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東湖古稱黃花坪。傳說明朝初年,有一寨王在境內西抵山建寨,為防官兵清剿,築壩於魚鱗橋峽口,使黃花坪成為水域。因其位於西抵山之東,故稱東湖。後壩毀水泄,人們陸續在人形山麓建一小街,即現在的東湖街。該鎮地處南嶽衡山西部,山峰險竣,崗巒起伏。東南高,西北低,全鎮以山地、丘陵為主。沿南嶽衡山西北山麓,成一狹長地帶,地勢較平坦。由於南嶽山的阻隔,山北易受冷空氣侵襲,故山區一帶,氣溫較低,日照較短,形成高寒地帶,不宜於晚秋作物的生長。
中共湖南省委辦公廳、省人民政府辦公廳湘廳發(1984)6號文將東湖的石山、蓮塘、岳林、杉灣等4個建制村劃為南嶽區岳林鄉。1984年5月30日經省人民政府湘政辦函(1984)221號文批准將東湖鄉改為東湖鎮。1990年1月6日,經省民政廳湘民政字(1990)第1號文批准,將原貫底鄉南溪、石潭2個建制村劃旭東湖鎮管轄。
鎮境有豐富的森林資源、礦產資源和水資源。有竹林2000多公頃,是衡山縣楠竹主產區之一。高嶺土(瓷泥)、鈉長石資源充足,品位高。有冠億鈉長石有限公司、大利瓷泥有限公司等45個廠礦。
有小二型水庫 3座,山塘655口,總蓄水量為486.8萬立分米,加上溪澗縱橫,泉流遍布的自然條件,常年有效灌溉面積570公頃。有小水電站8個。裝機容量2000千瓦,年發電量40萬度。有110千伏變電站1個。
公路交通發達。有037南嶽至馬跡和032衡山至東湖兩條公路經過境內30公里。潭衡高速公路將在東湖設立出入口,小城鎮建設已形成一個中心市場和兩個輔助市場。
現有中學1所,國小10所。中國小教師135人,在校中小學生2386人。有衛生院1個,醫療點5個。
地名
【東湖鎮】Dōnghú zhèn
東湖鎮位於衡山縣西山麓,距縣城55公里。東靠望峰鄉、南嶽區岳林鄉,南連馬跡鎮,西接新橋鎮,北與江東鄉為鄰。總面積58.46平方公里。其中水田809.51公頃,旱土188.27公頃,山林3067.70公頃,水面22公頃。轄1個社區,7個居民小組,19個建制村, 182個村民小組,5733戶,20067人。其中非農業戶口1288人,均為漢族。鎮機關駐東湖街。
【立正社區】Lìzhèng shèqū
系1994年5月13日經縣人民政府山政辦發(1994)2號文批准成立。為紀念東湖籍鐵道游擊隊政委文立正烈士而取名為“立正社區”。轄紙廠、鈉長石礦、教育辦、機關、供銷社、育英街、立正街等7個居民小組,442戶,1288人。
【新路村】Xīnlù cūn
位於南嶽山北麓,東湖鎮東南部。東、南、北臨南嶽區岳林鄉岳林、沙灣、蓮塘村,西連杏西村。南北高山對峙,海拔400-700米,東西為一峽谷,海拔約200-300米。距鎮機關駐地8公里。037縣道南嶽至馬跡公路和發源於祝融峰老塌的一條小溪流自東向西流經該村4公里。原以境內新峙橋而名新峙大隊,後為紀念南嶽至馬跡公路修通而改名為新路村。駐地丹桂堂。總面積409.12公頃。其中水田20.33公頃,旱土2.65公頃,山林338.10公頃。轄宋家山、梵佛庵、楠竹山、王家灣、丹桂堂等5個村民小組,169戶,645人。有楠竹資源。村內有一小型水電站。
【新峙橋】Xīnzhìqiáo 【梵佛庵】Fànfó’ān
【五斗坳】Wǔdòu’ào 【楠竹山】Nánzhúshān
【福星庵】Fúxīng’ān
【丹桂堂】Dānguìtáng 此村原建有曾丹桂公祠,故得名。
【庵子】ānzǐzào 【彭家嶺】Péngjiālǐng
【譚家嶺】Tánjiālǐng 【七里山】Qīlǐshān
【趙家排】Zhàojiāpái 【王家灣】Wángjiāwān
【楓樹壠】Fēngshùlóng 【推子山】Tuīzishān
【宋家山】Sòngjiāshān 【祝西庵】Zhùxī’ān
