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漁歌[民樂合奏曲]

東海漁歌[民樂合奏曲]
東海漁歌[民樂合奏曲]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東海漁歌》是馬聖龍、顧冠仁在1959年所作的一首民樂合奏曲,以東海漁民勞動生活為題材而編創,鏇律動聽上口,經常被各地的民樂團所演奏,根據合奏曲改編的同名古箏曲被列為中國十大古箏名曲之一。中國香港著名電影演員周星馳在他2004年拍攝的電影《功夫》中,兩次採用了《東海漁歌》的部分鏇律作為該片的部分配樂。同時,東海漁歌還是我國東海海域地區漁民所傳唱的漁歌總稱。

基本信息

樂曲簡介

《東海漁歌》以浙江民間音樂為素材,著重使用了鑼鼓等打擊樂器;曲子分為四部分,演奏時間約11分鐘:①“黎明時的海洋” ②“漁民出海捕魚” ③“戰勝驚濤駭浪” ④“豐收歡樂而歸”

樂曲賞析

東海漁歌[民樂合奏曲] 東海漁歌[民樂合奏曲]

樂曲開始,以連續左手上、下行刮奏襯托右手搖指奏出的號召性音調,展現了一幅大海洶湧澎湃的畫面……在引子之後,共分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右手運用長搖技法奏出多以四度進行構成的開闊優美、富於歌唱性的主題鏇律,左手則先用琶音與按滑來潤飾歌唱性的主題,使之更具有韻味;再以琶音和刮奏的交替出現烘托音樂,將漁歌伴著海浪傳向遠方的場面真切地展現在聽眾面前。此後由主題派生出歡快跳躍的對比性曲調,經多次反覆演奏後,主題鏇律用左手移低八度再現,右手用歷音技法奏出顛簸激盪的音型作陪襯,表現了漁民愉快出海的情景;

第二部分採用號子的音調,以鮮明的節奏,一領眾和的對答式樂句,表現漁民的勞作場面。演奏時要準確把握好譜中的節奏重音,穩定節奏的律動。這裡多次出現的漸強、漸弱力度變化,是漁民們在勞作時協調一致、齊心協力的體現,彈奏時應明確地表達出來;

第三部分是主題再現,音樂寬廣而富於激情。隨著主題鏇律在反覆中力度層次逐漸減弱,我們仿佛看到船隊在夕陽映照下,伴著歌聲滿載而歸,漸漸遠去的優美歌聲表達了漁民對美好未來的嚮往……

作者介紹

馬聖龍(1933—2003),中國著名民族音樂指揮家、作曲家、教育家,國家一級指揮,原上海民族樂團常任指揮。

顧冠仁先生 顧冠仁先生

顧冠仁(1942—),生於江蘇海門,1965年肄業於上海音樂學院,歷任上海民族樂團團長、藝術總監,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副會長,現為上海市廣播影視藝術創作中心簽約作曲,中國音樂家協會理事,民族音樂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榮譽會長。

顧冠仁的作品既有濃郁的民族風格,又有強烈的時代氣息。是要作品有:琵琶協奏曲《花木蘭、《王昭君》、合奏《東海漁歌》(與馬聖龍合作)、《春天》組曲、《星島掠影》、《將軍令》、《大地回春》、《梅花引》、《在那遙遠的地方——西部民歌主題組曲I》、《可愛的玫瑰花——西部民歌主題組曲II》;樂隊協奏曲《八音合鳴》;二胡協奏曲《望月》;中阮協奏曲《塞外音詩》;合唱與樂隊《媽祖香贊》(黃瑩詞);彈撥樂合奏《三六》、《駝鈴響叮噹》、《喜悅》;江南絲竹《春暉曲》、《綠野》;小合奏《京調》、《蘇地漫步》;重奏《激流》、《江南風韻》;樂隊與朗誦《琵琶行》、《兵車行》、《金銅仙人辭漢歌》等。

顧冠仁還活躍在民族樂隊的指揮舞台上,先後指揮台北市立國樂團、香港中樂團、新加坡華樂團、澳門中樂團、台灣實驗國樂團,成功地各種類型的專場音樂會,還指揮上海民族樂團完成了各種重要演出任務;2003年,顧冠仁受聘為台灣國立台南藝術大學客座教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