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渡:穿越千年徐福跨海迷霧

《東渡:穿越千年徐福跨海迷霧》內容簡介:瀚海斯人逝,樓船終不還。疑竇兩千載,紛紜一案懸。破解兩千多年前徐福東渡玄機。秦俑面孔,西風古道,虛無縹緲的神山仙藥,神異方士的鬼蹤魅影,下落不明的童男女,西伯利亞猛獁象之旅,火山灰下的黑潮之民,迷失了的日本語,第一代天皇撲朔迷離的蹊蹺身世……建立在中日兩國文獻文物上的縝密推考,親赴日本考察,首度披露的極富學術價值的史料。獨立的見解,奇妙的想像,抽絲剝繭環環相扣的推理寫法,通俗曉暢的文學表現力。多層面了解中華文明在最久遠的年代東傳,感知最早的地理髮現與探索,醒悟由神話向現實、由懵懂向科學的過渡。引領讀者共同踏上早期以中華大地為圓心的東方文明的輻射流播程途。啟示人們對今天與未來鄰邦關係的不一樣思考。配以作者本人風格的鋼筆線描圖,更好地詮釋彌補著想像的審美空間。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東渡:穿越千年徐福跨海迷霧》:
穿越時空,辯跡尋蹤,孜孜以求一個最古老的傳說與傳奇……
為把徐福看得更清晰,我曾從天津新港乘燕京號,沿著我猜測的徐福(和後來遣唐使)走過的航線直航神戶,想像徐福也曾如我船夜航瀨戶內海,只是兩千多年前的沿岸不似今天燈火通明。

作者簡介

王強,出版《會館戲台與戲劇》(台灣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遮蔽的文明》(台灣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六十種曲?紅拂記評校》(吉林人民出版社)《隨警作戰》(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開機即是》(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等各類文學、學術作品近200萬字。中學畢業任文工團演奏員。1982年天津師範大學畢業,中學執教3年。1988年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院獲碩士,曾任中國藝術研究院戲研所助理研究員。1993年入北京有線電視台、北京電視台任主任記者至今。

媒體推薦

看過《東渡》,我不知道日本這個葫蘆狀的國度。還隱藏著多少不為人知的秘密。也許有朝一日,我也會帶著一顆探秘的心去旅行。在歷史的滄桑中尋找蛛絲馬跡,把今天拴在我心裡的扣一個個的解開。
——北京電視台主持人 徐滔
作者以記者的視角,行者的步履,學者的謹嚴,帶領讀者穿越歷史時空,破解千年玄機,我曾在濟洲島西歸浦聆聽徐福悠遠古老的故事,而《東渡》帶給我們更多更多,和我們一起走得很遠很遠……
——北京讀書形象大使,北京電視台主持人 春妮
作者在尊重史實的基礎上,聰明地放大史學研究中一些學術趣味點,採用秦始皇和徐福兩條人物線索,輔以親赴日本考察,搜尋異國古代文明的流播史料,以通俗化,故事化的敘述手法,把一個傳說中如幻似真的海市蜃樓,凝定為一幅真實浩瀚的圖像,讓你一口氣讀完後,深感回味無窮。
——香港小說學會會長、推理小說作家 鄭炳南
作者精心設定了中國與日本,古代與現代同行並進的多條故事線索。通過徐福與秦始皇鬥智角逐,讓讀者觸摸到了兩千多年前那場有血有肉,有情有智的歷史瞬間。只要你跟隨《東渡》的徐福走上一趟,才出迷霧又鑽謎團,解開謎題又見謎面!可謂破譯破解破題,解謎解密解頤。
——中央電視台主持人 趙普
作者驅動靈性而又富有詩意的語言,推理推論,纖悉無遺又酣暢淋漓地剖析徐福與始皇的命運歸宿,解讀中國同日本源遠流長的複雜關係,掀開徐福東渡背後的神秘面紗,終指匪夷所思而又入情入理的另一種真實。
——河北省作家協會副主席、作家 談歌
如果我們把當下的視角,轉換成大秦時的眼光。徐福就是一個擁有戰國思維(當時最先進文明傳承力量)的人,3000童男童女是可以繁衍一個民族甚至一個國家的基礎人口。僅憑這兩點,徐福東渡就不可小覷。他們在大秦之外,無論駐足何處,都會擁有“外星人”般的優勢力量。
——北京電視台文化評論欄目《五星夜話》製片人國 培源
徐福從中國攜來五穀種子。農耕技術。徐氏子孫也在日本繁衍下來、其實,在我看來,美麗的大自然,和煦的氣候、風土等,才是長生不老的妙藥吧。
——日本廣島株式會社若竹私塾高中教師 河元 宏志

圖書目錄

請徐福帶我們去探秘日本
哪裡有長生不老之藥?