【尹家嶺】Yǐnjiālǐng
【珠山村】Zhūshān cūn
位於東湖鎮政府北部。東臨杉木橋村,北至立新村、西靠園山村,南接南嶽區石山村。距鎮機關駐地7.5公里。村公路接032縣道。涓水支流小溪流經境內。以境內珠山咀而名珠山村。駐地李家灣。總面積160.24公頃。其中水田38.00公頃,山林72.20公頃。轄郭家沖、犁家圳、仁成公、畔沖、橋灣、上李關、下李關、成古場、彭關、分水石、珠古場等11個村民小組,160戶,861人。境內有大坪嶺集貿市場。
【介木圫】Jièmùtuō 原名架碼圫,後訛為介木圫。
【湴沖】Bànchōng 此村沖里儘是湴田,故名。
【橋灣】Qiáowān 村前河灣有一小橋,故名。
【立新村】Lìxīn cūn
位於東湖鎮東北部,與嚴渡、珠山、杉木橋、坪田丘、茶山、南嶽區岳林鄉石山等村交界。距鎮機關駐地7.5公里。032縣道四東公路斜插經過。境內一條小溪發源於上沖組,進入杉木橋村。原名黃土壩大隊,1967年更名為立新大隊,後為立新村。駐地黃土壩。總面積284.95公頃。其中水田57.74公頃,旱土1.23公頃,山林184.10公頃。轄誠公祠、蘭田、雙木、橋檔頭、古塘沖、立中公、洪沙殿、團山、老灣、橫衝、新屋、瓦屋、上沖等13個村民小組,296戶,1213人。有楠竹、樹木資源。
村內歷史名人有三,一是楊一南(1904-1966年)省政協委員,湖南省體育學院副院長。一是趙菊峰,原國民黨南京政府民政院的秘書。再是廖先堂,清光緒年間的舉人,在廣東某縣任過知縣。
【黃土壩】Huángtǔbà
【排子山】Páizishān 相傳唐朝詩人白居易曾至此,故名白子嶺,後訛為排子山。
【瓦子坪】Wǎzǐpíng 據傳曾有寨王在此建卡,由卡了坪演變為瓦子坪。
【古塘沖】Gǔtángchōng 【團山】Tuánshān
【旱沖】Hànchōng 【石屋場】Shíkànwūchǎng
【二斗沖】èrdòuchōng
【蘭田】Lántián 舊時村前田裡種過蓼蘭,故得名蘭田。
【曾家台】Zéngjiātái 【烏家沖】Wūjiāchōng
【毛嶺上】Máolǐngshang 村邊嶺上原茅草、灌木叢生,人稱毛嶺上。
【嚴渡村】Yǎndù cūn
位於東湖鎮東部。海拔300米。東與南嶽區岳林鄉蓮塘村相連,南與立新村緊靠,西與坪田村交界,北與羅渡村連山。距鎮機關駐地5公里。以其境內地片嚴渡而名嚴渡村。駐地海水庵。總面積382.21公頃。其中水田38.45公頃,旱土1.00公頃,山林268公頃,產楠竹樹木。轄余關、紫雲觀、盤谷、海水庵、井灣、兩頭塘、新莊、茶園、塘灣、新屋、壩塘沖、印子沖等12個村民小組,273戶,1057人。
古代北宋兵部尚書曹承輝葬於該村,是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該村境內有鉀長石、鈉長石、高嶺土(瓷泥)等礦藏。現有印子沖瓷泥礦、寶嶺產業鉀鈉瓷泥礦、壩塘沖鉀鈉石礦、橫龍寺長石礦等4家企業。有與南嶽區岳林鄉蓮塘村共同建立的一座300千瓦的友誼電站。有國小1所。
【海水庵】Hǎishuǐ’ān 【紫雲觀】Zǐyúnguàn
【彭家老屋】Péngjiālǎowū【神王山】Shénwángshān
【印子沖】Yìnzichōng 此村以沖內有印子山而名印子沖。
【塘灣】Tángwān 【麻沖】Máchōng
【鵝公咀】égōngzuǐ 村前山咀狀若鵝頭。
【油榨沖】Yóuzhàchōng 此村因沖內原有一油榨坊而名。
【五龍庵】Wǔlóng’ān 村里原有一庵,建在五個山咀面向之處,故名五龍庵。
【燕子岩】Yànziyán 此村建於高處岩下,其岩形如燕,故名。
【壩塘沖】Bàtángchōng
【嚴渡】Yándù 相傳古代寨子嶺寨王派嚴將軍守渡的水域,後人稱嚴渡。
