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園鎮[福建省惠安縣東園鎮]

東園鎮[福建省惠安縣東園鎮]

福建省惠安縣東園鎮隸屬於泉州灣北岸,系泉州台商投資區中心區域,轄17個行政村,69個自然村,擁用土地面積43.5平方公里,總人口7.26萬人(其中常住人口5.36萬人,外來人口1.9萬人),海岸線長9.4公里。全鎮旅外華僑10萬多人,民族分布與人口情況:全鎮民族分類有漢族、回族,其中回族人口約850人,主要分布在長新、陽光、東園、琅山4個行政村,是閩南地區著名的僑鄉之一。

鄉鎮概況

東園鎮位於惠安縣南部,泉州灣北岸,系泉州台商投資區中心區域。轄17個行政村,69個自然村,擁用土地面積43.5平方公里,總人口7.26萬人(其中常住人口5.36萬人,外來人口1.9萬人),海岸線長9.4公里。全鎮旅外華僑10萬多人,民族分布與人口情況:全鎮民族分類有漢族、回族,其中回族人口約850人,主要分布在長新、陽光、東園、琅山4個行政村,是閩南地區著名的僑鄉之一。

地名由來

早年,鄭老者在下新厝定居。此地係為惠南通往泉州之古道口。鄭以地片劃讓村民排灘設點。下垵江氏村民經常挑魚貨來江厝埕(現東園頂街)販賣。隨後,鄰近村莊農民也挑紫草、攜農產品來此上市交易,逐漸形成鄉村集市而發展成街,後因集市遷園坂地之東,故稱為東園,以駐地東園自然村命名。

建制沿革

宋時屬崇武鄉,元時屬行滿鄉長安里、太康里的廿一、廿二、廿四都,清時屬西湖鋪、白崎鋪、蒼雲鋪、前蔗鋪。民國時期,設東園鎮,轄15個保(包括螺陽鄉錦水、端明,張坂鎮群力、美峰、玉塘、群賢等村);後港鄉轄9個保(包括張坂鎮玉埕、玉霞、崇山等村)。
1949年9月,在東園街設第五區公所,轄24個鄉(包括原來的東園鎮、後港鄉全部)。

1952年6月,調整行政區劃,劃出玉霞、玉埕、崇山、美峰、群賢、玉塘、群力等7個鄉,又從第四區(崇武)析出部分鄉於張坂成立第六區公所。第五區計轄20個鄉。同年8月,裁撤山前、前康、上港3個鄉,改稱七區,共轄17個鄉。

1954年9月,東園改設鄉級鎮建制,析立上港鄉,共轄18個鄉。

1955年撤銷第六(張坂)區公所,西部13個鄉劃歸第七(東園)區,把端明、錦水、錦厝、溪莊4個鄉歸洛陽區。東園區計轄27鄉。

1956年8月並區並鄉,東園區管轄範圍擴大,包括東園、洛陽、張坂三個區全部(東園、洛陽仍設鄉級鎮)。

1958年5月,撤區並鄉,設東園鄉,轄10聯社、33個分社、259個生產隊,後港鄉轄9個聯社、17分社、236個生產隊(張坂地區單獨設張坂鄉)。後2個鄉合併為東園鄉,下轄11個分社、133個生產隊。9月,人民公社化,政社合一。東園鄉改為上遊人民公社一個管理區,轄21個生產大隊。

1961年析分小社,成立東園人民公社,轄25個生產大隊(其中1個漁業大隊)、267個生產隊(其中4個林業隊、3個牧業隊、16個漁業隊、1個鹽業隊、7個運輸隊)。

1966年“四清”後期,裁撤群青、後申、垵頭等大隊,計轄21個大隊。

1979年析立群青大隊,計22個大隊。
1984年10月,成立東園鄉人民政府。

1985年1月,生產大隊改為村民委員會,轄22個村民委員會、240個村民小組。

1989年10月13日,省府批准設立東園鎮,並劃出里春、後海、蓮埭、白奇、下埭等5個村,成立百崎回族鄉。東園鎮計轄17個行政村。

2010年3月,福建省政府批准設立泉州台商投資區,東園鎮從惠安縣劃歸泉州台商投資區管委會託管 。

行政區劃

東園鎮區點陣圖 東園鎮區點陣圖

1、東園村:下新厝、新街、溪尾、溪頭、頂街、東前路、許厝(7個)

2、靈溪村:內厝、洋埔、壩邊(3個)

3、群青村:割上、西埔、尋頭(3個)

4、侖山村:康寧、前侖、後山(3個)

5、錦峰村:南埔、後蔡、海乾尾、後西街(4個)

6、上林村:林口、後新厝、上港(3個)

7、龍蒼村:前院、龍蒼(2個)

8、鳳浦村:西堡、東堡、坑園、鴨山、許內、後官、埔莊(7個)