楔篇櫻花漸欲迷人眼/1
“八嘎丫路”源起探秘……“和民族”從何而來……“中”與“日”,異中有同,共從一“口”,兩國都使用漢字……日本歷史的源頭競要在中國古籍中尋找……那些笑容可掬,彬彬有禮都變成了一種神秘莫測的謎幻疑影……日本列島就像一個塞滿詭異謎團的悶葫蘆有待破解……
第一章 千年陶俑.告知我你去向何方/4
破解謎團的鑰匙原來就在秦始皇陵覆沒軍團一張張緘默的陶俑臉上,
為什麼他們無論站姿跪姿全都面朝東方?破譯這些神秘的面孔密碼,竟然窺出贏政內心還有另一種東方情結,抑或東方遺憾……
第二章 日出東方/11
東方是東亞大陸民族由西向東從精神到步履的一個目的地和終點站……從齊威王、齊宣王和燕昭王到秦始皇、秦二世和漢武帝,都曾把
對羽化升仙生命永恆的探索和實踐殷切地寄寓在那水天相接海市蜃樓般的東海之上……作為一種中國式的宗教,它固然不如老莊的道家哲學更
深刻,但卻富於實踐性。一代代方士和帝王,前赴後繼,不惜以生命為
代價,躬親實踐著這一理論……
第三章 西風古道/15
有人提出駭人聽聞的學說:生活在九州大陸上這個龐大民族,竟是翻越蔥嶺跋山涉水踩著那條地老天荒的古驛道來自遙遠的古巴比倫……公元前27至前24世紀,底格里斯河流域戰功卓著的奈亨台率巴克民族東遷,“巴克”一詞到東方後就成了中國的“百姓”。“奈亨台”就成了中國的黃帝……“露西骨架”、“千僖人”、“查德人”——人類共同的母親乃源於一個15萬年前生活在非洲的女人……由西而來的中國人早期是坐西朝東的……
第四章 問蒼茫大地/23
古老的部族攜裹著他們的文明在遠古東亞大陸架的腹地由西向東劃刻下一道深深的遺痕……黃帝稱軒轅氏,軒轅,即車之意。究竟是先有了車才流動還是在流動遷徙中發明了車?就像是雞生蛋還是蛋生雞的問題……百川匯海,文明之河也總是在亞洲大陸上由高向低由西向東推移
流淌著……原來的遊牧遷徙改為定居農耕的生活方式……華夏,夏天夏曆夏朝和一個民族的腳步有什麼關係……今天高雅的“雅”,其實就是
最早的“夏”。“雅言”即“夏言”,一口山東話的孔子,讀《詩》卻改口時髦的陝西話……
第五章 蓬萊仙島/33
崑崙蓬萊兩大神話系統在中國持續兩千多年。李白的“海客談瀛洲,煙濤微茫信難求”也只是對大海深處的瀛洲持懷疑而已,直到1860年8月19日圓明園的“蓬萊瑤台”勝景在八國聯軍的大火中坍塌隳毀,才象徵著古中國人的美妙幻想徹底泯滅。東邊的劫難來得晚近且沉重漫長,從甲午海戰直到1945年抗戰勝利……作為仙山之名的“瀛”同一心想求仙訪藥的“贏”政姓氏有關係嗎?難道是贏政把自己的姓氏命名於東海的神山之巔……