【杉木橋村】Shāmùqiáo cūn
位於東湖鎮北部。東連望峰鄉高坪村,南與園山村相鄰,西接江東鄉成倫村,北抵永明村。距鎮機關距地8公里。 032縣道四東公路在境內經過4公里。一條流入涓水的小溪經該村。以駐地杉木橋而名杉木橋村。總面積324.02公頃。其中水田63.23公頃,旱土2.67公頃,山林164.20公頃。轄劉關、新屋、老灣、檀山沖、神王山、牧沖、上灣、下灣、大屋、桅子灣等10個村民小組,323戶,1224人。有竹木加工和瓷泥礦各兩家企業。
【杉木橋】Shāmùqiáo 村邊一橋,原為杉木所架,故稱。村沿橋名。
【梨沖】Líchōng 此村原有一株大梨樹,故名。
【齋家沖】Zhāijiāchōng 此村沖內原住一齋公(道人),故得名。
【六斗沖】Liùdòuchōng 【庵子沖】ānzichōng
【牧沖】Mùchōng 此村沖里水草繁茂,宜於放牧。
【燕子灣】Yànziwān 村灣傍山,山狀如燕,故名。
【李家大屋】Lǐjiādàwū
【桅子灣】Wéiziwān 相傳此村一廖氏中舉之際,豎一桅桿,以示名望,時人稱桅子灣,現相沿未改。
【反圫】fǎntuō 【乾沖】Gànchōng
【上牧沖】Shàngmùchōng【烏家灣】Wūjiāwān
【杉木橋】Shāmùqiáo 此系片村,沿杉木橋名。
【園山村】Yuánshān cūn
位於東湖鎮東北部。與珠山、杉木橋、望峰鄉高坪、南嶽區岳林鄉石山等村交界。距鎮機關距地8公里。2公里村公路接032縣道四東公路。以境內園山咀而名園山村。總面積305.51公頃。其中水田38.10公頃,旱土1.00公頃,山林233.5公頃。轄南公祠、汪家台、新塘、團結、燕子岩、灣龍圫、魯楚塘、白毛圫等8個村民小組,187戶,692人。有竹木資源和高嶺土(瓷泥)、鈉長石礦藏。現有竹木加工廠3家、瓷泥礦1家。
【亂石塘】Luànshítáng 村側一塘,塘邊亂石磷峋,故名亂石塘。
【壩塘沖】Bàtángchōng
【七聖庵】Qīshèng’ān 此村原一庵,其內有七個佛菩薩,故名七聖庵。
【魯楚塘】Lǔchǔtáng 村側一塘,舊時曾為廖魯楚所有,故名。
【邵家台】Shàojiātái 【汪家台】Wwāngjiātái
【白毛圫】Báimáotuō 村邊圫內原多蘆茅,秋時白色蘆花一片,故名白茅圫,後演變為白毛圫。
【東風村】Dōngfēng cūn
位於東湖鎮西南部。東與東湖村相連,南與馬跡鎮石碑村交界,西與先鋒村相鄰,北與天柱村接壤。距鎮機關駐地1公里。037縣道南嶽至馬跡公路從境中經過。發源於南嶽山的南河支流流經該村。該村原為上東湖,1958年大躍進時為東風大隊,後為東風村。駐地官山嶺。總面積342.86公頃。其中水田36.13公頃,山林153公頃。轄大沖、回龍、新屋、勝利、譚關、竹山、楓樹、下灣、上灣、紅星、塘邊、三合、老屋、公屋等14個村民小組,229戶,1036人。
有高嶺土(瓷泥)、鈉長石礦藏。現有桎木沖礦、德基礦產有限公司坐落該村。
【官山】Guānshān 從前,此山屬官府管轄的公山,故名官山。
【水斗沖】Shuǐdǒuchōng 【譚關】Tánguān
【塘邊灣】Tángbiānwān 【汪關】Wāngguān
【大】Dàzào
【麻石嶺】Máshílǐng 村後山嶺麻石多,故名。
【上東湖】Shàngdōnghú 片村。位於東湖街上首。
【石潭村】Shítán cūn
位於東湖鎮西北部。東鄰坪田岳村,南連東湖村,西接新橋鎮楊林村,北界南溪村和新橋鎮茶園台村。距鎮機關駐地4公里。村公路接032和037縣道。涓水支流南河從境內流經。以駐地崩石潭而名石潭村。總面積260.74公頃。其中水田57.71公頃,旱土1.13公頃,山林143.70公頃,以杉木林為主。轄漁林、大莊、星山、洋溪、竹節、青塘、顏家、荷塘、檀山塘等9個村民小組,291戶,1201人。
