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吳大帝孫權

東吳大帝孫權

東漢末年社會矛盾激化,最終釀成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和軍閥混戰。在這樣的歷史條件下給人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也為一批人提供了發揮才幹、表演自己的平台。在這其中,取得較大成就的是曹操、孫權、劉備、諸葛亮和司馬懿。他們都堪稱一代風流人物。孫權立國是在其父孫堅、兄長孫策的功業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小說類型

歷朝歷代

小說類別:秦漢三國

內容簡介

東吳大帝孫權封面 東吳大帝孫權封面

東漢末年社會矛盾激化,最終釀成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和軍閥混戰。在這樣的歷史條件下給人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也為一批人提供了發揮才幹、表演自己的平台。在這其中,取得較大成就的是曹操、孫權、劉備、諸葛亮和司馬懿。他們都堪稱一代風流人物。孫權立國是在其父孫堅、兄長孫策的功業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歷史長河,東吳大帝》

對於今天的中國人來說,“皇帝”是古老而又神秘的辭彙。毛澤東詩詞里,有一首我們都很熟悉的《沁園春·雪》,其中寫道:“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詞中提到五個人:統一中國的秦始皇、雄才大略的漢武帝、唐太宗李世民、宋太祖趙匡胤、拓疆開域的成吉思汗,都是歷史上有名的皇帝,屬於皇帝中的極品。秦皇漢武、唐宗宋祖是遙遠才猜想,康熙乾隆也只剩下畫壁上的仰望。但是,在毛澤東看來,都不行。

秦皇漢武沒文化。唐宗宋祖個人魅力也不足。成吉思汗更別提了,就是個獵人,射鵰行,打鳥行,當皇帝有點業餘。守著大漠孤煙直,看著長河落日圓,得了。治國不是射鵰打鳥,拿百姓當芻狗,狗急了早晚跳牆。早晚,打哪兒來還得回哪兒去,這不是規定,是規律。毛澤東對皇帝要求的標準確實非常高。不過有一位皇帝,毛澤東卻極其欣賞,在點評《毛澤東讀古書實錄》中說“孫權是個很能幹的人……當今惜無孫仲謀”。

不管是對《三國演義》還是《三國志》,乃至三國時期的歷史,人們往往最先想到的是劉備、曹操,而孫權往往是對這兩個人的一種襯托、陪襯。只要一提到三國,在人們的腦海里最先反射出的一般都是劉備、曹操、諸葛亮、司馬懿這些人,很少人會去想到孫權。三國仿佛變成二國,孫權卻成了局外人。孫權這個名字大家耳熟能詳,但對他的了解想必不深。

孫權之所以沒被人們重視,是因為他沒有做出什麼大事,往往被人淡忘,偏安一方,他在位24年裡,先後與曹操、劉備結盟,也因為他的性格,使江東的政權相對於蜀漢來得穩定。孫權自幼便隨父親孫堅四處征戰閱歷無數。曹操與孫權第一次見面與濡須,曹操攻而不能破,見孫權英武無常,十分羨慕,便發出感嘆“生子當如孫仲謀”的贊語。

我們的先師孔子講“三十而立”,然而小孫權“十五而立”,他十五歲,哥哥孫策便讓他去做縣長,他愛讀書對歷史、數學、文學、天文等各個方面都廣泛涉獵,他不光自己涉獵,還讓自己的下屬涉獵,這一點體現在他稱王之後發生的這樣一件事,這件事是大家眾所周知的“孫權勸學”讓呂蒙這樣的一介武夫去廣泛涉獵,可見他的魄力。

建安五年,孫策被仇家追殺,身負十箭,還奮勇殺敵,但因敵眾我寡,最終還是倒下了,臨死之前把孫權叫進來,對孫權說“舉江東之眾,我不如卿。”這句話明說給孫權聽,暗為給張昭等人聽,希望他們能團結一致,共保孫氏家族,此時孫權才年僅十九歲,處事不驚,很快穩定了局勢。