第六章 孔子要去哪兒?古老詩歌中透露了一個可疑信息/40
“欲居九夷”,“乘桴浮於海”要漂流到何方?詩經《碩鼠》中的樂土又是哪裡?他們出海正是基於對未知世界的探索和好奇,是一種文明的領
先……東渡船隊也許並非徐福一支,離開中國,那是很多人的退身避禍和理想進取之路……只是孔子的想法要靠兩千多年後遍布世界各地的孔子學院才得以實現……
第七章 神異方士進謁秦始皇/47
高人,就是當眾人都擠在一條路上奔搶同一個資源時,他卻籌劃著名走自己的路,建一個山寨版微縮景觀的自我世界……完全有理由推斷徐福尋
找仙藥是藉口,要童男女出海才是目的。《史記》莊重的文字下面,掩蓋著一個驚天大膽的政治密謀,掩蓋著一群方士在徐福的帶領下正在與狡黠多智的秦始皇進行著萬分危險的鬥智鬥法!這一驚天詐欺巨案,很可能早在秦始皇滅齊前就已制定了周密詳盡的計畫……
第八章 身世不明的童男女、古老的獨木舟、迷失的港灣/56
大功告成,徐福懷揣喜悅,步履踉蹌地走下琅琊台。三千童男女的兩性搭配,使徐福繁殖人口之意昭然若揭。徵集童男女是在生離死別的哭喊
搶奪聲中完成的……徐福尋找到最佳入海口:“晚來潮風滿,處處落帆還”……2002年11月22日,蕭山跨湖橋遺址考古探方里,用錛製成的古
船已靜靜地躺了7600年,難道跨湖橋的先人就是駕著這樣的獨木舟,一直劃到大海深處捕鯨嗎……公元前219年3月28日的清晨,30艘大海船載
著5250人,鼓滿風帆,向著太陽升起的地方駛去……
第九章 可怕的讖語、坑術士。誤修的萬里長城/65
秦王贏政的人格是分裂的,他一面不惜重金派徐福出海求仙藥,一面又懷疑徐福的信譽和歸期,於是又徒刑70餘萬人分作阿房宮和驪山,享樂
現世的豪奢生活和死後的幽冥永在。他想成為千古唯一的單身光棍皇帝。他修建蘭池宮,在池中築造起了蓬萊和瀛洲……一個看似關係著秦王朝安危的預言,使得萬里長城橫空出世……有流星落地為隕石,上刻“始皇帝死而地分”,他便將隕石周圍居住的居民全部誅殺……在等候徐福的日子裡,一連串的不祥之兆預示著他和他的帝國末日正在降臨……
第十章 他們究竟去了哪兒/72
也許,在渤海東海黃海那神秘幽邃的海底某處,正沉睡著一艘艘千年古艫,歲月的消磨,斑駁的銹朽,引得深海水族類在裡面穿梭棲身。我們
聽不到它們發出的古老的嘆息,卻能想見它們急盼著有朝一日向前來叩詢的考古學家們傾訴緘默了兩千多年的感人故事……要說清他們的下落還要從漢高祖8年的一樁風流往事說起……密室密謀,罪證鐵證……究竟“平原廣澤”是哪兒?