9、陽光村:山前、杏坑、山紫陽、前坂、洪山後(5個)

10、下垵村:下垵、郊垵(2個)

11、後港村:後港、垵頭、大墌(3個)

12、琅山村:小墌、東湖(2個)

13、秀塗村:頂宮、下宮、門頭、運頭(4個)

14、長新村:辜厝、長新厝、崎仔、坑內、坑外(5個)

15、溪莊村:牛坑、洗馬頭、雙溪口、新厝頭、蓮坑山(5個)

16、玉坂村:新芽、新沙、長坂(3個)

17、錦厝村:厝仔、針墓、尾房、埔仔、路奄、小西張、大西張(7個)

機構情況

1、5個所:東園派出所、秀塗邊防所、工商所、國稅所、地稅所

2、中心衛生院1個:惠南華僑醫院;私立醫院1個:成功醫院

3、學校20所,其中完全中學1所:惠南中學;國中校2所:東園中學、秀江中學;私立學校1所:龍騰學校;國小15所:東園中心國小、後峰國小、靈溪國小、錦西國小、玉坂國小、錦村國小、溪莊國小、龍蒼國小、雲林國小、鳳浦國小、陽光國小、崇實國小、後港國小、琅山國小、秀江國小;公立幼稚園1所:東園中心幼稚園。

4、站、社6個:交管站、水管站、糧站、供銷社、變電站、廣電站。

5、區域內設有其他機構17個:郵政支局、電信支局、移動通訊、信用社、農行、建行、工行、中行、民生銀行、興業銀行、僑聯、商會、工商個協、菸草公司、行政執法中隊、消防大隊第一中隊、法庭。

氣候環境

東園鎮地處低緯度,東臨海洋,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條件優越,氣候資源豐富,為人民生活和經濟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環境。

夏季盛行西南風,冬季盛行東北風。年降水量1000毫米左右,雨季集中在5~6月份,10月以後雨量偏少,氣候乾燥。年平均氣溫25℃。全年無霜期長,基本無霜。春季暖和濕潤多雨,夏季炎熱,多颱風,常發於5~10月份,秋冬季乾旱少雨,沿海風大。

歷史人文

東園鎮有一條繁華的成美古街,它是一百多年前建造的,全長140多米,兩旁有店面80間之多,有布店、五金、百貨、書店、醫館等,民生之需,一應齊全。東園是惠南工商業重鎮,成美街則稱為東園的“中山路”,沿街閩南建築風格,騎樓走廊,古香古色,清一色水泥構架的二層樓,其建築材料、紅毛灰(水泥)、鋼筋是洋人由國外運到許埭頭港,再由苦力(搬運工)肩挑人扛來建設成美街的。成美古街,凝聚著勞動者的創造力,它是中外海上貿易交流的見證。

東園鎮在明末清初,還是水鄉澤地,因水上交流方便,吸引四方鄉民移此居住。距東園一里之遙,有三個古港口:許埭頭港、古雪港和壩邊港。許埭頭港,上千擔的船可至碼頭,日進出好幾艘。斯時惠安人出國或貨物出洋,由此載運到秀塗港轉運。東園華僑出洋已有一百多年歷史,大都往菲律賓、檳榔嶼和新加坡。

東園鎮的發展沿革,離不開秀塗港的歷史變遷。民國時期交通部頒布全國《民船準許對外貿易地名錄(除通商口岸外)》中記載,秀塗港屬閩南海區,名列於全國106個港口之中,而在泉州三灣十二支港中,惟有秀塗港與泉州港(內港)齊名。興盛時,村民大多從事船運、商貿,宋元時期,是“海上絲綢之路”起點泉州灣對外貿易的重要海港之一,千噸以上船舶進泉州都停泊於此,“濱海之民造舟船”,“興販牟利於海外”。航海業在這裡由來已久,影響深遠,但是由於經濟落後,一直沒能象農業和漁業一樣形成產業。隨著改革開放和地區經濟的繁榮,在政府的大力鼓勵下,航運業在東園蓬勃發展。

值得一提的傳奇:許埭頭古港邊,居住一戶金姓人家,稽考是阿拉伯傳教士三賢四賢的後裔,明末由泉州石頭街(今法石)分遷到這看守祖墳的。墓在埔塘、前院、後山和東園大石腳,墳地均處古濱海之地,佐證金氏先人足涉四海;古墳地和守墓人衍澤一曲中阿人民歷史往來的海絲遺響。

區位交通

東園鎮距324線國道僅6公里,海岸線長9.4公里,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捷,交通基礎設施日益完善。

