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嶽護國寺

東嶽護國寺

東嶽護國寺,建立於東漢,地處閩、漸、皖、贛四省交界,水陸通衢、人煙稠密,自古享有“豫章第一門戶”、“東南望鎮”之美譽,歷代名人輩出,文物彪柄,寺廟宮庭星羅棋布,東嶽護國寺是上饒眾多名勝中的瑰寶。在每年農曆三月二十八日舉辦廟會。1996年文化大革命遭劫,1980年改革開放,東嶽廟恢復,1995年經上饒市佛協聘請淨明法師任住持。2007年被江西省宗教事務局評為全省重點寺院.

基本信息

地理位置

東嶽護國寺東嶽護國寺
上饒自東漢建安年間建縣以來,迄今已有1800多年的歷史,地處閩、漸、皖、贛四省交界,水陸通衢、人煙稠密,自古享有“豫章第一門戶”、“東南望鎮”之美譽,歷代名人輩出,文物彪柄,寺廟宮庭星羅棋布,東嶽護國寺是上饒眾多名勝中的瑰寶。

歷史沿革

東嶽護國寺東嶽護國寺
東嶽護國寺坐落在上饒信江南岸的琅邪山文筆峰(今琅琊山雲碧峰)下,廟宇座北朝南,群山環繞清幽秀麗為國家級森林公園裡,唯一僅存的人文景觀和宗教勝地。據《上饒縣誌》記載,始建於宋紹興年間(1131-1162)經明、清幾度修聳擴建,成為規模壯觀的古代建築群,後有文昌閣、左有聖母殿、右有睢陽祠、建築面積達三千平方米,具有孔廟和宮殿建築特徵、氣勢非凡。由於風雨侵蝕,年久失修,現僅存東嶽大殿和殿前三重台階和明代文物九龍丹墀石雕。一九九零年在寺內發現臨濟正宗第三十七世怡下山師祖的靈位牌。
東嶽護國寺原名東嶽廟,自古就由僧人住持管理,每年農曆三月二十八日廟會當地信徒龔、劉、王、陳姓氏委派代表協助搞好廟會。抗日戰爭和解放前夕,東嶽廟有寬元法師、法正法師、妙祥法師和聖修大師在此常住,廟有良田數畝、菜地兩塊、竹木林數十畝。解放後,法正法師、妙祥法師參加了土地改革,分得土地1.5畝,並加入互助組,。一九六六年文化大革命遭劫,趕走僧人、搗毀佛像……一九八零年改革開放,黨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得到貫徹,上饒四眾弟子和信教民眾自發要求恢復東嶽廟,一九九零年農曆七月十六日東嶽大帝神像抬回寺院。一九九一年上饒市人民政府首批批准恢復東嶽廟並更名為東嶽護國寺。一九九五年經上饒市佛協聘請淨明法師任住持。從此在政府關心支持下,經過十幾年努力,在保護原貌基礎上,新建了大雄寶殿、鐘樓、鼓樓、客堂、齋堂、療房、居士樓及其他生活設施,初步形成寺院格局,建立較完整寺院管理規章制度,多次評為省、市兩級“五好”宗教活動場所,二00七年被江西省宗教事務局評為全省重點寺院。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