第十一章 兩千年的懸疑/79
瀚海斯人逝,樓船終不還。疑竇兩千載,紛紜一案懸……蓬萊就是富士山嗎?日本僧人寬輔927年到中國,透露了一個驚天秘密……宋朝航海
家周祥宣稱他漂至一個無名島上,發現了徐福的後人……深謀遠慮的徐福早就做好了“止王不來”的打算,封存銷毀帶來的漢籍,他要那些原本未受教育的童男女遺忘過去,面向未來,他要割斷與大陸故土文化的記憶紐帶,開創一個嶄新的島嶼國家……
第十二章 濟州島上匪夷所思的坐標/88
濟州島是徐福錯認過的理想彼岸嗎?究竟是航標還是什麼?要暫避風暴還是補充給養?到底是盲目登入還是友情造訪……西歸浦玄武岩上語焉
不詳的密碼符號,這些微弱的歷史浪花,也許能幫我們破譯為什麼朝鮮半島與汨羅江畔,存在何其相似的巧合……重新啟航,陽光普照,太陽之神要送給徐福一個王國,那個國家的名字與太陽有關……
第十三章 理想彼岸/96
一個風清日朗的白晝,終於有一個童男用他興奮沙啞的嗓音,拚命地狂喊了起來。幾乎所有的人都狂奔湧上船甲板,順著那個男童手指的方向望去,左前方遠處海平線上,一抹灰色的島嶼輪廓赫然呈現在徐福和這些男女孩子們的眼中……列島各地傳說為我們勾勒出一幅東渡海圖,使我們依稀看到了港岸泥濘難行,登岸者以長布鋪敷,踩布登入。船舷碰落葦葉,掉入水中化作齊魚……
第十四章 令人費解的海邊350具古屍/104
日本西海岸意外發現的三百多具骨骸距今約2200年左右,正是徐福率童男女出海年代的前後,令人費解的是,這些骨骸掩埋的方式都無一例外
地面朝著西方同一個角度,用一條直線延伸下去,終端竟然恰好落在中國山東的臨淄。既然生不能返回家鄉,那死也要望著家鄉,望著大海的那一邊……
第十五章 DNA窺出千萬年的隱秘/108
這個陌生的島嶼有人居住嗎?徐福的擔心沒有錯,這時的日本列島已經有人類居住了……現代的DNA給出了答案:古代日本人的DNA有25.8%與中國人相同;24.2%與韓國人相同;4.8%與日本的本州人相同;16%與沖繩人相同;8.1%與阿伊奴人相同。
第十六章 遙遠之旅——猛獁象獵人從西伯利亞出發/112
巴以魯湖、瑪利塔遺蹟、薩哈林遺蹟、猛獁象骨骸和地下花粉,告訴我們另外一個意想不到的苦寒之地——西伯利亞……俄羅斯的研究者揭開
了瑪利塔人長途跋涉追逐猛獁象來到了西伯利亞之謎,而他們中的一小
……
第十七章 火山爆發吞噬了黑潮之民
第十八章 童男童女的下落
第十九章 發現了殺人兇器
第二十章 有一個美麗的傳說
第二十一章 彌天大謊後祖龍死於沙丘之謀
第二十二章 秘密冶煉兵器
第二十三章 高齡143歲、子虛烏有的423年,“福”“神”合一
第二十四章 蹊蹺東征秘史所揭示的……
第二十五章 河姆渡飄來的種子
第二十六章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是誰開啟了彌生時代之門
第二十七章 古墓馬影
第二十八章 古洞神秘符咒誓詞解讀
第二十九章 在烏雲密布、朔寒凜冽的北方一隅,辨聽遙遠時空傳來的馬蹄聲
第三十章 迷失了的日本語之謎
第三十一章 天下兩“皇”,孰勝孰強?