我們知道,歷史難免會有些相似,但歷史絕不會重複上演,孫權不像劉備的兒子劉禪那樣,生性軟弱,少不更事,長無主見,“政由諸葛,祭則寡人”;他卻有點像曹操的兒子曹丕,少年時期,身臨前陣,習練軍政,學有所得;他也有點像康熙那種八歲登基,十四歲親政,十五歲智擒鰲拜的那份睿智。

孫權事權立即把使用和提拔官員作為重要的事情有效的將大家團結在自己周圍。史料上稱“待張昭以師傅之禮,而周瑜、程普、呂范等為將率。招延俊秀,娉求名士,魯肅、諸葛瑾等始為賓客”的初步格局的形成,對於用人方面孫權堪稱這個時期的用人高手,他從來沒有後悔過自己在用人方面。且看曹操唯才是舉,不也有用錯人的地方,怒殺楊修、逼死荀彧都是曹操自導自演的一場的“傑作”。諸葛亮也堪稱用人高手,不也有揮淚斬馬謖的失誤。唯獨孫權“待張昭以師傅之禮,而周瑜、程普、呂范等為將率。招延俊秀,娉求名士,魯肅、諸葛瑾等始為賓客”極好的團結了周圍的人,

三國三大戰役之中,有兩大戰役與孫權有關,一個就是赤壁之戰,另一個是夷陵——猇亭戰役。這兩大戰役的最終收益者都是孫權。且看赤壁之戰孫劉聯盟,孫權作為主要的戰略隊伍,勇於同劉備結盟,成功的抵擋了曹操的侵入。振奮了江東的士氣,使曹操在他這次兵敗之後再也沒來江東。就孫權、劉備方面來說,可以歸納以下幾點:

首先,孫權、劉備都處於生死存亡關頭,困獸之鬥,上下共奮,劉備與曹操,勢不共存,沒有迴旋的餘地。孫權的出路魯肅、周瑜已經分析透徹。可用兵法的“置之死地而後生”來形容。

其次,戰略聯合的勝利。孫權、劉備以及魯肅、周瑜、諸葛亮都看到聯合抗曹的重要性並且付出了諸實行。毋庸諱言,赤壁之戰中主要的戰鬥武裝書孫權的軍隊,劉備的部署在牽制曹操的兵力,而且在追擊曹操中起了關鍵的作用。

最後,戰術用得恰當。料敵周密,對於敵人的數量、戰鬥力都作出了合理的分析,敢於以少制敵,有效的利用曹操自傲輕敵、處事不周、急於求成的弱點,敢於用詐降之計獲得成功。

對於這次失敗的原因曹操就把它歸於疾病,他說: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燒船自退,橫使周瑜虛獲此名。(《三國志·吳書·周瑜傳》注引《江表傳》)實際上這是自我解嘲、不願面對現實。赤壁之戰後,孫權與曹操形成了直接的軍事對峙。孫權自己也知道,曹操絕對不會善罷甘休,再次來犯勢不可免。並知道曹操會避其短,短時間內不會在大江會戰,而長江以北的合肥、廬江、潛山一線將會成為先期爭奪焦點。因此,他把戰略重點向東轉移,一切政治、軍事行動圍繞在東線北抗曹操展開。

就在建安十三年十二月孫權在東線發動策應進攻,這次進攻迫使曹操江陵駐軍曹仁“委城而走”。然而在力量對比上曹操雖然兵敗赤壁但東線仍占據有優勢。所以“權自率眾圍合肥,使張昭攻九江之當塗。昭兵不利,權攻城逾月不能下……曹公自荊州還,遣張喜將騎赴合肥。未至,權退。”(《三國志·吳書·吳主傳》)具體情況是這樣的,孫權趁曹操赤壁敗歸,即以準備增援周瑜之兵,進攻合肥,守將張遼、李典等奮力抵抗,久攻不下。曹操派遣張喜帶一千騎兵,並讓他在經過汝南時再把汝南的兵也帶上,去增援合肥。但軍隊又發生了傳染疾病,所以遲遲都沒有到。情況緊急,揚州別駕蔣濟同刺史想了一招,偽稱收到張喜得書信曹操發步兵四萬已到今天安徽霍丘西這一帶,讓守軍去接應,同時派出三批使者帶上書信。實則是故意讓孫權一方獲得假情報,果然這三批中的第二批被孫權的人捉到,孫權得到假情報,以往曹操的救兵真的來了,便撤軍了。

