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川特區

東川區國土面積1859平方公里。全區轄7鎮1鄉,144個行政村,19個社區居委會。2007年末戶籍總人口31萬,其中非農人口7.4萬人,農業人口23.6萬人。區委、區政府所在地銅都鎮,海拔1280米,建城區面積14平方公里,距昆明市區公路里程150公里(原東線老路157公里)。

歷史

東川歷史悠久,秦朝屬靡莫部族,西漢建元6年(公元前135年),設堂狼縣,唐中葉設東川郡,轄今天的巧家、會澤、東川、祿勸和四川省會東縣、寧南縣等部分地區,隸屬四川。清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改土歸流劃歸雲南。1958年設地級東川市,轄東川、會澤。1964年會澤由東川劃出歸曲靖專區。1999年撤銷東川市,設昆明市東川區。

地理位置

東川地處雲貴高原北部邊緣,屬川滇經向構造帶與華夏東北構造帶結合過度部位。南北最大縱距84.6公里,東西最大橫距51公里。

境內山高谷深,地勢陡峻,以小江為界,東側烏蒙山系,最高峰“牯牛寨”海拔4017.3米;西部為拱王山系,最高峰“雪嶺”海拔4344.1米,為“滇中第一峰”。東川境內金沙江與小江交匯處的小河口,海拔僅為695米,系昆明市海拔最低點。由於東川境內為世界深大斷裂帶,地質侵蝕強烈,形成了典型的深切割高山峽谷地貌,加之境內氣流、降雨、土壤、植被等方面的差異,形成了典型的“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體氣候,具有發展立體經濟的比較優勢。

東川具有光榮的革命歷史,1935年5月,羅炳輝、何長工將軍指揮的紅軍第九軍團從東川的樹桔強渡金沙江北上抗日,他們帶領的紅軍曾在這裡播下革命的火種。東川也是雲南解放較早的地區之一。

主要資源

東川境內資源豐富,銅文化歷史悠久,素有“天南銅都”之稱。隨著歷史變遷,雖然經兩千多年的開採冶煉,東川仍是我國六大產銅基地之一,銅的地質儲量仍占全國第二位,精礦含銅量占全國第三位。已探明銅礦儲量約300萬噸金屬量、鐵礦儲量1億噸、鉛鋅礦儲量10萬噸金屬噸、磷礦儲量4億噸。

東川旅遊資源十分豐富,具有多樣性、立體性、變異性等特點,是一塊正在開發的特色旅遊 處女地。東川是聞名遐邇的典型雨洪型土石流頻發地區,天然土石流景觀有獨特的科研、旅遊考察價值。位於東川西部的“天上轎子”被譽為滇中第一山,海拔4223.3米,植被保護完好,是正在開發的旅遊景區。東川與會澤接壤的牯牛山寨,是全國少有的距城區最近、高差懸殊較大的攀登旅遊景點。東川還有色彩迷人的被稱為攝影家搖籃的紅土地、還有被稱為世界土石流自然博物館的蔣家溝等。

2004年省委、省政府決定建立雲南省東川再就業特區以來,東川經濟迅速發展,全區綜合經濟實力已邁入全省中上水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