尾聲他是誰?難道僅是古老的讖語嗎?他從哪裡來?1945年,世界第一次聽到了他的聲音。千年古墳封存著一個千古之謎……
那么遠 這么近
八面來風話《東渡》
後記

文摘

插圖:
繼第一支族人分化北去後,第二支族人又不知出於什麼原因,與本族大隊人馬剝離,停止了東進,與西藏民族,融合成一個民族。
當時這個東遷民族尚無文字,為了記錄事實,便創製了火焰形符號(案:中國古史稱神農用火德王,以火命官,故日炎帝),這便是神農氏的由來。
中國古史上不是說倉頡造字嗎?倉頡便是但克(dunkit、迦勒底語叫Dungi,)但克創製了像鳥獸爪形的文字,這便是倉頡所造的最古老文字。
“崑崙”一詞,即“花國”(Flowery land)的意思,為了表明土地豐饒,到達東方後,他們就用“花國”自稱,這就是所謂“中華”一詞的由來。
拉克伯里所云是否穿鑿附會胡拉硬扯滿紙荒唐言,估且不論,當時此論一出,原以為從小熟讀四書五經,半生談論三皇五帝的中國人怎么也難以接受自己的祖先競被說成是西戎蕞爾蕃邦那些高鼻深目的夷人之後!但沒想到國學大師,如章太炎、劉師培、梁啓超等人卻都紛紛贊同並附和這種中國人種西來說的論點。劉師培居然還把這種觀點引入了《中學歷史教科書》,說:
漢族源於迦克底亞,古籍稱“泰帝”、“泰古”,即迦克底亞的轉音。劉師培據日本白河氏《支那文明論說》勾畫出了兩條漢族“逾越崑崙(今帕米爾高原)經過大夏(今中亞細亞),自西徂東卜居於中土”的遷移線路:
第一條:由中亞細亞經天山北路,沿塔里木河到陝西,甘肅西部,沿黃河流域,進入河南、山東,在途徑崑崙山下時,見一個雄大邦國叫“華國”,羨慕華國的隆盛,便記下來傳給後世子孫。到了中土,後世子孫為了繼承先祖遺願,便自稱為“華”。
第二條:由今中國西藏自治區入蜀,再陸續遷入內地或仍居於蜀。
劉師培說:中國和巴比倫同出一源,西方人稱漢族為“巴枯族”,而中國古籍中的盤古就是“巴枯”的轉音,1908年出版的《中學中國歷史教科書》還列舉了中國與古巴比倫“紀時相同”、“文字相同”、“庶政相同”三個證據。黃帝雖離西方獨立,然仍與西方交往,登崑崙會西王母,崑崙附近有軒轅之國、軒轅之丘、軒轅之台。
按照拉克伯里的這種推想,中國人最早就是從後來被稱為西風古道的這條路上由西向東一步步走來的。
在20世紀初葉,章、劉等人這一說法卻具有積極進步的時代寓意,章、劉等人提出中國人種西來說,其主觀意願是為了證明漢民族與歐洲民族沒什麼區別,同種同姓,完全能在優勝劣汰的種族生存競爭中獲勝,成為世界上繁榮昌盛的民族之一。
當新中國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時,另一種中國人種起源於本土的學說驟興:近代考古學興起,裴文中等人發現了北京猿人頭骨化石,翦伯贊等人又提出這具像人又像猿的人頭骨後裔就是現在的中國人,用以駁斥西方學者提出的北京猿人是中國現代人類祖先食剩的猿猴遺骸的說法。堅持著現代中國人起源於中國的學術觀點。
但,隨著現代科技、特別是現代生物遺傳學的飛速發展,人們探求知識的視野不僅觸及微生物和太空,也伸向了太古人種起源和文明流播的源頭。儘管,中國考古學界採用了比碳素-14測定更科學更先進更可靠的世界先進的地層年代測試方法,這種測試法突破了同位素碳-14測定法只能測到三萬年的局限,將檢測化石的上限年代推至數十萬年前。考古工作者們用這種方法對柳江猿人進行推考,證明出柳江猿人在七萬年至十三萬年前或更早,就已經在華南地區生活了,而不可能是在這之後才從非洲遷徙來。
顯然,承認人類非洲起源說還是亞洲起源說成了爭論的前提和焦點!
如一定堅持中華民族的源頭在中國大地就會與人類非洲起源說發生必不可免的矛盾,這種矛盾表面上看起來,似乎只是一個多元文明還是單一文明起源流播的討論,實質上,它涉及民族尊嚴和民族情感。假如我們能夠拋開這種矛盾背後所涉及的民族尊嚴和民族情感的非學術敏感問題,那我們現在就會看到這樣一種關於遠古早期人類文明包括人類流動傳播的模式。而這種模式,適用於今天所有人種和文明的流動,導致了人類的進化和文明的飛躍。
1871年,達爾文在他寫的《物種起源》中,第一次石破天驚地向世人宣稱:人不是由上帝創造,而是由古猿進化而來。20世紀20年代非洲古猿化石的出土,將學者們的視野和想像吸引到了那片遼闊神奇的原始非洲。隨著利基家族“東非人”和“能人”的發現,非洲大地接連引爆驚人發現:
1974年,在衣索比亞發現距今約330萬年的“露西骨架”;
20世紀末,發現距今約500萬~600萬年的“地猿”和“千僖人”;
2002年,在中非找到可上溯到距今700萬年以前的“查德人”。
據此,古人類學界公認:人類最早的雛形出現在非洲!