東園鎮地處水陸交通要道,境內交通網路四通八達。國道324線、福廈高速公路、泉三高速公路南惠支線、福廈高速鐵路、漳泉肖鐵路、洛秀組團東西主幹道、洛秀組團南北主幹道、惠城大道、杏秀路、沿海大通道、泉州環城高速公路等貫穿其中,與國道接壤的杏秀路貫穿全鎮,通港路及後渚大橋的通車,尤其是沿海大通道、台商投資區東西主幹道的建成,使得東園鎮與泉州中心市區連成一片。

公交方面,目前公交路線主要有市公交公司經營的K501(原5路)公車(泉山門停車場-群青村委會)、K502(原13路)公車(泉州二院-杏田公交站) 和台商投資區公交公司經營的701/702/703/706/707;農村客運班車線路由惠安運輸公司經營,主要有惠安至秀塗、百崎、張坂和浮山等線路。

跨江、跨海通道方面:後渚大橋、泉州灣跨海大橋等大型跨江、跨海大橋,將東園鎮與泉州中心城區、東海行政中心,及石獅、晉江、南安、安溪、永春、德化等片區緊密地連在一起,使該地區處於泉州中心城區、惠安、石獅、晉江等地的交接地帶。後渚大橋連線該區與後渚港,泉州灣跨海大橋北端起點就在東園鎮,連線杏秀路。泉州灣跨海大橋完工,使泉州真正形成環灣經濟帶,由沿江向濱海城市發展,東園將大大受益。

港口方面,秀塗港是東園鎮的綜合性運輸港,位於泉州灣北岸,港區西側與大墜島相接,規劃利用距離秀塗陸域約2公里的深水區,結合大墜島建設島式碼頭區,並通過引橋與秀塗港後區相連。以秀塗港為中心,還將建設15平方公里的保稅港區,將其打造成為服務台商投資區、服務泉州灣中心城市的新港區。

經濟概況

近年來,東園鎮抓住台商投資區的發展契機,已逐步形成了五金機械、包裝包袋、輕工針織、服裝鞋帽和海上運輸等支柱產業與電子、家電、光電新興產業,實現了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總體經濟實力和發展後勁顯著增強。全鎮工農業總產值67.5億元,其中完成工業總產值66億元,比增15%,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產值48.8億元,比增25.4%,完成任務的83.3%;完成工商財稅入庫21887萬元,同比增長9%,其中國稅完成12184萬元,地稅完成9703萬元。完成工業增加值175000萬元,比增26%;實際利用外資1010萬美元,完成任務23.5%,外貿出口2958萬美元,完成任務56% 。固定資產投資20億元,涉及到22個項目,其中工業固定資產投資5.6億元,完成18.7%;技改投資1.7961億元,完成任務的32% 。

風景名勝

海上絲綢之路藝術公園

東園鎮[福建省惠安縣東園鎮] 東園鎮[福建省惠安縣東園鎮]

位於泉州台商投資區百崎湖畔,又叫海上絲綢之路藝術公園·亞洲園。

這座藝術公園,是第十四屆亞洲藝術節暨第二屆海上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的主題公園活動板塊主陣地,也是全國乃至全世界首座以“海絲”為主題的大型藝術公園。根據規劃,亞洲園用地面積1069畝,以互聯互通、文化融合、經濟發展為主題,以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為文脈,全面展現海絲沿線亞洲各國歷史、文明、藝術、生活風俗。

亞洲園將按照各地區藝術文化特色,引入名家大家作品,形成東亞、東南亞、南亞、西亞四個文化片區。截至目前,東亞和東南亞片區的組雕已經布設完畢,將和園區主雕“帆影”、大型藝術裝置“綠房子”、“紅房子”等率先與市民和嘉賓們見面,而南亞和西亞片區則將繼續在世界範圍物色知名藝術家的作品入園。

亞洲藝術公園西起南北主幹道,東至杏秀路,北至東西主幹道,南至惠緯一路,東經二路南北貫穿將整個場地劃為東、西兩個區域。園區的主要景觀布局為“一脈—兩湖—三區—五灣—八景”。

泉州灣跨海大橋

東園鎮[福建省惠安縣東園鎮] 東園鎮[福建省惠安縣東園鎮]

泉州灣跨海大橋位於東亞文化之都、海上絲綢之路起點泉州市。泉州灣跨海大橋是起止於晉江和惠安的跨海大橋,大橋全長26.699公里,是福建省目前在建最長的橋樑。泉州灣跨海大橋是泉州環城高速公路的重要一環,跨海大橋建成後,從晉江、石獅到惠安、泉港將更加方便,可節約時間對完善海西高速公路網路、加強泉州市各片區之間的交通聯繫、加快區域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促進泉州海灣型城市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

2014年7月9日,福建泉州灣跨海大橋完全合龍。2015年5月12日中午12時正式通車運營。大橋讓橋南到橋北的距離從27公里縮短到7公里,驅車跨泉州灣只需短短8分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