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嶽天齊廟[邢台市平鄉縣東嶽天齊廟]

東嶽天齊廟位於邢台市平鄉縣東南部的河古廟村。始建於戰國時期,現占地28畝,廟觀房屋93間,其他用房42間,神像115尊。因建此廟與泰山有關,故命名為東嶽天齊廟。

簡介

東嶽天齊廟位於平鄉縣東南部的河古廟村。始建於戰國時期,現占地28畝,其中:備用地14畝,廟觀房屋93間,其他用房42間。有福祿壽宮、慈航殿、財神殿、文王殿、閻王殿、藥王殿、龍母宮、三霄聖母殿、碧霞宮、斗母宮、仁聖大帝殿、睡母宮、天生母殿、逍遙宮、三清殿、玉皇閣、鬼王殿、火神廟、天師府、鐘鼓樓,各神像115尊。本寺有口大鐘,撞響後,其聲響可聽五州(廟周圍有五個村)四縣(平鄉、廣宗、邱縣、曲周)兩省頭(邱縣秦時歸山東,平鄉縣屬巨鹿郡,為河北省)。據傳秦始皇東巡親自到天齊廟降香。道內高道於老道把"太平清領書"傳給張角,由此才有了後來的黃巾起義。該廟1997年民眾籌資200多萬元,進行重修,到2004年已基本恢復原貌。

天齊廟的由來

據傳說,東周戰國時期,泰山岱廟有一名道人西去華山布道,路經此地,目睹有九條大路匯入此地,外觀像有九條龍口相匯,稱謂"九龍口";觀其地貌確是一塊建廟修身的風水寶地。老道經過深思熟慮,確定在此建一座規模宏偉的廟宇,弘揚道教。當時,因人稀少,靠四方善男信女舍施已無能為力,老道從其本觀內調來資金,親自設計,親自督工建造而成,因建此廟與泰山有關,故命名為東嶽天齊廟。

天齊廟歷重修

敬德重修天齊廟

唐朝初期,唐王李世民為了實現出身名祖的願望,認老子李耳為先祖,在允許其他宗教活動的同時,對道教另有獨觀,敕令全國上下學習道德經,並於貞觀15年(641年)派得力大將尉遲恭、敬德重建東嶽天齊廟,此廟之規模是長安以東屈指可數的,唐高宗曾送其小女入坤道在此廟出家修煉,為此唐王敕令擴建了太平觀、金仙觀和玉貞觀。並把東嶽天齊廟更名為"太平觀"。

宋、明、清重修天齊廟

宋朝時,各地客商集資重修了前大殿、東西廂房。經廟內主持與多方協商把"太平觀"重新更改為原名"東嶽天齊廟"。

明朝時,此地已經是商賈雲集之地,每逢四、九集日都會來此做買賣,四面八方肩挑推背,車水馬龍,近至廟的周圍,遠達百里之外。永樂年間,在經聖喻遷民的號召下,姚姓從山西洪洞遷至此地,因西臨漳河,東臨東嶽天齊廟,故此起名河古廟。並對東嶽天齊廟又進行了重修整理,廟內第十一代武當琅梅派道士段性禮在此發展道徒,其河古廟村的道徒最多,為當時聞名的道士村。

清朝時,隨著東嶽天齊廟的香火旺盛,集市貿易迅速擴大,經濟也得到空前的發展,對東嶽天齊廟又重修了二殿、戲樓等,廟內已有房間208間。

民國時期遭破壞

923年,匪首龐炳勛率匪駐紮在此廟,為了其軍住宿方便,對此廟進行了大拆遷,除大殿外,所有廟內房屋都被拆毀。龐炳勛走後,日寇又在此建了崗樓,撲殺共產黨員,摧殘革命民眾,劫掠財物,乾盡壞事,東嶽天齊廟也遭受了歷史上最大的破毀。

改革開放後重修

1995年東嶽天齊廟被批准為道教活動場所後,在以姚寶亮為首的東嶽天齊廟管理委員會熱心倡導下,1997年5月份重修了前大殿五間並塑了神像一十三尊。98年又建起了三清殿、玉皇殿、關帝殿、藥王殿、救苦殿、閻王殿、山門及慈航、王靈。塑神像五十一尊,建造大殿、東三清殿、玉皇殿四間關帝藥王救苦、山門四間,閻王殿六間。1999年又修了大殿、西斗母殿一間、元君殿三間、東屋五間、最東北屋四間,西屋五間,三霄殿、龍母宮、慈航殿三間,塑神像一十八尊。2000年,綠化廟產,值樹數百棵。2001年建起後殿,殿房五間,高大雄偉,閱台寬大,青石欄桿,雙龍噴水,雙獅抱欄,內塑神像二十二尊,山門東側南屋三間,內塑三星神像五尊。2002年重修鍾、鼓二樓,上下四間,鐘聲遠振,鼓聲震天,後右側重建房四間,內塑無生母、九天玄女、和奶奶睡母宮各一間,塑神像四尊。2003年,建起八卦爐、火神殿、天師府各一間,塑神像兩尊。到2004年,全廟基本恢復原貌,有神像115尊,建房135間,建築占地面積10餘畝。

古廟再顯輝煌

東嶽天齊廟牌樓 東嶽天齊廟牌樓

東嶽廟的道士姚孟文是武當琅梅滿派第二十七代弟子,祖傳三代道士,師傅姚宗立一生研究道教古老文化。姚孟文,一九九五年任河北省道協理事,一九九七年市道協成立任常務理事、音樂團副團長,平鄉縣道教協會會長,代理東八縣教務至今。曾多次帶隊赴石家莊、北京、山西等十多個省市進行道樂義演。一九九八年二月 十五日赴新加坡進行了道教文化藝術交流,並參加中國道協組織的多次活動。國內外每次的義演文化交流,天齊廟的道士占百分之八十,東嶽天齊廟的道士從一九九八年至今,每逢農曆初一、十五都進行吉祥道場,祝國泰民安,天下太平。

一九九七年以來,道教協會多次在天齊廟進行道教培訓。邢台市2001年5月12日在此舉行了第一屆經韻培訓班。幾年當中多次接待了省、市、縣有關黨政府領導。2003年10月份,接待了台灣同胞來東嶽天齊廟的觀光訪問。2005年10月,香港世界宗教大同協會總會會長陳寶民,率各屆知名人士十餘人對該廟進行考察、訪問,對該廟的重建、歷史、盛跡給予了高度評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