第二場戰役是夷陵——猇亭一戰是由劉備發起的復仇戰爭,因呂蒙殺了關羽,孫權此時把關羽的頭顱送給曹操,並向曹操稱臣,啟用陸遜,火燒連營七百里。

到了晚年,孫權就像隋文帝楊堅一樣,破壞了法制,也有糊塗的時候,晚年還上了公孫淵的當,這也許就是中國古代皇帝的通病。然而,孫權是在劉備、曹丕之後最晚稱帝的,這點難能可貴。公元251年的冬天,十一月開始生病,下詔省徭役,減賦稅,252年四月逝世,享年七十一歲。也正因如此毛澤東才會發出“可惜當今無孫仲謀。”感嘆近代中國沒有一個像孫權這樣有才幹的人,感嘆孫權的性格、為人。也是對那個時代的感嘆!

整個的中國,不是一家一姓的事,任何人追溯到自己的祖先的時候,總會發現有許多可歌可泣的事實,有的顯煥一些,也許有的暗淡一些。但是當我們想到自己的祖先,曾經為自由而奮鬥,為發展而努力,乃至為生存而流血。我們對於過去固然看到無窮的光輝,對於未來也必然抱著更大的期待。前進啊,每一個中華民族的兒女!

東吳大帝孫權當之無愧,可惜生不逢時,掩埋在歷史的長河之中。

是為序。

目錄

東吳快船

第一章:開基立業,猝然受命

第二章:臨危受命,穩固江東

第三章:鎮壓山越,平定四方

第四章:討伐黃祖,爭奪荊州

第五章:孫劉聯盟,戰前準備

第六章:赤壁鏖戰,三分天下

第七章:北抗曹操,主動應敵

第八章:孫劉聯姻,臥龍弔孝

第九章:爭奪荊州,聯盟破裂

第十章:智勝關羽,謀得荊州

第十一章:勸曹稱帝,受丕封賞

第十二章:夷陵之戰,力挽狂瀾

第十三章:白帝託孤,吳蜀和好

乘馬射虎

第十四章:前塵往事,再聚江湖

第十五章:結交友人,共赴天門

第十六章:地心變異,誤入神界

第十七章:探查地下,韋齋之悔

第十八章:祝奧之迷,跌宕起伏

第十九章:身世之迷,浮出水面

第二十章:大軍當下,曹仁逼婚

第二十一章:通天塔斗,陸遜現狀

第二十二章:胡氏家盜,前輩石碑

第二十三章:魔界之門,門山外城

第二十四章:雄義大略,新舊交替

第二十五章:孫和之死,決一死戰

第二十六章:何為乘馬,所謂射虎

第二十七章:乘馬射虎,孫和列傳

第二十八章:乘馬射虎,陸遜列傳

龍圖霸業

第二十九章:預備登基,三足鼎立

第三十章:東吳大帝,登基稱帝

第三十一章:吳蜀聯盟,外番諸國

第三十二章:邪馬台國,夷洲之戰

第三十三章:盛大船隊,海上之戰

第三十四章:諸葛武侯,六出祁山

第三十五章:巨星隕落,諸葛家族

第三十六章:尋找孔明,雖死猶榮

第三十七章:流芳百世,再尋孔明

第三十八章:固土拓疆,封淵為王

第三十九章:加強中央,直接控制

第四十章:遣將浮海,為求夷洲

第四十一章:渤海諸國,番外趣聞

第四十二章:百濟古國,韓朝外史

第四十三章:新羅郡國,春秋武烈

第四十四章:東吳國志,嘉禾元年

第四十五章:東吳國志,赤烏元年

第四十六章:東吳國志,太元元年

歸憶往昔

第四十七章:孫鍾種瓜,公台年少

第四十八章:征伐建功,少年英雄

第四十九章:黃巾之亂,軍閥混戰

第五十章:西羌動盪,董卓發跡

第五十一章:立足隴西,平定西羌

第五十二章:董卓專權,民不聊生

第五十三章:專擅朝政,廢帝立新

第五十四章:揮師討董,諸侯聯合

第五十五章:討伐董卓,群雄割據

第五十六章:所向披靡,魯陽之戰