【崩石潭】Bēngshítán【道山屋場】Dàoshānwūchǎng
【顏家灘】Yánjiātān 【洋西沖】Yángxīchōng
【大莊灣】Dàzhuāngwān 此村原為一富戶莊園,因村前有一大片田地。故名大莊灣。
【魚鱗橋】Yúlínqiáo 因村前有一橋名魚鱗橋。
【竹節沖】Zhújiēchōng
【新林村】Xīnlín cūn
位於東湖鎮南端,南嶽七十二峰之一的獅子峰東北面。與先鋒、杏溪、馬跡鎮馬跡、南嶽區拜殿鄉拜殿、龍潭等村交界。距鎮機關駐地10公里。村公路接037縣道。以駐地新田庵而名新田大隊,1967年改名為新林大隊,後為新林村。總面積580.07公頃。其中水田36.97公頃,旱土3.70公頃,山林468.7公頃,以楠竹為主。轄8個村民小組,160戶,634人。
【新田庵】Xīntián’ān 原名新題庵,後訛稱新田庵。
【合門庵】Hémén’ān 【珍珠庵】Zhēnzhū’ān
【賀家】Hèjiāzào
【竹高嶺】Zhúgāolǐng 村後山高陡峭,竹林茂密,故村名竹高嶺。
【龍頭潭】Lóngtóután 村側小山下有河潭,其山形似龍頭,故村沿名龍頭潭。
【窯沖】Yáochōng 【曾家新屋】 Zēngjiāxīnwū
【陳家嶺】Chénjiālǐng【聶家沖】Nièjiāchōng
【肖家嶺】Xiāojiālǐng【譚山灣】Tánshānwān
【吊牛坪】Diàoniúpíng
【獅子峰】Shīzifēng 此村位於獅子峰下而名。
【富家場】Fùjiāchǎng 【桂家沖】Guìjiāchōng
【三達庵】Sāndá’ān 此村原有一庵,後有三座石塔,故由三塔庵演變為三達庵。
【倉場】Cāngchǎng 此村原有和尚存糧之倉房。
【大】Dàzào
【芭蕉】Bājiāozào 此村內原有一叢芭蕉樹而名。
【福星庵】Fúxīng’ān 以庵內“福星”菩薩而名,村沿庵名。
【念佛庵】Niànfó’ān 此庵原為尼姑集中念佛之所。
【茶子坳】Cházi’ào 【何家嶺】Héjiālǐng
【苦珠庵】Kǔzhū’ān 【芭蕉庵】Bājiāo’ān
【斗子沖灣】Dǒuzichōngwān【斗子沖】Dǒuzichōng
【珠塘村】Zhūtáng cūn
位於東湖鎮中部偏西。東與羅渡村分嶺,南與東湖村接壤,西與石潭村隔河,北與坪田村毗鄰。距鎮機關駐地1公里。032縣道四東公路橫境而過。涓水支流南河流經該村。該村原為農科村,1996年8月6日縣人民政府山政發(1996)65號文批准,以駐地珠塘坳而名珠塘村。總面積113.28公頃。其中水田19.89公頃,山林63.70公頃。轄積穀公、珠塘坳、曾關等3個村民小組,138戶,536人。有高嶺土(瓷泥)、鈉長石礦藏。現有礦山企業3個。群英、萬山兩個水電站坐落該村。
【珠塘坳上】Zhūtáng’àoshang 此村位於坳上,有兩口園而小的水塘,狀若園珠,故稱。
【積穀公】Jīgǔgōng 村內原有一積穀公倉。
【壩沖】Bàchōng 【曾關】Zēngguān
【最勝庵】Zuìshèng’ān 此村原一寺,以和尚法號“最申”而名最申寺,後訛稱最勝庵。
【杏溪村】Xìngxī cūn
位於東湖鎮東南部。與新路、新林、先鋒、天柱、羅渡及南嶽區岳林鄉蓮塘等村交界。距鎮機關駐地7公里。037縣道南馬公路和南河溪水東西穿境而過。以境內杏溪橋而名杏溪村。駐地塘灣。總面積為419.09公頃。其中水田38.05公頃,旱土0.89公頃,山林308.6公頃,以楠竹為主。轄拱橋、新屋、板橋、杜關、汪關、瓦屋、大茅屋、劉關、筧家嶺、塔灣、老庵寺等11個村民小組,235戶,900人。村內有一座小水電站,年發電量在20萬度左右。有國小和醫療點各1所。四家小商店,513703、54412部隊在此留有營房,是一個居住較為集中的小山村。