於是有人開始懷疑起中國人種是否真的是從非洲從西方遠涉而來?認為:中國銀川水洞溝遺址找到的新型石器似乎也令人猜測會不會真有帶著新技術的其他人種來到了中國?而他們才是我們真正的祖先?如果真的有一種更進步的生命,取代了各大洲的原住民,那么,今天世界上生存的人群應該都是同一個祖先,他們長相原本相似,後來分散於各地獨自進化相貌上產生了差異。
於是,今天的人們開始憑藉科學的基因分析手段來證明分散於世界各地的人種是否起源於同一個祖先:
首先,基因學家理察·萊旺廷,他原本堅持現代四大人種起源不同。為證明他人種起源不同的判斷,他做了一個基因分析試驗,結論呢卻正好相反,證實:今天分散在世界各地的現代人並沒有本質上的區別,而竟然是同一種人。
其次,美國夏威夷大學的遺傳學家康恩,20世紀80年代,找到了一種非常特殊的物質——線粒體。線粒體DNA只能通過母親傳給女兒,發生突變。每次突變都能留下微小的標記,標記越多,歷史就越古老。康恩和她的研究小組發現,擁有最原始標記——在骨骼形態上跟你我一樣的現代人,最早竟然出現在非洲。康恩還發現線粒體突變有相對固定的周期。通過測算能夠獲得第一位人類女性誕生的時間。1987年,第一個關於人類線粒體研究成果發表於《自然》雜誌上。在論文中,康恩和威爾遜宣稱:“可以設定所有這些線粒體DNA,共同起源於一個15萬年前生活在非洲的女人。”也即是說:人類共同的母親乃是——“非洲夏娃”。
最後,中國學者金力教授在中國進行的基因研究竟成為支持“非洲起源說”最強有力的證據之一。
至此,基因領域的研究達成一致——非洲是全世界現代人的發源地。現代四大人種源出非洲,有共同的非洲先祖。
既然如此,那早期人類什麼時候離開非洲?他們沿著怎樣的路線擴散?這是我們要描述一下的:
15萬年前的冰河時期,高等靈長類的非洲古猿們以家族為單位,一個個從樹上下來,走出茂密的原始熱帶叢林,翻山越谷,向著兩河流域艱難地蹣跚走來。氣候飲食生存環境在數十萬年的漫長歲月進程中嬗變著,類人猿族群外貌特徵也在不知不覺中漸呈越來越大的差異。他們從非洲出發經過中東到達東南亞,再向北進入中國南部,最終遍及東亞。

後記

日本徐福碑銘有段話:
“後之視古,其猶月夜望遠耶?視其有物,不能審其形,以為人則人矣,以為獸則獸矣,以為石則石矣,雖其形不可完,而其有物也,信矣,徐福之於熊野,其信然耶?”(仁井田好古《秦徐福碑文》)
徐福細節究竟還是看不甚清晰,但,徐福出海必實有其事,中國大陸來日本者必實有其人,中華文明輻射東瀛者必實有其光。
為把徐福看得更清晰,我曾從天津新港乘燕京號,沿著我猜測可能是徐福和後來遣唐使走過的航線直航神戶,想像徐福也曾如我般夜航瀨戶內海?只是兩千多年前的沿岸不似今天燈火通明。從神戶登入,我去京都奈良一帶試圖尋找徐福的蹤跡。後又多次從北京飛抵東京,花時間在東京國會圖書館翻閱相關古籍,應友人之邀進皇居觀看皇室歌舞伎,在我居住的千葉北松戶和柏,與日本熟人談論徐福。當然,他們的回應各式各樣,總的感覺是:徐福曾是日本人熟悉的人物,但大多數年輕沒受過更高等教育的日本人,已經有意無意地對他不甚了解、不願了解甚至無從了解了。我知道,日本,正越來越遠離那個古老的傳說,專注於經濟的腳步。穿越遙遠朦朧神秘的徐福迷霧,顯得有幾分形隻影單。