第五十七章:兵威進洛,傳國玉璽

第五十八章:將星隕落,調劑內部

第五十九章:倒行逆施,罪孽難逃

第六十章:初露鋒芒,為袁效力

第六十一章:借兵創業,僭號天子

第六十二章:橫掃吳會,名震江東

第六十三章:討伐袁術,為父報仇

第六十四章:眾叛親離,袁術之死

第六十五章:孫策身亡,碧眼兒坐鎮江東

第六十六章:官渡之戰,劫烏巢孟德燒糧

第六十七章:穩固江東,唯才是舉

第六十八章:鎮扶山越,平定四方

第六十九章:戰長江孫氏報仇

第七十章:醞釀聯劉,戰前準備

第七十一章:舌戰群儒,力排眾議

第七十二章:孔明智激周瑜

第七十三章:三江口曹操折兵

第七十四章:群英會蔣乾盜書

第七十五章:苦肉計,黃蓋詐降

第七十六章:龐士元巧施連環計

第七十七章:曹阿瞞橫槊賦詩

第七十八章:孔明祭風,周瑜縱火

第七十九章:截曹失利,義釋曹操

第八十章:大戰曹仁,爭奪南郡

第八十一章:一氣周瑜,智辭魯肅

第八十二章:孫仲謀大戰張文遠

第八十三章:荊州爭奪,周瑜獻計

第八十四章:吳國太佛寺看新郎

第八十五章:玄德智激孫夫人,二氣周瑜

第八十六章:銅雀台,三氣周瑜

第八十七章:公瑾逝世,臥龍弔孝

第八十八章:白衣渡江,計取荊州

第八十九章:關羽敗走麥城

第九十章:關公顯聖,曹操感神

第九十一章:勸曹稱帝,受丕封賞

第九十二章:曹丕篡漢,劉備稱帝

第九十三章:新仇舊恨,孫劉破裂

第九十四章:降魏受九錫,先主征吳賞六軍

第九十五章:戰猇亭,守江口書生拜將

第九十六章:火燒連營,八陣圖退吳兵

第九十七章:白帝託孤,劉禪登基

第九十八章:吳蜀通使,兩國和好

還看今朝

第九十九章:東吳敵北魏,孔明親南征

第一百章:復出祁山,孫權親征

第一百〇一章:武侯彈琴退仲達

第一百〇二章:懷桔遺親,引人注目

第一百〇三章:清正廉潔,玉林廉石

第一百〇四章:懲奸除惡,義不容辭

第一百〇五章:剖明心跡,貪泉明志

第一百〇六章:真相大白,人贓俱獲

第一百〇七章:旱災無收,開倉賑糧

第一百〇八章:揭穿裝病,風雲再起

第一百〇九章:陸績任滿,新的歷程

第一百十章:高句麗國,水落石出

第一百十一章:龍圖霸業,孫權稱帝

第一百十二章:維護統治,晚年昏庸

第一百十三章:孫權既亡,東吳動亂

第一百十四章:漢將奇謀,魏家果報

第一百十五章:司馬氏專政

第一百十六章:姜伯約背水破大敵

第一百十七章:鄧士載智敗姜伯約

第一百十八章:諸葛誕義討司馬昭

第一百十九章:救壽春於詮死節

第一百二十章:取長城伯約鏖兵

第一百二十一章:丁奉定計斬孫綝

第一百二十二章:姜維斗陣破鄧艾

第一百二十三章:曹髦驅車死,姜維棄糧勝魏

第一百二十四章:詔班師後主信讒,托屯田避

第一百二十五章:分兵漢中道,武侯顯聖定軍

第一百二十六章:偷度陰平,諸葛瞻戰死綿竹

第一百二十七章:唇亡齒寒,入西川二士爭功

第一百二十八章:假投降巧計成虛話,再受禪

第一百二十九章:降孫皓三分歸一統

第一百三十章: 吳末帝孫皓之死

第一百三一章:南北朝大分裂,流星大隋雲起

第一百三二章:北魏東魏西魏,弘農楊氏後裔

第一百三三章:文帝楊堅出世,發跡錦上添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