【塘灣】Tángwān 村側原有一塘,故名。
【老庵寺】Lǎo’ānsì 【四方排】Sìfāngpái
【桃樹坪】Táoshùpíng 村後坪內原有桃樹而得名。
【筧家嶺】Jiǎnjiālǐng
【仙鵝嶺】Xiān’élǐng 村後一嶺,形似仙鵝,村沿名。
【馬井坳】Mǎjǐng’ào 原名馬頸坳,今演變為馬井坳。
【瓦屋】Wǎwū
【放牛嶺】Fàngniúlǐng 村後山嶺,適於放牛,故稱。
【大茅屋】Dàmáowū 此村原是一棟大茅屋,故名。
【茶堆】Cháduīzào
【石崖】Shíkànyá 【宋家坳】Sòngjiā’ào
【杜關】Dùguān
【吊牛坪】Diàoniúpíng 村後山坪原是牧童吊牛之處。
【汪關】Wāngguān
【杏溪橋】Xìngxīqiáo 此村小溪邊原多杏樹,後建一石橋名杏溪橋,村沿橋名。
【羅渡村】Luódù cūn
位於東湖鎮西東部。與杏西、天柱、嚴渡和南嶽區岳林鄉蓮塘村交界。距鎮機關駐地4公里。村公路接037和032縣道。以境內地片“羅渡”而名羅渡村。駐地棟青橋。總面積442.92公頃。其中水田45.63公頃,旱土1.47公頃,山林271.90公頃。轄張家、新灣、棟青橋、寨子嶺、曠家壩、鵝子塘、大力灣、楊家灣、智明庵、槽門灣、松雲庵、楊關、菜子沖等13個村民小組,328戶,1242人。
有竹木資源和高嶺土(瓷泥)、鈉長石礦藏。現有竹木加工企業和礦山企業各3家。
【棟青橋】Dòngqīngqiáo 村建橋側,原為寨王集兵棟槍之處,故由棟槍橋演變為棟青橋。
【雷公塘】Léigōngtáng 【張家沖】Zhāngjiāchōng
【楊家台】Yángjiātái 【槽門灣】Cáoménwān
【周家灣】Zhōujiāwān
【保頭嶺】Bǎotóulǐng 村後山嶺,原寨王為防清剿,在此建有保寨哨卡,故名保頭嶺。
【娥子塘】ézǐtáng 村建在鵝形山下一口塘側,由鵝子塘演變為娥子塘。
【新祠堂】Xīncítáng
【下龍潭】Xiàlóngtán 村側瀑布下瀉處有一深潭,人們疑為有龍,故稱。
【大力灣】Dàlìwān 原名柁栗灣,後演變為大力灣。
【松雲庵】Sōngyún’ān
【狼頭沖】Lángtóuchōng 此村原名狼田(指土地貧瘠)沖,後演變為狼頭沖。
【楊關】Yángguān 【智明庵】Zhìmíng’ān
【新庵寺】Xīn’ānsì
【橫龍寺】Hénglóngsì 原古剎,寺宇堂皇,碑刻較多。唐白居易有詩云:月射金光新殿閣,風搖清韻古杉松。問師寶剎因何立?笑指橫溪有臥龍。1996年文化大革命初被毀。
【羅渡】Luódù 相傳古代寨子嶺寨王派羅將軍守渡的水域後人稱羅渡。
【天柱村】Tiānzhù cūn
位於東湖鎮中部偏南。與羅渡、杏西、東風、東湖、珠塘等村交界。距鎮機關駐地7公里。村公路接037縣道。以境內天柱寺而名天柱村。駐地廟灣。總面積269.76公頃。其中水田25.25公頃,旱土0.95公頃,山林193.2公頃,產竹木。轄橋灣、模占灣、鐘關、油灣、老灣、商沖、槐樹等7個村民小組,158戶,669人。有一小型水電站,年發電量4000千瓦左右。
【廟灣】Miàowān 此村內原有一拓石廟,故名。
【天柱寺】Tiānzhùsì 此村原有“天水寺”,後為天柱寺。
【四方石】Sìfāngshí 原槽屋路旁左右各有一四方巨石,故村沿其名。
【老灣】Lǎowān 此村房屋年代古老,故名老灣。
【靛土嶺】Diàntǔlǐng
【鯢魚山】Níyúshān 山形似鯢魚,故名。
【桃樹灘】Táoshùtān 山灘上原有桃樹,故名。
【高沖】Gāochōng 【陳家嶺】Chénjiālǐng
【八斗沖】Bādòuchōng 【摸占灣】Mōzhānwān
【貓公坳】Māogōng’ào 山坳形似貓,人們慣稱貓公坳。
【坪田丘村】Píngtiánqiū cūn
