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
東方朔偷桃的典故源於傳說:漢武帝壽辰之日,宮殿前一隻黑鳥從天而降,武帝不知其名。東方朔回答說:“此為西王母的坐騎‘青鸞’,王母即將前來為帝祝壽。”果然,頃刻間, 西王母攜7枚仙桃飄然而至。西王母除自留兩枚仙桃外,餘5枚獻與武帝。帝食後欲留核種植。西王母言:“此桃三千年一生實,中原地薄,種之不生。”又指東方朔道:“他曾三次偷食我的仙桃。”據此,始有東方朔偷桃之說。東方朔並以長命一萬八千歲以上而被奉為壽星。後世帝王壽辰,常用東方朔偷桃圖慶典。“壽星”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元素,被繪畫和文房用品等用作題材。
《列仙傳》卷下:“東方朔者,平原太厭次人也,久在吳中,為書師數十年。武帝時上書說便宜,拜為郎。至昭帝時,時人或謂聖人,或謂凡人,作深淺顯默之行,或忠言,或戲語,莫知其旨。至宣帝初,棄郎以避亂世,置幘官舍,風飄之而去。後見於會稽賣藥,五湖智者,疑其歲星精也”。按東方朔《史記》、《漢書》均有傳,《漢書》傳贊稱其為“涌稽之雄”,“童兒牧豎,莫不眩耀,而後世好事者,因而取奇言怪語,附著之朔”。參見“歲星”。又《古小說鉤沈》輯《漢武故事》:“東郡送一短人,……召東方朔問。朔至,呼短人曰:‘巨靈,汝何忽叛來,阿母還未?’短人不對,因指朔謂上曰:‘王母種桃,三千年一作子,此兒不良,已三過偷之矣’。柳宗元《摘櫻桃贈元居士》詩:“蓬萊羽客如相訪,不是偷桃一小兒”。以東方朔偷桃為圖,表達了人們祈盼健康長命的良好願望。也有以此圖獻壽的,其意不言自明。
作品簡介
款識:六如居士東方曼倩,予凡見三本,一在北平廠肆,一在林氏半角草堂,一在寒齋,皆書此詩,惟上款不同,畫格亦異,爰。鈐印:蜀中張爰(白)、大風堂(朱)、張大千老得丁長樂吉(白)
作者簡介
張大千(1899~1983年),名爰,又名季,季菱,字大千,別號大千居士,或逕署“蜀人張大千”。四川內江人,祖籍廣東省番禺,中國潑墨畫家、書法家。他與二哥張善子創立“大風堂派”,是20世紀中國畫壇最具傳奇色彩的潑墨畫工學派,特別在山水畫方面卓有成就。後旅居海外,畫風工寫結合,重彩、水墨融為一體,尤其是潑墨與潑彩,開創了新的藝術風格。因其詩、書、畫與齊白石、溥心畲齊名,故又並稱為“南張北齊”和“南張北溥”。是二十世紀中國畫壇最具傳奇色彩的國畫大師,無論是繪畫、書法、篆刻、詩詞都無所不通。早期專心研習古人書畫,特別在山水畫方面卓有成就。張大千幼年受擅長繪畫的母親和以畫虎著稱,自號“虎痴”的二哥張善子的薰陶指引,並從名師曾農髯、李梅庵學詩文、書法和繪畫。除臨摹歷代名跡外,又遍游名山大川,以造化為師,經過刻苦鑽研,獲得了卓越的藝術成就。
人物生平
東方朔(前154-前93年),字曼倩,出生於中國東部的山東省,是中國早期的道教信徒之一。他一生的行為和思想都反映了當時道教文化對知識分子的影響。據說他是當時最博學的人,經常給別人講述一些奇聞逸事,很多人都對他非常佩服。他既刻苦鑽研儒家的經術,又博覽群書,而且性情詼諧,應對敏捷,被後人看成是中國最早的幽默家。他還博得當時皇帝的欣賞,被任命為皇帝身邊的大臣,經常陪伴在皇帝身邊。
在一些記載中,都說他的行為不羈,例如:他經常在飯後把吃剩下來的肉拿去弄髒衣服;他還用皇帝賞賜給他的金錢娶少女,但是過不久就更換別的女人等。因此他的同事都看不起他,認為他是"無品文人",稱他為"狂人"。實際上他也經常對皇帝的行為進行評論和勸阻。有一次,皇帝準備建造宮殿,他就勸阻說:皇帝您如此奢侈,如果想讓老百姓都做到勤儉節約,認真從事農業生產,為國家創造財富,這不是太難了么?這樣當面責備皇帝也確實很有勇氣。
他曾經創作了《非有先生論》和《答客難》兩篇文章,其中充滿了詼諧諷刺,很能代表他的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