不過,還是有日本人對我說起鑒真、楊貴妃,特別是徐福,說起中日歷史源遠流長的文化往來,一些大家共同感興趣的古代史真相被鎖在了這島國海市蜃樓般的迷霧中,那曾是兩千年里漫長璀璨美好誘人的共同話題。
通曉白居易詩歌的福滿正博曾在上野跟我聊起古代日本如何向中國學習。他說得沒錯,遣隋遣唐使以來,日本漢文化公開且發達,至遲公元5世紀,日本人把中國漢字用為日語表記,閱讀諳熟漢文獻詩章並用漢語寫作。從7至19世紀末明治時代,日本人一直用中國文字吟漢詩。直至清中前葉,還能見到日本人與清代文人漢詩唱和往來。江戶博物館德川幕府寫在絹上的精美書法、千葉柏書店裡中學生教材的唐宋古文,上野紀念碑柱上的漢字碑銘,這一切都讓我感觸著島國文化的源脈曾與古代中國何等融匯交織!但那伸入歷史雲霧的源頭究竟在哪兒呢?
有人就提出懷疑說:
“昔者始皇求仙丹,所謂神山即是日本……舟楫以濟當在漢魏之前,載籍有來,豈以隋唐為始?邦此唇齒,政如弟兄,既通文字,何籍舌人?”(《海東唱酬集》)
更有人提出日本之學始於徐福。(所謂:“高麗之學始於箕子,日本之學始於徐福。安南之學始於漢立郡縣而置刺史。”明·劉仲達《劉氏鴻書》)
早期的日本史都是漢籍記載,有關徐福的議論自然也在漢籍之中,但至相當於中國唐宋之世,日本的徐福文獻、遺蹟、傳說便流播甚熾廣為人知起來。雖對徐福文獻遺蹟傳說的真偽爭議始終存在著,即便有的日本人說這種徐福現象是日本師從中國文化的附會心理,但客觀上也顯示出了日本崇尚中國文化的心態。這種崇尚中國文化的心態一直延續至明治時代。
自從日本提出“脫亞入歐”,特別是甲午戰爭學生打敗老師後,有些日本人開始不願提及甚至否定徐福的存在和到達日本。舉個典型的例子:波田須神社奉祀的神曾是徐福,但甲午戰爭後,日本人開始將波田須神社奉祀的徐福忽然稱為“不詳一座”。
“九·一八”事變後,日本侵略者鐵蹄踐踏了中國大好河山,大城市多已淪陷,日軍氣焰囂張狂妄,很多日本言論便斷言徐福根本不可能到日本,更不承認徐福就是神武天皇,而卻大肆宣傳“天孫下凡”、日本是神的後裔等神話,說日本各地的徐福遺蹟傳說是日本古代崇拜中國心理作祟,是好事者擅自附會的產物云云。
隨著太平洋海戰神風敢死隊和神佑日本神話的破滅,特別是昭和天皇通過電波宣讀日本投降昭書,公開承認他不是神而是人,使大批日本極端主義分子精神上徹底潰崩,他們在皇居前廣場上剖腹自殺,恐怕不單是因為日本戰敗,還因為神之後裔的神話幻滅使他們精神徹底崩潰。戰後,日本學者開始用科學的史觀來看待解釋歷史。1948年江上波夫發表了“大和朝廷騎馬民族”說。率先提出,天皇家族的起源決不是“天孫下凡”,而是源於大陸北方系騎馬民族的一支,公元4世紀前半葉,以天皇氏族為中心,大陸騎馬民族諸氏族越過朝鮮半島到達日本。這種說法,在二戰後不久,社會上不少人仍迷信“神國日本萬世一系”、“皇國史觀”的氛圍下,不難想像會造成怎樣巨大的衝擊。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