位於東湖鎮中部偏北。與嚴渡、羅渡、珠塘、石潭、南溪等村交界。距鎮機關駐地3公里。032縣道四東公路經該村3公里。以境內片村坪田丘而名坪田丘村。駐地八斗壠。總面積318.51公頃。其中水田62.93公頃,旱土2.33公頃,山林57.1公頃。轄上瓦屋、下瓦屋、上汪關、下汪關、大沖、新屋、曠家、楓樹嶺、易關、大屋、竹山灣、馬家、泥魚山、托蓮塘、淡關、鹹公祠等16個村民小組,346戶,1549人。有高嶺土(瓷泥)、鉀鈉石礦藏。現有鴻運瓷泥礦、坪田村瓷泥礦、茶山瓷泥礦、長勝瓷泥礦、坪田瓷泥礦、大利瓷泥有限公司和雲華粉廠、紹標粉廠等企業和東湖鎮中學、坪田國小坐落境內。
【八斗壠】Bādǒulǒng 此村面向田壠,原屋側有水田八斗,故名。
【汪關】Wāngguān 【托蓮塘】Tuōliántáng
【竹山灣】Zhúshānwān
【雙木坳】Shuāngmù’ào 村建坳上,原有兩株大楓樹,故稱。
【易家灣】Yìjiāwān 【李家大屋】Lǐjiādàwū
【楓樹嶺】Fēngshùlǐng
【坪田丘】Píngtiániū 此系片村。
【先鋒村】Xiānfēng cūn
位於東湖鎮西南部。與杏西、新林、東風和馬跡鎮馬跡、石碑等村交界。距鎮機關距地4公里。2公里長村公路兩端均與037縣道相接。1961年冬由杏溪大隊分出,取名先鋒大隊,後為先鋒村,駐地四知堂。總面積169.85公頃。其中水田19.27公頃,山林104 .3公頃,產楠竹。轄4個村民小組,132戶,540人。有水電站1座。有鈉長石礦藏。現有瓷泥鈉長石企業1個。縣冠億鈉長石公司坐落該村。
【四知堂】Sìzhītáng 【白竹庵】Báizhú’ān
【朱家沖】Zhūjiāchōng 【高塘】Gāoyètáng
【肖家嶺】Xiāojiālǐng
【上石碑沖】Shàngshíbēichōng 片村,位於馬跡鎮石碑衝上首。
【永明村】Yǒngmíng cūn
位於東湖鎮北端。與杉木橋、江東鄉金棋、成壠和望峰鄉橫鋪等村交界。距鎮機關駐地約12公里。連線314省道與032縣道的鄉公路經過境內4公里。從杉木橋村流入的南河支流經境內流入江東鄉。以境內永隆橋而為永隆大隊。1967年更名為永明大隊,後為永明村。駐地稠樹灣。總面積309.93公頃。其中水田50.42公頃,旱土1.15公頃,山林188.60公頃。轄新屋、老屋、申明、蘭家、瓦屋、龍灣、稠樹、竹板、曠關等9個村民小組,273戶,1098人。有高嶺土(瓷泥)、鉀長石礦藏。現有永明長石瓷泥有限公司、永明聯辦瓷泥礦、永明瓷泥礦、永明村瓷泥礦等礦山企業。
【稠樹灣】Chóushùwān 村側原有一株大稠樹。
【曠家灣】Kuàngjiāwān 【竹板塘】Zhúbǎntáng
【申明亭】Shēnmíngtíng 原名申門亭,後演變為申明亭。
【竹雞沖】Zhújīchōng 【段家灣】Duànjiāwān
【南家沖】Nánjiāchōng 【李家老屋】Lǐjiālǎowū
【東湖村】Dōnghú cūn
位於東湖鎮西部,為鎮機關駐地所在村。東與石潭村相接,南與珠塘村毗鄰,西與東風村交界,北與馬跡鎮馬跡村接壤。032東湖至四塘坳、037馬跡至南嶽的兩條縣公路在該村相接。發源於南嶽山的南河流經境內。以東湖街而名東湖村。駐地立正南路。總面積340.21公頃。其中水田87.44公頃,山林150.2 公頃。轄12個村民小組,481戶,1940人。
【東湖街】Dōnghújiē 參見《東湖鎮概況》。
【草子坳】Cǎozi’ào 此坳上人家原做炒米塘,故名炒米坳,後演變為草子坳。
【鄧家台】Dèngjiātái
【野雞】Yějīzào 村後一,原有野雞聚棲。
【箭樓灣】Jiànlóuwān 明朝時,侯姓富戶建一箭樓於此灣。
【檀樹坳】Tánshù’ào 【趙家沖】Zhàojiāchōng
【茶山村】Cháshān cūn
