法珍品備受重視。
熹平石經簡介 熹平石經殘石 石經殘石拓本 -
曹魏三體石經殘石拓片
東漢“熹平石經”後建立的第二部石經。東漢的古文之學主要以私學的形式傳習...所立的“熹平石經”,立於太學,所刻都是今文本。曹魏立古文經後,太學石經只有...石經”建於公元241年,三國魏齊王曹芳正始二年(公元240—249年...
-
東漢書法
東漢書法藝術走向繁榮,篆、隸、草、行、楷諸體具備,但東漢仍是以隸書為軸心的時代,隸書大為風行並發展到頂峰。東漢刻碑立石之風甚盛,多採用隸書,鐫刻精細,所...
碑刻隸書 石碑上的篆書 章草及其他 -
石刻文獻
。中國經典刻石主要有儒家石經、佛教石經和道教石經等。儒家石經 始刻於東漢末季,至清代,共刻石 7次:①《熹平石經》。漢熹平四年至光和六年立(175...》)。這樣大規模地整理和校訂典籍,在校勘學、版本學上有深遠的意義。《熹平石經...
基本信息 石刻內容 -
石刻[雕塑藝術]
的資料。 中國最早的官定石刻經本——《熹平石經》殘石 南朝陵墓石刻...進行了研究,杜甫、韓愈、韋應物等人作詩題詠。其拓片也流傳於世,為歷代所珍視...碑文。全書分十篇,即受形、本氣、平脈、津潤、分體、精血、除疾、審微、辨書...
簡述 分類 起源 石刻之最 景點 -
白花石刻
簡介 白花石刻 廣元白花石刻是廣元當地民間藝人採用以廣元為中心,輻射半徑在周圍不足約六七十公里 的大巴山中,一種罕見的赤(綠)白...
簡介 歷史 民間傳說 石刻第四代傳人 非物質文化遺產 -
西安碑林[西安碑林]
的源頭可追溯至唐代立於帝都長安城務本坊國子監內的《石台孝經》、《開成石經...的一部分石經遷至唐尚書省附近的文宣王廟(今西安社會路一帶)。後梁開平三年至乾化四年(909年—914年),長安駐守劉鄩接受幕吏尹玉羽建議將其餘石經...
建設沿革 建築布局 主要建築 陳列展覽 碑林藏品 -
碑林[西安碑林]
可追溯至唐代立於帝都長安城務本坊國子監內的《石台孝經》、《開成石經》。唐天...石經遷至唐尚書省附近的文宣王廟(今西安社會路一帶)。後梁開平三年至乾化四年(909年—914年),長安駐守劉鄩接受幕吏尹玉羽建議將其餘石經遷至唐...
建設沿革 建築布局 主要建築 陳列展覽 碑林藏品 -
西安碑林
的源頭可追溯至唐代立於帝都長安城務本坊國子監內的《石台孝經》、《開成石經...的一部分石經遷至唐尚書省附近的文宣王廟(今西安社會路一帶)。後梁開平三年至乾化四年(909年—914年),長安駐守劉鄩接受幕吏尹玉羽建議將其餘石經...
建設沿革 建築布局 主要建築 陳列展覽 碑林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