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正教節日

東正教節日的基礎是基督教以前的宗教禮儀和儀式,但是這些宗教禮儀和儀式是教會用基督精神重新改造過的和由東正教成分所補充過的。東正教最大的節日是復活節,東正教認為復活節是最古老的節日,是所有東正教中最突出的節日,是“節中節的節日”,認為這個節日的意義在於回憶和紀念耶穌基督奇蹟般的復活。除了復活節,東正教還有十二大節日。

1、主領洗節

又稱為耶穌受洗節,是紀念耶穌基督在約旦河裡接受先知約翰洗禮的節日。東正教會規定舊曆1月6日為此節。古代宗教認為,水具有去污辟邪的作用,用清水洗新生嬰兒,可使之免去疾病,驅惡辟邪。基督教受洗節起初源於古代宗教的這種習俗。

2、主進聖城日

又稱為棕枝主日,是紀念耶穌基督代門徒騎毛驢進耶路撒冷的節日。東正教會規定在復活節前一個禮拜為此節。東正教會認為,耶穌基督騎毛驢進耶路撒冷聖城時,許多居民把衣服脫下來鋪在路上,讓基督耶穌走在上面,還有人手持棕枝熱烈歡迎耶穌基督,並將棕枝投在他腳下,因而衣服和棕枝具有神性。

3、主升天日

又稱耶穌升天節,是紀念耶穌基督被接到天上的節日,東正教會規定,復活節後第40天,即舊曆5月1日至6月4日之間為此節。教會紀念這個節日的目的在於宣傳耶穌的神性。主升天的說法最初來源於古代神死後立即升天的傳說。後來《聖經》上說,耶穌基督受害死後,神奇般升了天。

4、主降生節

又稱聖誕節,東正教主要節日之一,為紀念耶穌基督的誕生而設。東正教會和西方教會因曆法不同,所以紀念耶穌基督誕生日也不同,東正教會規定12月25日為主降生節。主降生的日期在《聖經》中沒有記載,歷史學家認為這個降生節來源於古代多神教祭祀儀式和太陽神降生的習俗。經過研究,一般認為12月25日作為主降生節始於336年羅馬教會。東正教會根據這一發現規定12月25日為聖誕節。

5、三位一體節

又稱聖三主日,東正教規定復活節後的第50天為此節。因第50天“聖靈”降臨,所以又叫五旬節或聖靈將臨節。傳說,在聖靈節降臨到門徒身上時,聖父、聖子、聖靈這三位聖體都參與了,故又叫三位一體節。

6、主顯聖容節

亦稱耶穌顯聖容日或儀容顯光日,據《新約·馬太福音》記載,耶穌帶領彼得、雅各和約翰上了高山,就在他們面前變了形象,“臉面明亮如日頭,衣裳潔白如光,忽然有摩西、以利亞、向他們顯現,同耶穌說話”。1457年教皇加里斯都三世定於8月6日為此節,並利用這個節日為前一年8月6日打敗土耳其人舉行感恩禮拜。東正教一直重視這個節日,但因曆法不同,東正教及其他東方教會的8月6日相當於公曆8月18日或19日。某些教派規定的日期不盡相同,敘利亞教會和亞美尼亞教會規定在聖靈降臨節後的第7個星期日,新教路德宗的一些教會則定在顯現節後的星期日。

7、主進堂節

又稱奉獻節,是紀念約瑟個瑪利亞把自己兒子耶穌基督帶進聖堂,獻給上帝的節日。東正教會規定舊曆2月2日為此節,東正教會認為這個節日就是上帝與人相會的日子,稱為聖母獻子的榜樣,通過此節使教徒更加服從於教會,從小就把自己同東正教會聯繫起來,永遠忠誠於東正教。

8、舉容聖架節

紀念傳說中的羅馬皇帝君士坦丁大帝看到“顯現”的十字架。君士坦丁大帝在他母親皈依基督教後,即同母前往耶路撒冷“尋得”耶穌被釘死在其上的十字架。該節日,東正教在公曆9月26日或27日舉行。

9、聖母誕生節

又稱聖母聖誕節,是紀念耶穌的母親童貞女瑪利亞誕生的日子。東正教會規定舊曆9月8日(公曆9月21日)為此節,教會隆重紀念這個節日,目的是在於敬仰耶穌的母親瑪利亞。

10、聖母領報節

紀念聖母瑪利亞領受上帝派來的天使預告她將由“聖靈”感孕而生耶穌的節日。教會在規定聖誕節日期後,以此前9個月即3月25日為該日期,但因曆法不同,東正教會與其他東方教會的3月25日相當於公曆的4月6日或7日。

11、聖母進堂節

亦稱“聖母獻堂瞻禮節”和“聖母進殿節”。據《雅各第一福音》載,瑪利亞3歲時,由父母送進耶路撒冷聖殿獻於上帝,除每日誦經外,還縫紉刺繡為聖殿服務,並矢志終身守貞,該節日,東正教在公曆12月3日或4日舉行。

12、聖母安息日

又稱聖母升天節,是紀念耶穌的母親瑪利亞亡故的節日。紀念傳說中的聖母瑪利亞在結束生命之後靈體一齊被接進天堂,稱“聖母容召升天”。節期定於8月15日,但因曆法不同,東正教的8月15相當於公曆8月27日或28日。1950年教皇庇護十二世宣布聖母升天是天主教的確定教義。東正教會不承認它是上帝所啟示的教義。基督教許多派別則認為天主教這項教義妨礙它同新教關於建立普世教會的對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