位於東湖鎮北部。與珠山、立新、坪田、南溪、江東鄉成壠等村交界。距鎮機關駐地6公里。032縣道經過境內。原屬茶山鄉而名茶山村。駐地大竹山。總面積280.24公頃。其中水田36.53公頃,山林177.6公頃。轄壩塘、偏山、劉家、青甲、滑石、良家、陳關、杉山、吳家、蘭家等10個村民小組,200戶, 808人。有竹木資源。有高嶺土(瓷泥)礦藏。茶山瓷泥礦坐落在該村滑石組內。原任內蒙古軍區副司令馮愈強將軍,原籍在該村。
【大竹山】Dàzhúshān 【三斗沖】Sāndǒuchōng
【蘭家屋場】Lánjiāwūchǎng
【良家坳】Liángjiā’ào 原名涼風坳,後演變為今名。
【上滑石】Shànghuáshí 【滑石】Huáshí
【瓦窯沖】Wǎyáochōng 【八斗坳】Bādòu’ào
【劉家沖】Liújiāchōng
【偏山】Piānshān 此村地處偏僻山沖。
【壩塘】Bàtáng
【高沖】Gāoyèchōng 原名高雅沖,後訛為高沖。
【南溪村】Nánxīcūn
位於東湖鎮西北端。東與茶山相接,南與坪田毗鄰,北與江東鄉交界,西與石潭、新橋鎮茶園台村相鄰。距鎮機關駐地4公里。村公路接032和037縣道。以境內南溪橋而名南溪村。駐地新屋。總面積228.95公頃。其中水田38.21公頃,山林126.6公頃。轄銀筆、排樓、潭灣、大橋、義山、紅坳、墓塘等7個村民小組,219戶,934人。
【新屋】Xīnwū
【大橋邊】Dàqiáobiān 村建在南溪橋邊,慣稱大橋邊。
【白鶴寺】Báihèsì 村內原有一寺,相傳早年有一對白鶴棲此寺岩洞內,故稱。
【杉山圫】Shāshāntuō 【二斗沖】èrdòuchōng
【紅坳】Hóng’ào 村建山坳,因土呈紅色而名紅坳。
【墓塘】Mùtáng 村後為廖姓祖墓,村前有塘,故名。
【林家老屋】Línjiālǎowū 【銀筆沖】Yínbǐchōng
【芋頭沖】Yùtouchōng
山河秀美
東湖依傍“五嶽獨秀”的南嶽衡山,距衡山縣城和衡山火車站40公里,距衡陽市區與火車站72公里,距107國道22公里,距京珠高速公路26公里。南(岳)馬(跡)線、泗(同坳)東(湖)線在境內縱橫交錯,交通十分方便。境內山清水秀,環境幽雅,溪澗縱橫,泉流遍地,風景如畫,是鄉間休閒、旅遊的好去處。境內山水豐沛,河溪眾多,水能蘊藏量大,能源充足。全鎮利用南嶽群山水流垂直落差,建有11處小水電站,全鎮小水電年均發電量800多KWH,成為全省水電建設的一顆明珠,鎮區內同時還建有110KV變電站一座。
資源豐富
東湖鎮山峰險峻,森林資源豐富。現有成林竹木30萬畝,是盛產水稻、茶油、茶葉的魚米之鄉。該鎮5萬多畝楠竹資源是一座取之不盡的“綠色銀行”,境內還有金銀松、楠木、紅花茶、油脂等多種珍稀樹木。東湖礦產資源豐富,現已探明主要礦產有高嶺土儲量3500多萬噸,品質好,分布在東湖至杉木橋沿線;鈉長石儲量2000萬噸,占全國總儲量的四分之一;鉀長石礦儲量達1500萬噸,其中鉀、鈉長石礦的儲量居亞洲之首。
東湖山川鍾靈毓秀,東湖人民勤勞務實。近兩萬東湖人民充分享受大自然的厚愛,積極化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在穩步發展農業生產的同時,大力發展非農經濟 ,逐步規範城鎮建設。目前,全鎮興辦竹木加工企業10餘家,各類礦山採掘、加工及其他企業近50家 ;該鎮基礎設施日趨完善,郵電通訊暢通世界,城鎮建設規範早在1996年就位於衡陽市境內180個鄉鎮的第九位。
至2009年9月8號止,如今的東湖,已破爛不堪,境內鎮上至杉木橋公路實乃天險,各位開車師傅可稱駕駛高手而不為過。境內高嶺土資源雖然豐富,但幾十年後的今天,滿目瘡痍,山不成山,嶺不成嶺,田不成田,河不成河,身為家鄉人,還有驕傲的那份激情嗎?眾人你話呢?
