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台西溪宋城

東台西溪宋城

西溪宋城坐落在沿海之濱的東台市。具體位置於東台市泰山大道東側、寧樹路南側、惠陽路以西,總造價1億4千萬,總建築面積2.1萬平方米,於2014年元旦正式對外開放。

基本信息

西溪宋城

東台西溪宋城 東台西溪宋城
東台西溪宋城高清組圖 東台西溪宋城高清組圖

西溪宋城,位於東台市泰山大道東側、寧樹路南側、惠陽路以西,總造價1億4千萬,總建築面積2.1萬平方米 西溪宋城”全部採用仿宋建築風格,設有城門、角樓、三相樓、戲台、茶樓、宴溪書院、海鹽文化館、民俗文化館、商業街等古建築群。整個建築風格為仿宋風格,旨在打造以文化為主、商業為輔的特色街區。再現西溪古鹽鎮的歷史繁華,已於2004年元旦開放。宋城將通過精美的宋式建築區與精緻的裝飾裝修傳達出獨特的文化價值與經濟價值。依託西溪旅遊文化景區這樣一個古典與時尚完美結合、文化與潮流和諧並存的大型體驗式文化休閒景區,打造集高端餐飲、精品餐飲、休閒娛樂、精品住宿、康樂保健為一體的現代商業服務業集聚區。 整個設計既相對獨立,又有機合一,整體為一座融古典與現代、文化與商業於一體的仿宋代風格建築群。建成後的“西溪宋城”將成為西溪景區的一個標誌性建築群。

東台西溪宋城高清大圖 東台西溪宋城高清大圖

宋城景點

三相樓

三相閣 三相閣

三相樓中三相 是指北宋年間朝庭先後委任在西溪鹽倉的三任鹽官,他們是晏殊、呂夷簡和范仲淹,他們在西溪創下了業績,先後入京擔任宰相,史稱西溪三相。西溪鹽官中陸續產生三位名相這在中外歷史上是不多見的。

三相樓 三相樓

晏殊 991-1055)字同叔,著名詞人、詩人、散文家,北宋撫州府臨川城人,他在西溪任上留下了膾炙人口詩句,《浣溪沙。春恨》詞,其中“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千古傳誦。他在西溪創建了西溪書院,將旁邊河流稱為晏溪河,至今未變。

東台西溪三賢堂高清大圖 東台西溪三賢堂高清大圖

呂夷簡(978-1044年),字坦夫,漢族,壽州(治今安徽鳳台)人。宋代著名政治家。晏殊離開西溪後繼任者是以後居宰相之位的呂夷簡,呂夷簡留給西溪的是《詠牡丹》詩和牡丹亭,在西溪任上他植牡丹十數株,且品種有異,呂夷簡一日月下看花,情不能已,寫下《詠牡丹》一首:“異香深艷壓群葩,何事栽培近海涯。開向東風應有恨,憑誰移入五侯家。”呂夷簡離任後,西溪百姓在他植牡丹處建牡丹亭,表示對他的懷念。呂夷簡官拜宰相後,人們又在西溪東南建靖公堂表示記念。

東台西溪八字橋高清大圖 東台西溪八字橋高清大圖

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漢族,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軍事家、文學家、教育家,世稱“范文正公”。[天禧五年(1021年),范仲淹被調往泰州海陵西溪鎮(今江蘇省東台縣附近),作鹽倉監官——負責監督淮鹽貯運轉銷。范仲淹到西溪任鹽倉監時正當盛年34歲,寫下了西溪感賦詩:“誰道西溪小,西溪出大才,參知兩宰相,皆相此間來。”表達了他建功立業的的雄心壯志。他主持建造了八字橋,(東西為通濟橋,南北為廣濟橋)解決了西溪百姓兩河三岸的交通,西溪“八字橋”構思巧妙,設定精湛,有一步兩頂橋,兩橋通三岸的美譽,早於淅江嘉興的八字橋和崑山的雙橋分別早建100多後和200多年,是我國古橋的珍品。范仲淹才華出眾,在西溪留下的作品主要有《晏溪馴鷗》、 《西溪解嘲》、《西溪聖果院高麗鼓詩》、《和呂夷簡牡丹詩》等,每一首詩詞都有一個優美的故事。 范仲淹留在蘇北的豐碑,是一條捍海堰,現在的范公堤。范仲淹在西溪,提出了修復捍海堰的建議,朝廷採納以後,任命他為興化令,並且“總其役”。天聖四年,他因為母親去世而離任,臨走時,他留書張綸,建議續修海堤,恢復海堤之利。宋仁宗任命張綸兼任泰州知府,督率兵夫修築捍海堤於通、泰、海三州之境。范仲淹《張侯祠堂記》雲:此後的工程“起基於天聖五載(1027)之秋,畢功於六載(1028)之春”。“范公堤”之成,三人之功不可泯:“范公倡之,二公(張綸、胡令儀)和之。”因為是范仲淹首倡、曾經“總其役”、後來的成就和地位又遠遠超過了張、胡二人,所以此堤唯以“范公”名之。

晏溪書院

晏溪書院 晏溪書院

晏殊在西溪創建了西溪書院,比泰州知州陳垓創建的安定書院早220年,為江蘇最古老的書院之一。西溪書院在明代時已有相當規模,不僅有充棟千篇的典籍書藏,而且有傍水而立的書齋學舍。

東台西溪宋城 東台西溪宋城

有陳宣《過西溪書院》詩:“精舍瀟瀟枕水傍,紅塵飛不到滄浪;寒光夜月清光淄,簾卷西風爽氣涼。充棟千編儲典籍,盈囊百詠富文章;道真共羨嚌嚅久,源委深深意味長。 ”西溪百姓在他離任後將西溪書院改名為晏溪書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