工作匯報
今年以來,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我鎮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調整為主線,全面落實縣委、縣政府“一體兩翼”戰略,積極完成縣政府《關於認真做好2011年重點項目建設工作的通知》所列的重點工作和項目;以營造風清氣正的換屆選舉工作環境為契機,切實做好民眾工作,全面完成第八次村民委員會換屆選舉工作;以項目建設為載體,以小城鎮建設為重點,狠抓工業園建設,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步伐;以強化農田水利設施為突破點,認真抓好糧食生產,積極擴大雙季稻種植面積,穩定農業基礎地位。由於思路清晰,措施得力,重點突出,各項工作取得了較好成績。
企業建設
東湖山川鍾靈毓秀,東湖人民勤勞務實。近兩萬東湖人民充分享受大自然的厚愛,積極化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在穩步發展農業生產的同時,大力發展非農經濟。目前,全鎮興辦竹木加工企業10餘家,各類礦山採掘、加工及其他企業近50家。.
發展經濟
1991年後,農、林、鄉鎮企業同步發展,成績斐然。1995年,竹木年產值150萬元,小水電年發電量800萬千瓦時。共有鎮村企業47家,其中,鎮辦17家,年均產值過100萬元的近10家;東興瓷廠工藝流程、機械設備進入全省一流水平。同年,全鎮工農業總產值16835萬元,其中,工業總產值6180萬元,鄉鎮企業總產值1929萬元,糧食總產量9850噸,人均純收入1798元,並被衡陽市評為全市經濟60強鄉鎮。隨後,在加強水利設施建設、改善農業生態環境和轉換經營機制,增強鄉鎮企業活力上下功夫。至1998年,全鎮共修U型渠道45公里,硬化山平塘、水壩150處,維修小(二)型水庫、攔河壩各2座,實現有效灌溉面積0.8萬餘畝,獲全國綠化千佳鎮殊榮。其中,東湖村修成主水乾渠1.7公里,支渠4公里,實現田園化面積300餘畝,全村渠、田、路綜合治理的現代化農業開發區初具規模。1998年,全鎮共有瓷泥礦、鈉長石礦、瓷廠、水電站等鄉鎮企業39家,其中,鎮辦15家,東興瓷廠年產值600餘萬元。同年,全鎮鄉鎮企業總產值1.6億元,糧食總產量1.1萬噸,小水電發電量550萬千瓦時。
進入新世紀,隨著農業產業化結構調整步伐的加速,楠竹生產基地進一步壯大發展,食用菌生產基地形成並逐步鞏固,鄉鎮工業發展注入活力。2000年後,原有數十家鄉鎮企業紛紛改制,為民營經濟發展營造了良好環境。
2005年,全鎮國內生產總值9784萬元,工業總產值1850萬元,農業總產值7600萬元,糧食總產量0.92萬噸,財政總收入10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478元。全鎮擁有各類汽車340餘輛,機車2000餘台,手機2000餘台,固定電話1000餘部,彩電2000餘台,冰櫃1000餘台,空調100餘台,洗衣機800餘台,農用機械1000餘台,高檔家具1500餘件,人均居住面積39.7平方米,人口自然增長率8.74‰。同年,全鎮有國小11所,中學1所,教師135人,在校學生2377人;有醫院1所,醫療點5個,醫護人員28名,農民合作醫療參與率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